APP下载

刍议小学语文儿童文学作品的教学策略

2018-11-10区英佩

关键词:儿童文学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区英佩

【摘要】 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已经不需要强调。新课改后,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儿童文学内容不降反升,反映出儿童文学作品对于小学生语文能力、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情感培养都有着重要意义,是培养小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素材。然而,在百花齐放的儿童文学环境中,仍然存在教学上的误区,阻碍小学语文儿童文学作品教学有效性的进一步提升。为此,本文结合小学语文的教学现状与儿童文学作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优势,探究了提升儿童文学作品教学有效性的方式方略,力求提高整体教学质量,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兴趣,奠定语文基础,达到新课改对小学语文教育与时俱进的新要求。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儿童文学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8)08-200-010

1. 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小学语文教学自新课改推进以来,已经大大改良,传统教学中的弊端被逐渐清除,新课改的优势性逐渐突出。但受到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教学现状仍然不算完美。首先,是难以调动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初级阶段,对待事物容易产生热情,但也容易消耗热情,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很难让学生静下心来投入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中,即使学生完成了学习要求,也不一定培养出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学生今后语言学习的开展难以起到促进作用。然后,是教师对儿童文学作品的认识不深,教师自身时间精力有限,深入研读儿童文学作品的时间不多,何况儿童文学作品的受众为小学生,与教师的年龄差距较大,教师很难站在儿童的角度正确分析其中的童趣、童真,缺乏提炼作品精华的敏锐度,也很难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

2. 小学语文儿童文学作品教学的优势

儿童文学作品主要指的是针对6~12岁少年儿童创作的文学内容,体裁多样,儿歌、诗歌、散文等无所不包。题材丰富,神话故事、童话故事、小说等均有涉及。儿童文学作品与成人文学最大的区别是,它的遣词造句和思维模式都遵循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相匹配,能够引发小学生思想共鸣,并潜移默化起到精神指引的作用。

3. 提升小学语文儿童文学作品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3.1采用多样化教学模式,鼓励学生放飞自我

传统课堂上,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卷面成绩,让学生完成基本的语言考核,通常会固定教学模式,通过灌输式的手段来加深学生对儿童文学作品的印象。这样能够培养出基础差异小的学生,平衡班级学生的整体水平,却不能挖掘出学生的最大潜能。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应当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放飞自我,在不同的教学情境中,找到不同的儿童文学作品的趣味,并将其中有趣、多样的内容转化为自己头脑中的知识,形成明确的印象和清晰的认知。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带学生走出课堂,实践儿童文学作品中描述的内容,真正体会作品中表达的情感。

3.2挖掘多种儿童文学作品资源,发散儿童思维

教材中的儿童文学作品种类繁多,能够给学生带来美的熏陶和道德的归正。但学习的教材外同样有很多优美的儿童文学作品。教师可以自行搜集其他版本的教材资料,挖掘不同教材中的儿童文学作品,发散儿童的思维。首先,教材中的儿童文学作品都经过了千挑万选,排查了消极因素,教师免去了筛选的辛苦。其次,新课改后教材内容都进行了改版,选择了很多与时俱进的儿童文学作品,也便于教师把握整体的教学方针。如苏教版中的《槐乡五月》、《我和祖父的园子》、《桂花雨》等,拿到其他地方也不会产生违和感,反而让学生学到了更多的知识,感受到了更多儿童情趣。将之与当地选择的教材相结合,能够相互补充、互为映衬。深化对课文知识的认识,学生学习起来也能够如鱼得水。又如在学习《一千零一夜》和《安徒生童话》中的童话故事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图书角,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童话作品,让学生自行取阅。学生的阅读量越大,就会越喜欢阅读儿童文学作品,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就能随之提升。在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后,教师就可以对学生展开理论知识的讲解了,帮助学生巩固基础,提升综合素养。如学习《珍珠鸟》,可以结合珍珠鸟与作者关系逐渐变好的过程,让学生了解写作也需要循序渐进,通过程度越来越大的细节描写,一步一步加深作文中的思想情感。

3.3鼓励学生成为创作者,挥洒学生个性

优秀的教师会自己从领导者的神坛上走下来,将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为了让小学生培养自主意识,树立自己独特的文学个性和性格特性,教师应当为学生创造多种表达自己的机会,让学生能够挥洒个性,找到创作的魅力,化被动为主动。小学处于身体发育的重要阶段,学生好动、好玩,课后也很难主动学习儿童文学知识,单纯依靠课上老师的引导和讲解,很难让学生积累丰富的知识量和阅读量,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化动脑为动手”,将自己的所思所想积极表现出来。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将教材上的儿童文学作品表演出来,让学生自行分组,扮演角色,并进行小组互评,让学生自己选出扮演的最好的一组。这样,学生就会争先表现自己,学习热情大大提升。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学生也能够感受到集体生活的快乐,明白与人为善的重要性。例如,在学习《师恩难忘》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匀出半节课时间,让学生角色扮演,在学生的踊跃参与中,學生自然而然理解了课文的意义,理解能力也会大大增强。

[ 参 考 文 献 ]

[1]杨蜜霜.浅谈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6).

[2]张阿龙.小学语文课程视野中的儿童文学及其教学[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

[3]卢飞.浅析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新一代月刊,2017(1).

猜你喜欢

儿童文学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刊首语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什么样的儿童文学作品才算优秀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