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学生在诗歌王国里飞翔

2018-11-10彭永芳

关键词:品味意境感情

彭永芳

【摘要】 诗歌被形象的称作“一团永不生息的火”、“心灵的音乐”,它具有形象鲜明,想象丰富,语言精练,节奏明快,形式完美等特点。 “课程标准”中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设身处地体验和理解作品”,“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作出自己的评价”,“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表达中应写自己的真情实感,有自己的体验,展示自己的个性”等,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充分运用教育资源,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充分地感受作品,理解作品,体会诗歌的特点,总结诗歌的阅读方法,提高文学修养,得到美的感受和熏陶。笔者在教学艾青先生的现代诗《我爱这土地》时,尝试诗歌教学“三步曲”,使诗歌教学绽放光辉,彰显魅力。

【关键词】 学生 诗歌王国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8)08-128-01

0

一、入境

即恰当配乐,精典解说,让学生步入诗歌的意境。用音乐渲染气氛,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适时适量播放与诗歌情调相近的音乐,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沉浸于诗与音乐交融的情景之中,较快进入诗歌特定的历史背景,去感知诗歌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如文章开头导入时,教师即可用激情的语言简单介绍历史背景,介绍的过程中配上阿炳的《二泉映月》那凄凉的二胡曲,让学生感知那段悲惨岁月,让学生进入诗的意境,然后再配上欢快音乐及教师激昂的表白,来感知民族的觉醒,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这首诗歌特定的历史背景中,为学习品味诗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生情

即恰当地配乐,深情地朗读,让学生与作者产生感情共鸣。所谓“三分诗,七分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师生的深情朗读实际上是主体对客体的接近和适应的过程。教师深情地配乐范背全诗;学生自由读,感知诗歌内容,尝试读出感情;指导学生再读,并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朗读,谈谈读出感情的小巧门(标划节奏,把握重音,注意语速);教师用屏幕显示诗的重音及节奏的标划,让学生对着屏幕读;学生放声朗读,体味诗蕴含的感情。读,读,读,读是学生整体把握诗歌的重要环节,学生只有做到有感情的朗读,才有可能与诗人产生感情上的共鸣,才能由浅入深地接触诗歌,逐步产生品味诗歌的艺术冲动,为品味诗歌打下良好基础。由于学生第一次按触到现代诗歌,所以节奏的标划,重音的把握除让学生读出外,還要求学生归纳出划分的方法,并用课件展示具体的标划,给学生一个例子,让他们既能走进这首诗歌,又能从这首诗歌中走出来。教师借助对背景的渲染,带学生走进诗歌的氛围,学生在教师的配乐和范读中受到感动,情不自禁地深情朗读,在朗读活动中活跃思维,生发感情。

三、品语言

即指导学生通过品味诗的语言,真正进入诗人的内心世界。“诗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诗的元素。诗歌的赏析必须以品味语言为载体,让学生品出诗的味。存在于诗里的美,是通过诗人的情感表达出来的,是人类向上精神的一种闪烁,这种闪烁犹如飞溅在黑暗里的一些火花……”(艾青《诗论》),情感是诗的直接表现对象,也是诗的生命所在,只有让学生通过品味语言,才能真正进入诗人的内心世界,领悟诗的意境和主旨,从而爱其所爱,憎其所憎。教学中引导学生重点品味“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让学生体会诗人的感情世界,去感知诗人的呼吸和心跳。指导学生品味“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时,让学生借助于“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等加深理解,开拓思路,激活思维,更深刻地把握诗歌的意境,同时感受到祖国诗歌长河生生不息的艺术魅力。

四、赏意境

意境是作者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相互交融而形成的,足以使读者沉浸其中的想象世界。诵读是进入古诗词意境的入口,是打开体味诗词情感大门的钥匙。只有反复吟诵,那文句,那意境,才会萦于心头,如发于己心,如出于己口。因为《我爱这土地》这首诗的意境是深沉、激昂的,所以我特地找了《黄河大合唱》和肖邦的奏鸣曲,来衬托意境。文字是理智的,音乐是情感的,用音韵之美诱导学生身临其境,把诗词意境与音乐意境融为一体,使学生得到真正的情感体验。

五、重导向

即注重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这首诗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绝好的素材。结合社会背景的对比分析,学生对经历磨难的祖国心生敬佩,并对祖国的未来充满希望。这就在教学资源得到最大优化的基础上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这节课的教学使三维目标在一定基础上得到了落实。

六、学写作

即学以致用,鼓励学生写出自己的诗作,我知道学生初学写诗肯定有一定难度。在教学中,抓住新诗以情成篇,以情动人这一特点,给学生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进行仿句练习。开展新诗朗诵活动,要鼓励学生大胆的运用“诗化”语言表达他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的内容。这样既培养了学生感悟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水平,长期坚持不懈,一定会提高写作水平。

我不是诗人,也不奢望培养诗人,只希望学生能在飞扬的青春中留住诗情,在未来的岁月中诗意生活,“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猜你喜欢

品味意境感情
最好的感情
春色满园
感情工作
品味六城:追溯中国的印记
不分对错
品味中考 提升能力
拒绝撞包的好品味
感情强烈的叹号
一朵花的意境
环境——雕塑意境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