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育扶贫视角的黑龙江省精准扶贫路径研究
2018-11-10朱政潭孙微巍
朱政潭 孙微巍
[摘 要] 长久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和单薄农村经济社会根底,加之气候寒冷影响区域农业经济,使黑龙江省贫困现象区别于其他省份。针对黑龙江省教育扶贫路径存在“精准识别”与“精准帮扶”方面问题,同时也存在单一的教育扶贫所产生的正外部性及“搭便车”现象。成因在于扶贫的精准程度不足,操作有待完善,扶贫的成果缺乏综合运用。基于教育扶贫视角,为黑龙江精准扶贫路径提出新的对策与建议,即通过教育扶贫提升扶贫的精准程度,加大扶贫的基础教育投资,增加扶贫的职业技术培训,促进教育的公共服务建设。
[关键词] 贫困;精准扶贫;路径;教育扶贫
[中图分类号] F7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6043(2018)09-0007-02
黑龙江省作为国家重点扶贫工作点之一,由于自然禀赋与经济结构与其他贫困地区的不同,因此黑龙江省贫困状况具有特殊性。实际调研中发现黑龙江省受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和薄弱农村经济社会基础等因素影响,贫困情况存在数量多、面积大、平原特征显著、连片式与插花式并存的特点。传统扶贫路径很难同时精准面对这些问题的综合情况,教育扶贫以针对贫困地区人力资本角度进行长远帮扶,因此探索教育扶贫路径對于黑龙江省精准扶贫工作尤为重要。
一、黑龙江省教育扶贫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精准识别”方面的问题
精准扶贫可以划分为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三个方面。“精准识别”即关于贫困户或贫困家庭的识别,这是进行精准扶贫的基础也是扶贫工作最重要的一步。教育扶贫对于精准程度存在较高要求,但结合近年黑龙江省典型贫困地区开展的教育扶贫成果,发现教育扶贫普遍存在精准不足情况。根据实际调研情况,总结出以下几个黑龙江省教育扶贫路径中主要存在的“精准识别”问题。
1.区域排斥。黑龙江省属于平原地势,因此贫困情况不仅有特殊的气候因素影响,还因为地势原因出现“插花贫困”现象。“集中连片”扶贫开发的理念从客观上将部分“插花贫困”的贫困家庭排斥在精准识别范围外。而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帮扶,尤其是中小学基础教育帮扶,受区域发展因素影响极大,区域排斥的现象对于该类型教育扶贫具有很大阻碍。
2.规模排斥。理想状态下贫困人规模应完全基于科学标准识别出来的,而是非基于省级扶贫部门的测算再进行自上而下分配指标。因此,目前各地(市、州)、县、乡(镇)获得贫困村和贫困户的指标数量未必与实际状况相符。调研过程中6个典型县均存在指标数量不匹配现象,部分贫困村出现指标显著低于实际数量情况,属于被政策“规模控制”被排斥在外。
3.识别排斥。识别排斥属于一种主观排斥,即县级以下的扶贫识别工作过程中,将当地真正的贫困村、贫困户主观排斥在识别之外的情况。识别排斥存在恶意行为与过失行为两种可能。恶意行为指的是负责或承担精准识别工作的人员,为了个人利益或其他目的不严格执行政策制度要求,人为将贫困指标进行分配的现象。
(二)“精准帮扶”方面的问题
今年扶贫进入攻坚阶段,从国家层面到省级层面针对减贫脱贫项目的投资持续增长。但是关于资金的使用与管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关于教育帮扶项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需求排斥。由于不同的贫困家庭存在不同的贫困表现、贫困根源、贫困特点以及扶贫需求,甚至存在显著的差异性,而精准帮扶根本工作就是针对贫困户的具体情况提供帮扶措施。但是实际帮扶工作中,往往帮扶情况是很少甚至根本不考虑贫困户的各种差异性,帮扶措施简单化、浅显化,不针对贫困问题深入分析,无法做到根本角度、高效角度进行减贫工作。
2.入门排斥。多数扶贫项目对于贫困户的参与都有一定的入门要求,即常识中的“门槛高”,如较高的合作金额等,以至于贫困户无法达到入门要求从而选择放弃扶贫项目的帮扶,而能达到入门要求的更多是拥有承担能力的非贫困户,因此实际中常存在非贫困户成为扶贫项目的受益者。
3.专业排斥。扶贫部门多把高新技术扶贫项目委托给当地技术部门实施,而技术部门拿到扶贫项目后,一般情况下都会按照产业项目进行操作。贫困户往往不懂市场不懂专业技术,项目便只能寻找懂市场懂技术的“产业大户”进行合作,而这些“产业大户”不论能否将产业发展起来,贫困家庭农户都无法接触到扶贫项目的技术支持,也无法分享扶贫项目所带来的利益。
(三)教育扶贫存在“搭便车”现象
教育扶贫具有公共产品性质,同时有较明显的外部性。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单一的教育扶贫往往会因为其他扶贫成果的无法综合运用而产生正外部性,导致人力资本的提升与地区产业结构不匹配,促进劳动力外流的情况。同时往往还出现“搭便车”现象,即非贫困户甚至是相对富裕的家庭,虚报贫困后使用教育扶贫资源的现象。又由于识别排斥的情况在黑龙江省精准扶贫工作中长期存在,这种“搭便车”现象的发生几率并不小。
二、黑龙江省教育扶贫存在问题的成因
(一)扶贫的精准程度不足
识别的精准程度将直接决定扶贫目标的明确与真实以及扶贫方式的选择,而帮扶的精准程度会直接决定贫困的减贫效果与脱贫可能。但是在实际调查过程中,黑龙江省扶贫的精准程度仍然存在不足的现象。部分贫困户因为种种原因被排斥在精准识别之外,而识别之内的贫困户具体差异性也有可能无法被重视。
(二)实际操作有待完善
多数精准扶贫具体工作需要依靠地方政府或基层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实地操作,往往扶贫项目、扶贫计划的实施效果会和实际操作有直接的联系。如何提高基层操作能力、加强基层管理效果都对黑龙江省扶贫工作有重要意义。精准扶贫不仅仅只有精准识别与精准帮扶,对于精准管理、精准审核以及反馈整理都需要同步提升。第一,基层工作人员的主观或客观失误都影响片区扶贫效果,扶贫出现“以数据为本”,而非“以人为本”。第二,在操作层面上缺乏对于贫困考核机制要存在动态标准。第三,基层工作人员的相关培训不足,缺乏系统化的工作方式甚至出现以公谋私的情况并不少见。
(三)扶贫的成果缺乏综合运用
致贫减贫绝不是单一扶贫方式可以解决的,往往需要针对地域情况与贫困户具体需求开展综合性模式化扶贫。一套适用本地区并可以真正意义上让贫困户达到生活脱贫而非数据脱贫的扶贫模式是极具社会意义的。但实际情况中,常出现由于不同扶贫方式由不同部门负责,故而产生缺乏内部沟通造成扶贫成果缺乏综合运用的情况。以教育扶贫为例,诸多贫困县开展的教育扶贫工作集中精力于基本教育和职业培训,产业扶贫却将靶心瞄准农产品滞销或新型农作物上,扶贫成果上缺乏沟通将导致人力资本提升和地区产业结构的不匹配,加重人力资本外流现象。虽然劳动力外流问题是受到很多因素的同时作用,但这种扶贫成果的缺乏综合运用问题不得不加以重视。
三、黑龙江省教育扶贫对策与建议
(一)通过教育扶贫提高精准程度
通过教育扶贫加强识别的精准程度。通过教育扶贫切入扶贫过程中,降低排斥产生的几率,加强识别的精准程度。第一,通过发展基础教育采集地区贫困家庭分布情况。第二,提高地区人力资本提升贫困家庭脱贫观念。第三,通过教育扶贫工作增加基层相關工作人员与贫困家庭的沟通。
通过教育扶贫完善帮扶的精准程度。通过教育扶贫,明确地区贫困户的扶贫需求,进而分析不同贫困的贫困根源与贫困程度,针对扶贫需求与分析数据完善帮扶的精准程度。
综合运用扶贫的成果提高精准程度。有效且具有长远性的扶贫模式,需要多种扶贫方式的共同进步。以资源整合的思想进行扶贫成果的综合运用既可以二次提升教育扶贫效果也可以改善教育扶贫的正外部性,缓解部分地区劳动力外流问题,避免贫困地区出现针对扶贫需求的项目却无人匹配的情况。
(二)加大扶贫的基础教育投资
加快发展贫困县学前教育。黑龙江省近年来开展贫困地区学前教育帮扶已初见成效,但就全省范围上分析,仍未形成城乡覆盖形势。关于学前教育帮扶的体制制定、布局配置、办学规范、师资团队以及相应的软硬件建设依旧需要加快进程。
扩大贫困县高中教育资源。黑龙江省贫困地区中学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现象明显,尤其是高中阶段的教育资源相对短缺问题严重。贫困地区高中存在教育同质化,学生无法接受到利于自身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的教育。
加强贫困县教师队伍建设。发展教育扶贫的工作重心应是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而乡村教师队伍是黑龙江省教育扶贫目前最大的短板之一。普遍存在学段结构、学科结构、年龄结构的失衡,同时贫困地区教育资源的匮乏也导致优秀教师流失严重,乡村教师的培训未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三)增加扶贫的职业技术培训
因地制宜地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对区域教育扶贫具有见效快、门槛低的特点。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根本上应该注重发展因地制宜的职业教育。在精准扶贫过程中,不仅需要考虑提供教育扶贫,更需要仔细区分提供怎样的教育扶贫。加大实用技术技能培训力度,在资金使用上适当倾斜与支持,根据地区贫困人口实际需求情况与贫困背景,开展针对性的职业教育。
推进培训相关的就业项目。当下贫困县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个显著阻碍就是实习训练与就业岗位供给不足。实习训练的缺乏让很多操作性的教学停留在理论层面,也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学员的参与积极性。甚至出现而非贫困户却占用名额,产生教育扶贫的“搭便车”现象。
(四)促进教育的公共服务建设
建设教育扶贫大数据平台。教育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的建设将极大改善黑龙江省精准扶贫的识别精准度。通过搭建平台,建立窗口,整理黑龙江省教育数据,包括教育需求及当地教育资源情况等。一是可以通过数据上的收集进而为分析贫困地区教育发展作基础,二是利用数据平台可以直观了解教育扶贫对象及其现状、所接受扶贫措施与效果等信息。
提供均等的教育公共服务。贫困县留守儿童、进城务工子女、残疾儿童及残疾家庭子女等教育弱势群体的教育公共服务一直都是扶贫工作的重点工作。贫困县留守儿童数量仍然较多,隔代抚养现象普遍,留守儿童缺少关爱与交流,贫困地区理想教育缺失现象严重,进程务工子女随迁入学难的问题也依旧存在。残疾儿童的康复及心理疏导工作也急需加强。
[参考文献]
[1]官学清,刘伯根,管群,徐晓兰,章勋,宏许鹏.关于精准扶贫与金融扶贫的若干对策建议——中央党校中青班调研组赴四川省巴中市、达州市调研报告[J].中国经贸导刊,2017(3):51-54.
[2]黄辉,精准脱贫战略下的图书馆文化扶贫精准识别、帮扶与机制创新研究[J].图书情报知识,2017(1):49-55.
[3]陈恩伦,陈亮,教育信息化观照下的贫困地区教育精准扶贫模式探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7(3):58-62.
[4]汪基德,刘炜辰,刘革.台湾“偏乡地区中小学网络课业辅导服务计划”及其对教育精准扶贫的启示[J].电化教育研究,2017(2):66-72.
[5]莫光辉,精准扶贫:贫困治理的价值之维与实践突破——精准扶贫绩效提升机制系列研究之五[J].改革与战略,2017(2):76-81.
[6]杜国明,冯悦,杨园园,黑龙江省农村贫困地域特征与精准扶贫策略研究[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6(6):5-14.
[7]任超,袁明宝.分类治理:精准扶贫政策的实践困境与重点方向——以湖北秭归县为例[J].北京社会科学,2017(1):100-108.
[责任编辑: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