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抓住“节气”读经典,功在今日利千秋

2018-11-10李洁

关键词:节气童心

李洁

【摘要】 复兴中华,传统文化要传承。教师要鼓励孩子们阅读,带孩子们走进经典文化。抓住孩子们学习和成长的“节气”,陪孩子开启最初这段经典之旅。

【关键词】 经典书香 童心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8)08-097-01

0

我们这个时代需要经典,我们这个时代需要传统文化。

孩子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对于他们的精神食粮,作为老师,应该给与孩子引导。如果说读书的方式为了给我们的脑子补充营养补充,笔者认为读经典就是在喝骨头汤,强其筋骨,补其精髓。而对一些浅显无趣所谓幽默的书籍就是在给我们的孩子喝饮料,造成孩子们骨质脆弱,面色无光。

当孩子们迷恋在爵士鼓式的快餐香味,无厘头的幽默搞笑之香时,我们老师就要引导孩子来感受旷远迷人的经典香味,经典之香应该成为我们班级书香中的一缕。启发心智,涤荡心灵的传统书籍应该是我们班级书香的靈魂。

一、经典文化的学习不要错过了“节气”

传统文化作为重要阅读内容之一这个“种子”选好了,还要选好时节。叶圣陶老先生说过:“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人的成长是一个几十年的过程,有一定的生长规律。也有个春种秋收的节律在约束着。在最好的时候做最好的事情。养成良好得读书习惯,一定要抓住节气,在春天种下了读书的种子,在春天培养了一颗中国人的心,就一定会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中国人。

关键期里及时的教育和培养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则事倍功半。俗话说“三岁看大,八岁看老”,一个人小时候受到的文化会影响他一生的的行为表现和习惯态度等。甚至决定一生的命运。传统文化中有很大部分就是教怎样做人的,那么我们此时不教,更待何时。

在孩子成长的节气点上多花一分心,孩子长大过程中你将少操百分心。今天你让他触到传统文化的触角,明天他可能攀登上这棵参天大树吸吮琼浆。在孩子最初感受文化之美的时候,我们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语言感知力上,保留了那么一点点传统经典的敏感,其实都是我们老师的职责和公德。

就学经典,悟经典而言,本质上是孩子们的另外一种意义上的光合作用。教师把文字和意境用心情倾吐给学生,学生在安静祥和的气氛中感受古典和高雅。整个过程,就像植物在夜里的呼吸一样,寂静、缓慢、有力,富有仪式感。我们的孩子进行了一次次穿越,感受古圣先贤的智慧和仪态,接受古圣先贤的召唤,激起我他们灵魂深处的东西。

我们经常听到“给学生的人生打下厚实的人文精神的底子”这样的口号,那用什么来打这个底子,如何打这个底子,我们不甚留意,我们也不愿留意。这恐怕就真成了倡导者们一厢情愿、自我陶醉的一句梦话!带领孩子们阅读传统文化本身就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更是给学生打下深厚人文精神底子的行动。对于经典的学习,不能走马观花、浮皮潦草地翻翻而读,而是要用心深入体验、感受、思辩和感悟,这样学习“经典”,才能沁入心脾,才能熏陶灵魂,才算打下了深厚的人文精神的底子。

教学生读书、学文、做人是教育的大问题,责任天大,做语文教师的,应该尽心尽责地陪学生走完这个学习经典,传承文化的历程。教师和学生就他们阅读的内容进行交流和碰撞,并且在班级中,在生活中实践古圣先贤教育我们做人求真的经典,达到“读经典,修雅行”的目的。

二、经典文化的学习,功在今日,利在千秋

古圣先贤的很多内容都是教育如何生活如何做人的,古人八岁入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这里的“洒扫、应对、进退”六个字,既包括生活的教育、也包括人格的教育,是中国文化三千年来一贯的传统。“洒扫”就是扫地,搞清洁卫生等,我们现在就理解为孩子的自理吧,然后帮手做家务吧。“应对”就是与各种人物交流。要能进行简单的社交和应酬。比如小学课文中的额《杨氏之子》就是很好待人接物的典范。“进退”就是一件东西该拿不该拿?一件事情该不该做?是大学问,小的时候就要开始教。如吩咐去向长辈拜年,到了亲友家,该站该坐?站在哪里?坐在哪里?进退之间,做人的道理,都要注意教育,现在这些都没有了。如此种种更能说明这些也正是我们教育的短板。我们陪着孩子可以了解古人的小学科目:《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弟子规》。不要认为这些小儿科,笔者背完《千字文》,然后再借助有关材料细读,两年时间收益匪浅,学习《千字文》还在进行时。在我们的父母唠叨,在报刊杂志上讨论,在网友们吐槽,人们越来越没有规矩时,我们不要抱怨,我们自小也没有全面受到这些文化的浸润。很多规矩,连我们成人有时都做不好。而且,教我们规矩的人正在老去。靠少数仁人志士奋起宣传推广传统文化是不够的。唯有我们这些基层的教育工作者先捧起传统文化这个宝典,在教育最开始的地方启智蒙慧,让我们三千年一贯的文化流淌。

一个忘记历史的民族是个可怕的名族,一个对老祖先都不了解的名族是悲哀的名族。教师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书,和教材相吻合同步的。如学习了《将相和》我们可以推荐学生读《史记》,也许孩子们只是读过囫囵吞枣,不过没有问题,随着他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增加,所学达到整合和融会贯通之时,他自有深刻的认识。当他绘声绘色在同学面前介绍这些故事时,老师适时的肯定;当他在其他书籍或者影视里看到相关内容而产生的心里碰撞;当父辈说起故事的点滴之节时,他能及时补充而受到父辈的夸奖时。孩子对传统文化热爱和追求的种子就扎根了。当他成了父母,他的脑子里有那么多古圣先贤的活色生香的故事,会随时应时应景给孩子启迪。给他孩子讲的故事一定不仅仅是奥特曼和变形金刚了。

我们要用自己的情感把传统文化的柔性的光芒,智慧的彩霞投照到每一个个体的心灵上。让孩子们在传统文化精髓的熏陶下,在潜移默化中成为德行完美,素质全面的一代新人。传统文化的种子在合适的“节气”种下了,我们就会一直在收获。

猜你喜欢

节气童心
童心烂漫
童心向党
童心向党 快乐成长
童心加油,战“疫”必胜
童心绘天下
童心画廊
24节气
24节气
24节气
24节气一小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