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故事教学中的运用

2018-11-10尹晓芳

关键词:故事教学思维导图小学英语

尹晓芳

【摘要】 核心素养是当下教育领域最受关注的高频词汇。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四个维度。其中思维品质是指一个人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大脑进行分析、综合、判断和推理而对事物进行全面、深入认识的能力。如何在小学阶段有效地开展阅读教学一直是困扰一线英语教师的难题。如果可以在阅读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那这个难题自然会迎刃而解。下面会结合将思维导图引入小学英语故事教学的实践,通过案例研究的方式探寻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故事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 思维导图 小学英语 故事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8)08-093-01

0

一、阅读的重要作用之一在于输入语言,学习新的表达方式

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输出,能否自如的输出是检查语言学习效果的基本途径。教师希望能够了解学生在阅读时的理解情况,需要学生输出关键的信息。而学生在输出时,需要一种转换机制来帮助他们将获取到的信息直接呈现或是经过大脑思考后,将加工好的结果呈现出来。故事教学当然也需要经历这样的一个过程。在故事教学中为了更好地让学生达到自如输出的目的,那有效输入是必不可少的。

六年级上册 Unit3 Festivals 整个单元内容以介绍中西方节日的短文居多。虽然在语言表达方式上不够生动活泼,而且文章篇幅较长,尤其是其中的一个故事《Thanksgiving》给学生理解和掌握故事造成了困难,但单元中的每篇文章基本都是围绕节日的时间、特殊意义、食品、象征物、活动等几方面展开的。如果教师引导学生借助思维导图,围绕节日的时间、特殊意义、食品、象征物、活动等几方面,提炼出文章的主体脉络,就可以使描述性文字通过层次清晰的线条和色彩变得不再枯燥,有效降低学生阅读理解的困难。以六上Unit3关于Thanksgiving的故事为范例,本节课的主要教学过程如下:

(1)教师利用课件呈现感恩节的相关图片,学生根据课前已有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与老师进行互动,大大提高孩子对课堂的参与度,将学生带入课堂,拉近课本与学生之間的距离。

(2)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围绕问题展开阅读。问题如下:When is Thanksgiving? Why is Thanksgiving special?What kind of holiday is Thanksgiving? What's the symbol of Thanksgiving?同时,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与上述问题相关的关键词,如Thanksgiving、When、Why?special、Symbol等,这些词就构成了本课思维导图的中心主题和第一层次。

(3)学生通过独立阅读,从课文中找到上述问题的答案。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将相关的关键词写在黑板上,逐步丰富思维导图的分支。

(4)学生观看有关感恩节的Flash动画,形象、直观地了解感恩节,掌握turkey和corn这两个生词的意义。

(5)通过动画直观感知感恩节后,学生再次阅读故事,尝试回答问题:What do people do on Thanksgiving?学生独立阅读课文并在小组内交流,继而在全班进行汇报反馈。教师将学生回答的关键词写在黑板上,完成思维导图中关于感恩节活动的细节分支。

(6)教师通过实物呈现、问题引导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故事内容。(7)学生完成课文阅读任务之后,教师将板书中的内容用彩色粉笔连接起来,完成本课的思维导图;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思维导图,在关键词的帮助下小组内尝试描述感恩节。

二、思维导图在故事教学中究竟该如何使用

是在新授课中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还是在课后复习整理环节使用?思维导图该以怎样的形式完成?是学生课前课后独立完成还是依靠课堂上小组的合作完成?笔者针对故事教学,继续进行了思维导图的实践和研究,找到了一些恰当运用思维导图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1.在阅读篇幅长、生词多、故事结构和层次复杂或不太清晰的故事时,先由教师呈现思维导图,概要性地介绍全文大意,帮助学生整体理解文章;然后,教师根据中心主题和主干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分部分、分层次阅读,突出重点,关注细节,加深理解;阅读后,可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分享和交流,此时教师在多媒体课件中利用思维导图呈现答案的关键词,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思维导图的提示复述课文内容。考虑到课堂时间有限,以及课文的长度和难度,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进行复述或描述。

2.在篇幅适中、生词少、文章结构和层次清晰的故事教学中,学习的过程主要以学生独立阅读并制作思维导图为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是起到点拨、帮助的作用。活动应包括3个层次:

(1)阅读前准备

为了帮助学生顺利、准确地理解课文,并绘制出思维导图,教师在学生展开阅读前应围绕前一课或相同话题的内容,以思维导图辅助复习,帮助学生再次熟悉整理并绘制这类课文思维导图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2)读后交流,加深理解

学生根据自己理解课文后制作的思维导图展开讨论活动,即在全班范围内展开分享和交流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调整思维导图框架和结构,并完成主要知识点的教学。

(3)复习巩固,输出语言

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导图复述故事,可以复述全文,也可以复述片段,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复述。

3. 在遇到篇幅较短、逻辑不够清晰的故事时,思维导图的制作可以与小组合作学习结合在一起。在课堂组织教学中,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让组内的每位成员都能够积极思考,献言献策。交流、筛选和归纳所获得的信息,制作思维导图。在遇到困难时,教师可以给予适时的帮助和点拨,创造一个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

把思维导图运用到小学英语故事教学中,是我们在教学中所做的新尝试,语言输出是学习语言者的最终目的,我想复述故事是一个重要的手段,思维导图无论是在输入阶段还是复述输出阶段都起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在欧美国家,很多父母会送孩子去参加思维导图兴趣班,如今,思维导图已经是一项重要的学习能力。在以培养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的今天,思维导图做为培养学生各种思维品质和能力的一种可视化手段,更应该大力倡导和运用。

猜你喜欢

故事教学思维导图小学英语
在故事教学中培养学生英语语用能力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模仿故事角色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趣学理念点亮英语教学课堂探微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英语语篇教学的策略探讨
寻求英语课堂对话真实性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