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针与电针对于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治疗效果
2018-11-10詹海兰汤清平蒲沁沁
詹海兰 汤清平 蒲沁沁
缺血性脑卒中发生于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后病理上表现为坏死或软化[1],约有80%的脑卒中患者存在后遗症,以偏瘫最为多见[2]。如何有效解决脑卒中后神经功能缺损是临床上高度重视的问题。祖国医学的经验已证实,针灸对于治疗脑卒中后偏瘫具有一定疗效[3]。头针是通过针刺头部的某些区域以达到治疗疾病的微针疗法,文献显示头针对于改善脑卒中后神经功能缺损效果显著[4]。手法运针是应用捻转补泻等方式给予传入性物理刺激、刺激穴位,经信号转导后达到调控人体机能的目的,电针则依靠电流的作用刺激穴位,能够量化刺激参数,达到稳定的治疗效果。为此,本研究选取本院针灸科收治的200例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研究,旨在了解手针与电针对于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治疗结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病例来自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针灸科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200例。纳入标准:(1)经颅脑CT、MRI证实;(2)符合2004年《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中脑梗死的诊断标准[5];(3)>40岁,性别不限;(4)首次脑梗死;(5)意识清醒,生命体征稳定;(6)Fugl-Meyer评分<85分。排除标准:(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2)意识障碍;(3)严重精神障碍疾病。脱落标准:(1)治疗过程中自行退出本研究;(2)中途接受其他治疗方法。所有入选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手针组(100例)与电针组(100例)。手针组中男57例,女43例,年龄61~76岁,平均年龄(66.27±7.55)岁,平均病程(26.62±4.77)d,左侧偏瘫42例,右侧偏瘫58例;电针组中男51例,女49例,年龄59~75岁,平均年龄(66.03±7.24)岁,平均病程(26.86±4.93)d,左侧偏瘫45例,右侧偏瘫55例。2组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1.2 方法
1.2.1 基础治疗
参照2014年《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6]给予基础治疗,根据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酌情给予控制血压、控制血糖、降低血脂、抗血小板聚集、营养神经和对症处理。
1.2.2 手针治疗
手针组患者采用手针治疗。具体如下:(1)取穴为双侧顶颞前斜线,前神聪至悬厘;(2)操作方法为与头皮15°夹角进针,至帽状腿膜下层,再刺入30 mm,将顶颞前斜线5等分,于双侧5等分处各自接力刺入,并以200 r/min、180°的角度捻转,时间持续1 min,2次之间时间间隔9 min,至有酸胀感,反复3次,留针30 min。
1.2.3 电针治疗
电针组患者采用电针治疗。仪器为华佗牌SDZ-Ⅲ电子针灸治疗仪(重庆美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具体如下:(1)取穴同手针组;(2)进针方法也同手针组,入针后以200 r/min、180°的角度捻转,时间持续1 min,再接电针仪,每处穴位进2针为1组,共3组;给予疏密波,疏波5 s、5 Hz,密波10 s、20 Hz,电压30 V,电流1~2 mA,留针30 min。
2组患者治疗时间均为4周,每周5 d,1次/d,休息2 d。
1.2.4 疗效和不良反应观察
1.2.4.1 NIHSS评分[7]
该量表用于检测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状况,共15个条目,每个条目评分为0~4分,分值越高则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
1.2.4.2 简式Fugl-Meyer运动评分[8]
该量表用于评估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状况,共50个评分项目,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肢体运动越好。
1.2.4.3 Barthel指数[9]
该指数主要用于评判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分数为0~100分,分数越高,生活能力越强。
1.2.4.4 疗效评判
应用Barthel指数疗效评判法[10]。先计算疗效指数,疗程前后Barthel指数之差/疗程前的Barthel指数×100%,≥20%为显效,12%~20%为有效,—12%~12%为无效,<—12%为恶化,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数×100%。
1.2.4.5 安全性评估
观察入选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情况,常见的有晕针、恶心、呕吐、神经损伤等。
1.2.5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比较手针组与电针组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
治疗结束后2组NIHSS评分均有所下降,但电针组更加显著(P<0.05)(表1)。
表1 手针组与电针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分)
注:与手针组比较,*P<0.05,▲P>0.05
2.2 比较手针组与电针组治疗前后的Fugl-Meyer运动评分
治疗结束后2组Fugl-Meyer运动评分均有所升高,但电针组更加显著(P<0.05)(表2)。
表2 手针组与电针组治疗前后Fugl-Meyer运动评分比较,分)
注:与手针组比较,*P<0.05,▲P>0.05
2.3 比较手针组与电针组治疗前后的Barthel指数
治疗结束后2组Barthel指数均有所升高,但电针组更加显著(P<0.05)(表3)。
表3 手针组与电针组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的比较,分)
注:与手针组比较,*P<0.05,▲P>0.05
2.4 比较手针组与电针组的治疗效果
手针组总有效率71%,电针组总有效率90%,电针组治疗效果优于手针组(P<0.05)(表4)。
表4 手针组与电针组的疗效比较
注:与手针组比较,*P<0.05
2.5 手针组与电针组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评估
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未出现不良事件。
3 讨 论
在我国针灸治疗脑卒中的历史十分悠久。《黄帝内经·灵枢热病》讲到:“偏枯,巨针取之,乃可复也”[11],说明针灸对于中风后偏瘫疗效可观。《素问》提及“头为精明之府”[12],头是经气汇聚的部位,调节全身气血,针刺头部腧穴可以起到疏通经脉、醒脑开窍的作用。目前临床上基本认为头针对于改善脑卒中后神经功能缺损效果确切,介入时机以脑卒中后病情平稳的前提下越早效果越好[13]。顶颞前斜线对应同侧大脑皮层中央前回,针刺病灶侧顶颞前斜线用于改善对侧肢体中枢性运动障碍,而针刺双侧顶颞前斜线可用于改善双侧大脑前、中、后动脉血流速度,从而增加脑供血[14]。本研究分别采用手针和电针治疗,旨在找出对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偏瘫的最佳治疗方法。
手针和电针的刺激各不相同,手针以机械性的物理刺激,达到刺激穴位、调控人体功能的目的,优点有补虚泻实、应用灵活,其针感以酸胀为主,神经传入为Ⅲ类细纤维;电针则以外加电流兴奋穴位,其优点是可以准确控制频率、电流、电压等参数并持续稳定地刺激穴位,针感以麻为主,神经传入为Ⅱ类粗纤维。有研究表明,脑卒中后早期脑细胞还没有完全坏死,其活性处于可逆状态,此时采用头针刺激穴位,可以加速建立侧支循环,扩张病灶周围血管,改善供血和营养,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15]。电针与手针的不同之处在于电针能够对再生神经进行诱导性靶刺激,促进神经元定向伸展、突触重建,提高神经再生后的运动支配能力[16]。本研究中患者治疗结束后手针组与电针组NIHSS评分均下降,Fugl-Meyer运动评分均升高,Barthel指数均升高,但电针组更加显著(P<0.05);这说明电针组对于缺血性脑卒中后偏瘫能够更好地改善神经缺损、肢体障碍,并提高日常生活能力,符合电针刺激后对神经元诱导生长的效果。
综上所述,手针和电针对于缺血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均具有一定康复效应,但电针的疗效更加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