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测绘人才培养方案探究
2018-11-09赵兴旺赵志根张翠英刘超
赵兴旺 赵志根 张翠英 刘超
摘 要 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为基础,分析了教学过程中的三个转变;并结合安徽理工大学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修订,阐述了专业认证理念在课程体系、实践平台建设以及持续改进等方面的落实情况,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促进了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三个改变 测绘工程 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8.09.032
Abstract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ree changes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Combined with the revision of the surveying and mapping engineering talents of 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it expound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 concept in the curriculum system, practice platform construction and continuous improvement. The situation has achieved good results and promote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quality of the surveying and mapping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s.
Keywords Engineering Education 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 three changes; surveying engineering; training program
1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工程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国家工业化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障制度,以其“学生为中心、产出为导向、持续改进”三大基本理念的特点,[1-2]现已发展成为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障制度。因此,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得到了我国教育界和产业界的重视。截止到2017年底,共涉及17个专业类累计700多个专业接受认证,越来越多的高校积极申请参加专业认证工作,以规范教育管理、规范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对于测绘类专业,从2012年到2016年底,全国130余所测绘工程普通本科院校中,测绘工程专业共有18所高校通过专业认证,[3-4]且2017年、2018年分别有10和13所测绘工程专业高校申请专业认证,可见对测绘工程专业认证的关注度和参与度呈现逐年增高趋势。
2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
2.1 以学生为中心
教育的根本问题是人的发展问题,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应该为培养优秀人才,即以学生为中心。笔者认为,以学生为中心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在制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时,应该围绕学生毕业时及毕业后一段时间所具备的职业能力设定,而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支持条件亦要以有利于学生达到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为导向进行配置。另一方面体现在教学中重点关注学生的发展、学习和学习效果。教学的目的不在于“教”,而在于“学”,以学生为中心,最根本的是要实现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即要从“课堂、教师、教材”,向“学生、学习、学习过程”转变,真正关注学生的学习、促进学生的发展。[5]
2.2 以产出为导向
产出导向(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是国际工程教育倡导的一种先进理念,OBE理念关注“学生学到什么”,而非“教师教了什么”。[6]因此,这就要求专业按照“反向设计,正向施工”的基本思路,以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为出发点,设计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和课程大纲。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匹配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配置足够的软硬件资源。最后,对照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对学生进行合理考核,并进行相应的持续改进。
2.3 持续改进机制
持续改进机制的建立往往包括社会反馈机制和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两部分。培养目标决定了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和要求,它是由特定社会层次需要和学校定位所决定的。因此,需要建立国家社会、行业产业发展以及毕业生等高等教育系统以外多方参与的社会评价机制,对培养目标进行定期评价,以便用于专业的持续改进、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教学过程质量监控要求围绕“毕业要求”设置课程体系,并明确课堂、实习、实验、毕业设计等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要求,定期对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质量进行有效评价,从而形成“毕业要求—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评价—毕业要求”的内部闭合环路,有利于促进毕业要求的达成。
3 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践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安徽理工大学测绘工程专业办学可追溯至1951年山东洪山煤校的测量专科,分别于1974年、1990年、1999年开始招收中专生、大专生和本科生,办学历史悠久,是学校的传统优势学科。近年来测绘工程专业严格按照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要求,深入贯彻“三大理念”,并于2014年接受首次专业认证,2017年接受第二次专业认证,在专业综合改革和持续建设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3.1 树立专业认证理念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包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成果导向的教育取向和持续改进的质量文化”。贯彻专业认证理念不是单方面的,必须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教学主体方面出发要充分树立“三大”认证理念。对于教师,要求明确所授课程与毕业要求、培养目标的关系,围绕学生发展需求的教学目标,聚焦学生能力培养的教学设计以及量化学生能力达成的考核指标。[7]对于学生,要求在学习过程中重视能力目标导向而不是知识目标导向,激发内心主动学习的意识,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安徽理工大学测绘工程专业一方面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参加各种专业认证培训,并邀请专家作专业认证讲座,同时学院多次召开專业认证研讨会,领悟专业认证精髓。另一方面,积极组织教师对学生开展专业认证宣讲会,普及专业认证理念等知识。
3.2 落实持续改进机制
安徽理工大学测绘工程专业在培养方案的制定与修订中,围绕培养目标及毕业要求建立了质量保障体系,主要包括“教学督导、教师、在校生”构成的内部评价机制和“校友、用人单位、第三方机构”构成的外部评价机制,不断优化与调整人才培养方案。近年来每年定期组织开展的教学改革和社会调查活动,在2013版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综合学校定位、本专业办学定位,经济社会需求、内外评价结果以及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从培养目标、毕业要求以及课程体系(知识结构、素质教育、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了优化,最终形成了2015版测绘工程人才培养方案,同时,也为今后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3.3 完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的设置应能支撑培养目标的达成,满足预期的毕业生能力需求。因此,课程体系的优化主要涉及以下方面。
3.3.1 围绕专业认证标准,设置课程体系
工程教育认证标准毕业要求反映了“学生能做什么,即专业知识学以致用的能力;该做什么,即道德价值取向;会做什么,即综合素质和职业发展能力”三个方面的问题。因此,课程体系优化应处理好三方面的关系:[4]
(1)各类课程之间关系。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至少占总学分的15%);工程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与专业类课程(至少占总学分的30%);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论文)(至少占总学分的20%);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至少占总学分的15%)。
(2)专业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关系。专业教育体现在解决工程问题的专业技能,使学生在社会中寻求一份工作;人文素质教育则体现道德价值取向,使得学生在工作的同时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8]在测绘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优化时,增设了文化艺术类课程。同时,要求专业教师挖掘专业课程中所蕴藏的职业道德与人文精神,并将其贯穿在整个专业课的教育中。
(3)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关系。安徽理工大学测绘工程专业将第二课堂纳入课程体系中,明确了学生参加的创新创业实践和素质拓展等环节,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重要作用,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发展能力。
3.3.2 服务行业特色
专业认证标准体现的是规范化要求,反映了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要达到的最低标准,然而工程教育鼓励专业个性发展,体现专业建设的差异性,为社会不同人才需求提供高质量的专门人才。[9]安徽理工大学地处测绘工程专业一致保持着矿山与地下测量的特色优势。在课程体系设置中开设了矿山测量学、变形与程序工程学、土地整治与复垦、工程(矿山)测量课程设计等课程,以体现办学特色。在上述原则上,最终形成了测绘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3.4 优化实践平台
实践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为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开设了数字地形测量实习、大地测量实习、GNSS实习、大地测量(GNSS)课程设计、工程(矿山)测量实习与课程设计以及毕业实习与设计等实践环节。为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创新意识和整体素质,安徽理工大学测绘学院搭建了“自建—企业—研究所”三级实践平台。安徽理工大学自建了山南新校区多功能实习基地、淮北龙脊山综合实习基地等多个实习基地,用于专业认知与专业技能等方面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综合分析与问题解决的能力。同时,为避免高等教育与企业生产脱节,学校与20余家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实习基地,既培养了学生的专业能力,又培养了学生与人沟通、团结协作等社会能力,强化了职业道德的培养。通过“矿区环境与灾害协同监测”全国煤炭行业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培养学生敏锐、批判的科研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4 结语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规范了高等教育管理、完善了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对于我国“双一流”建设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通过对专业认证“三大理念”的分析,阐述了教学过程中的三个转变,并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理念落实于安徽理工大学测绘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修订中,在课程体系、实践平台建设以及持续改进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参考文献
[1] 宁滨.以专业认证为抓手 推动“双一流”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17.3:24-25.
[2] 黄鹤,罗德安,吕书强,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在测绘工程专业综合改革中的体现[J].测绘通报, 2017/9:142-144.
[3] http://www.ceeaa.org.cn.
[4] 焦明連.专业认证背景下测绘工程专业建设研究[J].测绘科学,2015.40(11):182-186.
[5] 刘献君.论“以学生为中心”[J].高等教育研究,2012.33(8):1-6.
[6] 李志义.解析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成果导向理念[J].中国高等教育,2014.17:7-10.
[7] 陈平.专业认证理念推进工科专业建设内涵式发展[J].中国大学教育,2014.1:42-47.
[8] 李丽华.促进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共同发展的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6.2(19):79-79.
[9] 吴文辉.特色专业建设与专业认证对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影响[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3(5):165-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