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专业市场质量监管创新机制构建研究
2018-11-09李超群
李超群
摘 要 中药在我国历史悠久,中药材的流通也是源远流长,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17个中药材专业市场。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中药材销售市场竞争日渐强烈,很多药商为获取更高利润而买卖低劣或假冒药材,破坏了中药材市场的正确秩序。本文在这一背景下,对中药材专业市场的历史和现状,当前中药材专业市场质量监管存在的问题和中药材专业市场质量监管创新机制构建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 中药材专业市场 质量监管 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8.09.009
Abstrac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s a long history in China, and the circulation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 has a long history. At present, 17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professional markets have been formed nationwide [1].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the competition in the sales market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strong. Many drug dealers have bought and sold inferior or counterfeit medicines for higher profits, which has destroyed the correct order of the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market. In this contex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history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professional market, the current problems of the quality supervision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professional market and the construction strategy of the Chinese medicine professional market quality supervision innovation mechanism.
Keywords Chinese medicine specialty market; quality supervision; innovation
1中药材专业市场的历史与现状
中药材市场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当时已经形成了中药材市场的雏形。宋元时期,中药材市场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宋朝的京城相国寺庙会每月开放五次,百姓可以进行中药材的交易;而元代时,在禹州已经形成了中药材交易的常年大集,方便百姓进行中药材交易。到了明朝,朱元璋召集全国的药商集结禹州进行中药材交易,形成了国家级别的中药材交易市场。在清朝末年民国初期,国内形成了以安国、樟树、亳州、禹州等为代表的中药材集散地,推动了国内中药材产业的发展。
解放后,对私营经济的限制使得中药材市场名存实亡。直到改革开放后,各地的中药材市场才得到了恢复,并且逐渐兴盛起来,在最多的时候,全国中药材经营市场甚至达到了一百多家。但是当时由于管理不规范,也出现了假货横行,药材质量难以保证等很多问题。1997年,国家对中药材市场进行规范,制定了安国、亳州、樟树、舜王城、禹州、廉桥、花板桥、普宁、清平、玉林、重庆解放西路、菊花园、西安万寿路、兰州黄河、成都荷花池、蓟州、哈尔滨三棵树等17个中药材专业市场。在规范交易,保障供应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近年来,随着中药材产业的迅速发展,中药材经营竞争日渐强烈,中药材市场的质量监管模式落后,中药材质量难以保障。再加上现代商务等交易方式的冲击,中药材专业市场的现状不容乐观。人们对中药材专业市场的地位产生了诸多怀疑,对中药材的质量也产生了很多担忧。
2当前中药材专业市场质量监管存在的问题
2.1 中药材专业市场法律制度尚不完善
尽管近年来相关部门对中药材专业市场的质量监管力度不断加大,但中药材专业市场的混乱现象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这主要是因为有关部门将中药材专业市场的整治重点放在了流通部分,而中药材从种植、生产到经营等各环节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彻底改变。中药材由农户种植,在来源方面缺乏有效控制,而中药材质量监管者专业能力有限,检验鉴别手段较为落后,而且中药材质量缺乏统一的检测标准,这就使得很多药商铤而走险,制作销售假冒药材、劣质药材,以此来谋取更高的利润。当前,我国中药材专业市场质量监管方面的法规制度尚不完善,不足以震慑违法违规行为。所以,完善与中药材专业市场质量监管有关的法律法规是有关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
2.2 中药材专业市场经营秩序混乱
长期以来,中药材种植以农户为主体,中药材流通以中藥材专业市场为主渠道,个体商户及中小企业是中药材专业市场的经营主体。我国中药材专业市场基本处于“小、散、差”的状态,与我国工业消费品的经营相比,要落后20年左右,与粮食、棉花、烟草、水果、蔬菜等其他农产品相比,也要落后10年左右。当前的中药材专业市场在进行质量监管时,缺乏严格的管理规定与有力的管理措施,管理混乱不堪。中药材专业市场受医药、卫生、工商等多个部门的管理,导致各部门在管理时分工不明,推卸责任。市场管理难度增大,药品质量难以保证。
2.3 中药材专业市场管理模式不够专业
在全国17个中药材专业市场中,设置独立权威的药材检验机构的寥寥可数,在市场中也缺乏专业的管理队伍。在中药材专业市场中,经营人员的药学知识匮乏,辨别药材真假的能力有限,甚至有些人为了获得更高利润而有意买卖假药,药材质量堪忧。而对于药材质量的监管,目前仅仅靠药品监管部门的人员到市场进行监督,监督力度远远不够。在调查中发现,全国17家中药材专业市场的管理普遍存在管理权过于集中,决策队伍人员单一,管理监督队伍不健全,监管人员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信息沟通渠道不流畅,群众对监督认可度不高等问题。结合中药材专业市场管理实际,有关部门应当积极构建合理的中药材市场监管模式,完善监管机制,加强监管队伍建设,制定奖惩制度,实现监督管理方式多样化。
2.4 中药材专业市场缺乏专业监督模式
中药材的质量受品种、产地、加工方法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中药材质量监管的难度较大。市场调查发现,在全国17家中药材专业市场中, 有一部分是受当地工商行政管理局监督的,也有一部分受当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监督,只有很少几家中药材专业市场是由当地设立的专门的联合执法机构进行监督管理的。而监督机构在市场巡查方面并不积极,巡查频率低。这反映了目前中药材专业市场对市场监督不够重视,市场监督不够专业。
2.5 假冒药材问题突出
中药材专业市场销售假冒伪劣药材屡禁不止,药品的质量值得担忧。中药材经营者偽造假药,以次充好的现象时有发生。在调查中发现,有的药商用杂龟板充当河龟板,用楠木皮冒充厚朴,用水栀子充当栀子,用佛手瓜冒充佛手等。此外,中药材专业市场中劣质药品也有很多,比如有的药商所售卖的桃仁、杏仁等严重走油,党参变黑,山栀子青绿不红,女贞子幼嫩未熟等。还有一些中药材中杂质的含量严重超标,掺假现象普遍,含水量很高。如天麻全干货很少见,人参都打潮后再卖等,金银花中含有大量的枝叶等。
3中药材专业市场质量监管创新机制构建的策略
3.1 完善中药材专业市场法律法规
完善中药材专业市场的法律法规,细化和增加中药材质量监管的条款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制定统一的中药质量标准,规范中药材的药源、药用部位及加工制作的方法,并从中药材的有效成分、杂质、浸出物质等方面对其进行管理与规范,促使中药材经营者按要求建立完善的质量规范模式,规范生产销售行为。其次,应该制定相应的制度,从种植源头把控中药材质量。可以加大对中药材种植户的教育,通过成立合作社的方式将散户集中起来,并加快建立追溯问责体系,从源头把控中药材的质量安全。
3.2 加强中药材专业市场准入管理
中药材的经营因为其特殊性,对经营者有着较高的专业要求,有些中药经营者因为缺乏相关的专业技能而进行不当经营,给中药材专业市场的质量监管带来很多麻烦。加强准入管理是一个有效的举措,所谓准入管理就是只有具备了规定条件的药商才可以进入中药材专业市场进行经营,这样可以从源头上解决中药材专业市场中药商的不诚信行为。对于市场中原有的出现违法失信行为的经营者要取消他们的经营资格,而对于新加入的经营者,必须进行严格考察。
3.3 及时进行教育培训
对中药材专业市场的药商进行及时培训,可以增强他们的专业素养。教育培训应该包括准入培训和失信行为培训。准入培训是针对新经营者,组织他们学习有关药材管理的法律法规、职业道德、场规场约、中药材专业知识等。失信行为培训是对违反法律法规,有失信行为的商户进行的培训,对这些药商,要定期集中培训,并通过书面考核的方式进行强化教育,预防出现更大的问题。
3.4 形成专业的监督模式
在中药材专业市场中应该设立专门的监督机构,建立统一的监督体制,这样才能使监督更有效。在对中药材专业市场进行监督管理时,应该建立专门的档案,记录药材经营者的信息,如药品质量信息,药品等级信息等。除此之外,对于非法经营的药商,必须进行严厉的惩罚,比如对其贷款进行限制,对摊位安排进行限制等,并将其不诚信行为进行公示,严重者直接取消经营资格。而对于合法经营,信用良好的经营者,也应当进行相应的奖励,比如只有这些药商可以参加著名商标、知名商标、消费者信得过商品、五好经营户等荣誉称号的评选与认定。在监督时,有关部门要注意定期检查和突击检查相结合,抽查和全面检查相结合,加强监督力度。
3.5 建立质量信用监管的网络平台
当今时代是一个网络的时代,在创新中药材专业市场质量监管方面,也应该尝试融入当今的科学技术。可以在网上建立起药材经营者的信息数据库,信息内容包括药商在经营过程中的违法行为、被处罚信息、被举报信息、年检情况、合同遵守情况等,并随时进行更新,及时进行维护。质量信用监管网络平台可以根据数据库内的信息对经营者进行评价,分级等,从而实现更有效的管理。
4 结论
作为中药材重要的流通渠道,中药材专业市场的质量监管模式与药品质量息息相关,直接关系着人民的身体健康。而中药材专业市场质量监管具有复杂性,目前这一领域的质量监管机制并不完善,需要相关部门共同努力,完善法律法规,加强中药材市场准入管理,完善监督机制,并在管理中融入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进行探索创新,完善中药材专业市场质量监管机制。
参考文献
[1] 王剑.中药材市场现状分析与策略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5.
[2] 陈琴鸣.加强中药材市场监管是提高中药质量的重要保证[J].中药研究与信息,2003(10):5-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