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山采蘼芜》留白艺术浅析
2018-11-09周一星
摘要:《上山采蘼芜》作为我国汉代乐府诗当中的名篇,全面地表达出当时的青年男女对于“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一封建传统思想及古老的婚姻制度的强烈不满。其作者在艺术构思中有着独特之处,尤其是诗篇所运用的留白艺术手法,使得整首作品非常耐人寻味。
关键词:《上山采蘼芜》 留白 艺术特色
一、诗作赏析
上山采蘼芜,下山逢故夫。长跪问故夫,新人复何如?新人虽言好,未若故人姝。颜色类相似,手爪不相如。新人从门入,故人从阁去。新人工织缣,故人工织素。织缣日一匹,织素五丈余。将缣来比素,新人不如故。
——《古诗八首其一》
作为我国汉乐府的名篇,《上山采蘼芜》中提到了“新人”“故夫”及“故人”这三个人物。虽然在人物设定与诗词的描绘中并没有将新人表达出来,但是从“故人”与“故夫”的对话中可以了解到,经过长时间分别,两个人再见时在互相倾诉心中之苦。表面上来看,“故人”确实充当着弃妇的角色,但究竟是为何人所弃?大多数人都认为诗中所提到的“故夫”是造成“故人”痛苦的根源。但笔者认为在诗中所提到的“故人”可以说是我国古代的封建制度、礼教中的牺牲品。
这首诗篇在自身的艺术结构中有着独特之处,作者并没有像《国风·邶风·谷风》当中那样使用怨愤之词来表达,也没有像《卫风·氓》那样使用回忆的手法倒叙而出,而是截取生活当中“偶遇”的场面进行描述,使用对话的形式表达了一对夫妇在离异后的心理及感受,从侧面批判了当时封建夫权的不合理。
在詩篇的开头写道:“上山采蘼芜,下山逢故夫。”这句话明显是从弃妇的角度进行描绘的,其中“故夫”一词全面点出采蘼芜的女子便是弃妇。在我国古代,女性佩戴蘼芜可以子孙满堂,“上山采蘼芜”,暗示该女子已经再婚并希望多子。
巧遇“故夫”时作者选择使用“长跪问故夫”这一语表达弃妇的深情。弃妇之所以被无缘无故遗弃,从表面上来讲其主要原因在于故夫喜新厌旧。“新人又怎样呢?”问这句话其实需要很大勇气,可见女子内心的伤痛之深!
“故夫”在惭愧悔过的基础上,不得不将实情向弃妇表述:“新人很会织黄绢,你却能够织白素。黄绢每日织一匹,白素每日能织五丈余。如果拿黄绢来比白素,新人还是不如你。”单单从纺织看来,“故人”就已经比“新人”好了,别的,还需要说么?
诗中写男子无所顾忌地将妻子赶走,然后另寻新欢,不得不说我国古代的封建制度赋予了男性以“夫权”。此诗篇当中的男子在自述其行为的乖张无理,实际上则是想借此表达作者对当时封建社会不合理夫权存在的不满与批判。诗篇的后六句不仅令弃妇自身的形象逐渐丰满,且全诗的中心思想也逐渐深化。
二、诗篇留白艺术浅析
留白是一种源自于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理念,是艺术表现手法之一,指在艺术创作中为了更充分地表现主题而有意识地留出“空白”。《上山采蘼芜》中的留白手法使整首诗更具张力,也更有戏剧效果。简单的对话、平淡的场景并没有使其淹没在众多诗作当中,而是使其更具吸引力,让人读过之后绕梁三日不可绝。
(一)关于蘼芜。蘼芜,又名蕲茝,薇芜,江蓠,据辞书解释,苗似芎藭,叶似当归,香气似白芷,是一种香草。妇女去山上采撷蘼芜的鲜叶,回来以后,于阴凉处风干,叶子可以做香料,亦可以作为香囊的填充物。古人相信靡芜可使妇人多子。“故人”去采蘼芜很可能是为了求子,而因为多年未生养在封建社会被逐出家门是一个很充分的理由。作者在此处留白,让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去探究妇人被弃之原因,比起直白地说出更具控诉之意。
(二)生动的故事性。诗中所选择的角色为一对离异的夫妇,还有一个从未出场的“新人”。不得不佩服作者能够在如此短促的诗篇当中,活灵活现地描绘出两个人之间的巧遇、对话交流、感慨、回忆,全面写出了弃妇自身对于被弃所产生的不满之情,男方后悔惭愧所带来的遗憾等。
(三)鲜明的人物形象。前夫与前妻的交流当中说道:“新人虽言好,未若故人姝,颜色类相似,手爪不相如。”这些全部都是客套话,其表述的作用则是来安慰弃妇那颗失落至极的心。因为男子在处理这场婚姻的过程当中,完全不念旧情。“新人从门入,故人从阁去”更是直接表述出没有任何一点商量的余地,也完全不打招呼便将新人领入家中。只有最后的一句才真正将自己的心声表达出来。男子进行感慨:“新人工织缣,故人工织素,织缣日一匹,织素五丈余。”新娶的这个妻子,在纺织的技能手艺方面不如前妻。按古代度量衡制,长四丈,广二尺二寸为一匹。“新人”一天铆足了劲只能织出一匹缣,而“故人”却能织出一又四分之一匹素,从劳动效率来看,还真是莫怪这位故夫得出“将缣来比素,新人不如故”的结论。[1]
参考文献:
[1]张建军,张锦霖,黄桂斌.不著一字 尽得风流——以留白艺术提升新闻写作内涵初探[J].新闻战线,2017(07).
(作者简介:周一星,女,本科,正德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语文、应用文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