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城与路
2018-11-09刘英毅
刘英毅
曾有人預言,北京人奔小康,第一个能达到的目标就是汽车进入家庭,在改革开放之初的1988年,有着“自行车王国”美誉的北京,多达730多万辆自行车,也是承担着家庭用车的主力车型,而短短30年后的今天,排山倒海般涌来的滚滚车流,占据了这个城市有限的空间。
据最新数据显示,截止2018年4月,北京的机动车保有量已达596.8万辆。车水马龙,川流不息的车辆使这个古老的城市经历着24小时不停顿地忙碌着。变化中道路的格局和城市的飞速发展,让我这个土生土长的北京人成为了司机中的“路盲”,导航的忠实用户。
1979年3月起,我在北京市公安局11处(后升格为公安交通管理局)宣传处(后改为新闻办公室)从事专职新闻摄影外宣工作,开始了我的职业摄影生涯。从片面追求光与影,到影像的客观记录,再到组织画面语言讲故事、拍摄影专题。对摄影的认识也一直在近40年间不断地磨砺与完善。今天,翻看着这一幅幅老照片,看到的不仅是一些历史瞬间,更有许多当年拍摄时并未在意的历史细节。也是在1979年,我国改革开放的列车刚刚启动,北京城市高楼不多,马路上的机动车也很少。以自行车为主导的出行工具、相对落后的道路设施和比较原始的交通管理手段,构成了那一时期北京的城市交通概貌。
我最早拍摄的照片以长安街沿线居多,因为电报大楼、北京饭店、建国门外交公寓等是当时北京城中最醒目的建筑,自然也是我拍长安街交通时最常用的背景。
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北京城的每个路口中间都有一个单层或双层的交通岗台,路口的角落都有一个圆形的岗楼,它们都被刷上红、黄相间的色彩,看上去格外醒目。那些岗台和岗楼也常常是我登高望远拍摄大马路的临时制高点。 每天清晨,上路执勤的交通民警多是步行或骑自行车上岗。身着蓝色警服,臂戴白色套袖就是当时交通警察的标志。由于机动车不多,对骑自行车人的秩序管理是他们工作的重点。
那时,北京交警的通讯设备比较落后,所有的交通指挥通讯都是通过设在市局大院里一间不足20平方米的总机房进行人工转接。接线员的工作量很大,不仅要牢记各部门的电话号码,还要有快速的反应和灵巧的双手。民警在执勤中每逢遇到重大勤务,就通过设在岗楼里的专线电话经总机房通知下一个路口的民警,同时与队里保持联系。
1988年,为拍一张天安门前交警指挥车辆的照片,就是用岗楼里的电话通知前面路口,特意延长红灯时间,为的是多拦几辆车。而路广车稀的长安街上,除公共汽车外,不时会有几辆北京212或上海牌轿车急驰而过。这种通讯水平完全胜任了当时的交通管理工作。
在上世纪80年代初,北京街头开始出现义务交通安全员,他们都是各地区选出的交通安全积极分子。每天上下班车辆高峰时,他们戴上由交通队统一配发的红袖标,到路面维护秩序。在我拍摄的这一批义务交通安全员中,有一位叫张启征的老人。当年经常活跃在天桥一带,协助交警指挥疏导来往车辆行人。他在闲暇时还会跟人下棋,顺便也卖大碗茶来贴补家用。他无疑是那个年代充满奉献精神的代表人物。
在这40年中,北京城市的道路建设脚步不断加快。三环路通了修四环,四环路通了修五环、六环,规划中的七环前不久也全线贯通。建成通车与正在建设中的轻轨铁路等许多纵横交错的道路网工程建设,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与汽车工业同步向前发展,这无疑将给北京明天的城市交通注入新的动力。
我原本想拍一套北京立交桥大全,可一直没能实现。因为今天北京的道路交通已变得地覆天翻,从城里到城外,从二环到六环,数不清的立交桥和放射线把城市环环相联。 漫步街头时,已很难找到路口的岗亭和岗台上交警那音乐指挥家般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机械化快速出警的巡逻车和高悬在路口上方的智能化多项位信号灯,还有全天候忠于职守的电子眼。走进北京交通指挥中心,大屏幕、电子版、GPS定位、智能指挥平台,“交管12123”手机APP等当今最现代化的设施会充满你的视野。一整套与世界同步的现代交通指挥系统正不间断地疏理着这座城市的血脉。
时至今日,我们这些影像成为了人们的记忆,北京的记忆,时代的记忆。在历史的长河中,这几十年的变化无疑是人类文明进步中的一笔,但从胶片到数码,定格的是这些难忘的历史瞬间,而我们这一代摄影人更是有幸成为这个时代“变迁”的见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