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本家庭相册

2018-11-09

中国摄影 2018年10期
关键词:照相馆合影摄影

家庭相册具有无可替代的历史和现实价值,呈现的是家庭变迁,折射的是时代精神;定格的是历史瞬间,感恋的是乡土情怀。它们以影像讲述家庭故事,以视觉语言描述家庭现代化进程,从时间维度的延伸,到空间地域的跨越,管窥着历史文化的沧海桑田。《赖汝强家庭档案》就是在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经营照相馆的赖汝强、卢雪兰夫妻连续近40年跨世纪的家庭记忆,同时也记录着他们的家乡与时代的变迁。下面是本刊记者与赖汝强的访谈:

在改革开放初期,其实每个中国人的生活并不富裕,你们在很早的时候就有去照相馆给自己留张影的习惯吗?

我小时候住在一个农场,那里一些知青的父母亲人探望儿女时会带相机为他们摄影留念,我总被他们相册中的美丽画面所吸引。1978年12月2日,我父亲单位的几个同事带我去镇上唯一的一家临时照相馆,这是我第一次到照相馆拍照。当时廖奇中师傅给我们摆拍了几幅生活照。后来自已参加工作了,要拍半身相办工会证,1979年10月我又到石板镇的牡丹照相馆程长信师傅那里,拍了证件照,顺便也拍几幅生活照 。1980年冬季,我大哥赖如坚和几个朋友从茂名回家探亲时带有相机,拍摄生活照,我于是也跟着练习拍照 ,后来对摄影渐渐有兴趣了。

当时的“临时照相馆”是怎样的一种情形?请描述一下。

以前的照相馆设备、场地和现在不同,旧式上海东风相机厂生产的“向阳”牌照相机,取景需要用黑布蒙头,球囊式快门开关;场地要求尽量宽阔,有可更换的手绘布景供选择。在高州人民照相馆下设到石板镇的唯一一家“临时照相馆”里,有廖奇中师傅亲自画的布景风景画、黑白电视机、时钟、木沙发椅和古老木台等艺术性立体景作为背景,透过镜头仿佛使人看到了时光的流转 。

你们是什么时候开始有了自己的第一台照相机的?

毕业后的1978年10月份,我在广东农垦国营胜利农场参加工作,从事橡胶生产。第二年开始承担割胶的工作,每天凌晨3点钟就要起床到橡胶树位上工,因为要赶在太阳出来致使橡胶水凝固的10至11点钟之前完成全部收割。那段日子非常艰辛,当时的我年轻气盛,一心想着改变自己的生活状态。1981年,我迎来了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经人引荐,我结识了画家关山月的弟子陈苍山老师,于是毅然决定拜陈苍山为师,学起绘画和摄影。一边工作,一边学习,用省吃俭用凑来的120元钱,购买了自己的第一台相机—珠江牌双镜头相机。我对摄影的爱欲罢不能,断断续续三四年的时间里,我学习了基本的构图、用光,乃至冲印药水配比等有关摄影的基础知识。

从最早的单人照到二人合影,再到什么时候,你们开始有了对拍的想法与行动?这和你的美术习画有关系吗?

在农场工作期间,我更遇到了自己未来的终身伴侣—同在胜利农场工作的卢雪兰。因为和我谈恋爱,她也喜欢上了摄影。我买到第一台相机,我们一起开始琢磨相机的各种功能,尝试各种摄影技巧。我们以对方为模特拍照,也记录各种生活的场景。1986年2月,我们在农场结婚那天也在新婚家里互相对拍,把当天简单朴实的婚礼用相机记录下来。

那时候每月只有24元工资,我们从对拍、合照,到后来的家庭照,到为同事拍摄,我们省吃俭用,乐此不疲。

你女儿赖瑾是1986年出生的,可以看出从那之后,夫妻的合影就变成了家庭照,女儿出生后家庭生活随着时代的发展也有了很大变化吧?

1986年12月,女儿出生后为我们家带来了太多的欢乐。我们夫妻很爱孩子,但是有了孩子开销一下变得很大,即使如此我们的拍摄并没有减少。在我们看来,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无疑就是记录她成长的影像。如今,我们的女儿已经是一名幼儿教师。

儿子赖璞是1989年出生的吧?

对,1989年9月12日,我儿子赖璞出生。他的专业是动漫设计和影视制作,如今是东莞市摄影家协会会员、东莞市摄影家协会长安分会理事。现在,他和姐姐仍在对家庭摄影项目进行集中整理与延续拍摄。

你们的家庭相册是什么时候开始呈现给公众的呢?

2008年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一些专家来长安镇收集反映长安镇历史变迁、生活面貌的影像。专家们到我家后发现,这里俨然是一座小型的家庭影像博物馆,因为我们从恋爱、成家,到孩子的成长,拍摄得非常有生活情趣;另外,夫妇二人每年都拍半身照这样的纪念性照片,一拍就是30年。我和卢雪兰及子女们这种私人化的家庭影像无意间留下了生活的记忆,又成为了一个用影像记录城镇家庭生活变迁的鲜活个案。从此我们家庭的影像档案作为一种摄影项目,继续延续进行,不管到那里,只要方便都拍摄留影,特别重要的场面,我们会相互对拍、夫妻合影、姐弟合影和拍全家福等生活花絮,拍好后则马上梳理调整,当成重要工作来完成。

2009年5月,广东美术馆展出的《赖汝强家庭档案》是你们的家庭档案系列第一次公开的展出吗?那次展览属于“笫三届广州国际摄影双年展”的一部分,很重要,对你们以后的创作有什么影响吗?

是的,我们当时还参加了开幕活动,观摩其他参展老师的作品,并全家在自家作品前合影。2008年12月15日,中国摄影家协会在北京王府井大街举办《记忆30年—“长安杯”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全国摄影大展》。我们的作品《摄影一家人》参加其中“家庭记忆30年”类的展览。我们全家一起前往,夫人和女儿第一次坐飞机到北京,非常高兴,在机场、北京天安门、鸟巢、王府井大街、自家作品前等处少不了进行全家合影。在这些展览活动中,我们更认识到家庭影像档案也是给时代留下真实记忆,成为社会中普通家庭鲜活的影像读本,乃至成为国家发展变迁的缩影。

瀏览这40年的合影,可以发现照片的背景各不相同,有室内,也有室外,有的是在照相馆,有的在自己家里,这是怎么考虑的·是不是随着生活的变化与时代的发展,对于那种合影的庄重感也不是那么看重了?

我们从单身、热恋、结婚到家庭的成长,家庭成员们在节假日与重要活动中必定在照相馆、自己家里、户外与标志物等环境下,相约一起留念合影。包括我们在长盛社区东城综合楼买了一套100平方米房屋,未入住前,我们也在这栋楼前留影。这些拍摄活动到现在依然每年坚持。40年过去了,下一步,我们计划梳理完成我们的影集—《赖汝强家庭档案摄影集》、《赖汝强、卢雪兰获奖摄影作品集》、《赖汝强摄影作品集》、《卢雪兰摄影作品集》等。

你们的女儿、儿子如今已经成人,现在又添了小孙子,儿孙辈是怎么看待与理解你们俩的家庭合影创作系列的?

我们全家对《赖汝强家庭档案》的意义都非常了解且积极配合。每当相聚时,大合影留念始终是我们家最重要的活动。

你们的家庭合影系列现在已经广为人知,在自己家里是以一种什么方式保存和观看的?你会给女儿与儿子制作属于他们的家庭相册吗?

我们全家经常围坐观赏我们的家庭相册,这已经在我们家成为了一项“传统性的”、重要的家庭活动,我们希望这部《赖汝强家庭档案》能不断传承延续下去,一代又一代。

猜你喜欢

照相馆合影摄影
奇趣照相馆
《与顾明远并坐合影》
A LONG LENS
要不要和明星合影
黑白照相馆逆袭韩国
合影无痕
摄影42℃展版
国外无厘头家庭合影等
莹莹照相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