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成本核算的内部控制管理平台建设研究
2018-11-09,,
, ,
(佳木斯大学,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0 引 言
良好的内部控制机制是协调经济行为,控制经济活动,保证经济资源安全、完整,信息正确可靠的基础条件,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需要采集准确的经济行为数据,形成财务控制、管理分工相互制约关系,实现内部控制职能规范化的方法、措施、程序,形成完整的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体系[1]。
1 高校成本核算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的问题
目前多数高校的资本运行控制存在许多问题,究其根本原因是,管理层对其内部的财务、资产运行状况缺少全面、直观的了解与认识,由此形成的预算管理、资金管理等缺乏完善、科学管理体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缺乏健全的引导机制
长期以来,高校经济运行都处于计划体制下,高校经济来源主要靠财政拨款,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少有主动思考主动控制成本。管理者和工作人员对内控缺乏积极性、主动性的态度、认识和行动比较被动,形成的控制环境不佳。形成良好内控意识与环境需要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与方法,这需要多元化的参与,形成由上到下全员积极内控意识,营造重视内控管理的氛围,使内控制度融入校园管理文化建设中,实现高度的内部控制执行力,确保内控体系顺利推行。
1.2 缺乏完善的内控评价体系
由于参与内部控制的多数为非专职人员,理论研究较少,制定的内部控制制度缺乏系统性,对内控效果难以做出准确评价。由此形成的决策随意性强,缺乏科学性、民主性,难以形成切实可行的内控评价体系。通过建立一系列规章制度,形成严格的授权批准控制程序,做到权、责利关系清楚,明确相关的管理职能和报告关系,对组织结构控制关系,实行授权、签发、核准、执行职责分明的控制制度,实时发现问题,及时、准确、合法调整预算控制。
监管规章制度执行力度对内部控制管理效果影响很大,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快各项管理的有效实施;对于单位缺少适当的鼓励措施,责任心和风险意识不高的情况,应明确各岗位的工作职责和要求,促进提高全员节约意识,降低办学成本,提高现有资金利用效率,防止过度举债陷入财务困境。
1.3 监督考核机制的缺失
实行有效内部控制,健全的监督考核机制尤为重要,对单位的内控组织结构、授权批准、预算管理都应确立监督考核制度,但由于当前高校内审机构多与财务部门平级,缺少执行的权威性和独立性,很难确保内控制度得到实效。健全审计规章制度,同时有效利用信息系统,确保各项数据真实性,准确性。建立独立的控制度推行部门,使内控制度建设规范化、科学化。
2 高校成本核算内部控制的实施方案
在调研了部分高校成本核算方面的基本情况下,建立优化成本核算研究团队,积极探索内部控制的实现方法,在信息化大数据背景下,以校园网为基础,建设基于云计算的内部控制管理平台,平台建设注重非结构化数据的整合存储和加强外部数据的采集能力,形成的数据仓库数据具有良好的适时性、动态性、集成性、共享性、完整性,加强了各部门、各环节的协调性[2],通过数据库操作、数据挖掘、统计分析、自动生成各类报表功能,为领导层的决策提供有益数据。平台结构图如图1。
图1 内部控制管理平台结构图
采集高校运行成本形成的基础数据时,按各部门的权利义务范畴不同,划分为薪酬、实验试剂耗材、科研经费、资产折旧等不同的财务数据采集模块,通过云平台的大数据分析、挖掘,可实时体现单位的内部控制现状,对其进行评价分析,形成预算分析报表、差异分析报表[3],及时找到不同层面存在的问题,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分析,提出提高内部控制效率的方法途径,并及时更新颁布健全的规章制度,由此建立一个基于控制效果的高校内部控制体系。在平台运行一个会计年度的情况下,通过对内控各种数据指标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内控效果良好。对比数据如表1:
表1成本核算内部控制平台运行前后数据对比表
3 结 语
内部控制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通过大数据应用,过对内部控制的效果研究进行分析与实践,实现享全方位的信息化内部控制与监督系统[4],利用大数据信息化分析提升内部控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内部控制监督数据的自动化水平。建立完善的信息化内部控制平台及评价体系,在单位形成“人人知内控,人人懂内控,人人受约束”的良好内控环境,避免决算与预算脱节,增强了预算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通过自我监督评价体系,既实现有效的财务风险控制,又可保证高校的持续性平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