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语言学翻转课堂产出导向式学习评价

2018-11-09王志宏

铜仁学院学报 2018年10期
关键词:语言学指标评价

王志宏



英语语言学翻转课堂产出导向式学习评价

王志宏

(安徽新华学院 外国语学院, 安徽 合肥 230088)

经过几年的理论与实践探索,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日臻完善,但对该模式中学习评价的研究仍有较大空间。产出导向法的理念、教学假设与教学流程与翻转课堂有较大的关联度。为此,在产出导向法的关照下,探讨英语语言学翻转课堂学习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考察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成效。研究结果表明,英语语言学翻转课堂产出导向式学习评价不仅有利于教学设计和教学资源建设,而且为学生学习决策提供启示,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产出导向法; 翻转课堂; 学习评价; 英语语言学

翻转课堂的内涵是:课前,教师借助信息技术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课堂上,学生在教师与同学的帮助下完成知识内化[1]46-51。多数学者关注翻转课堂的本质特征[2]73-78、79 [3]53-59、课程实践[4]4-9 [5]27-32[6] 53-57[7]69-72 [8]120-121,132、应用效果[9] [10]12-17等。少数学者探讨了它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李馨[11]96-100基于CDIO教育模式评价体系提出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评价体系的理论基础、基本原则以及评价体系建设路线图。程洋洋[12]采用传统的理论演绎方法建构符合翻转课堂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蒋立兵和陈佑清[13]60-66构建了翻转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谢娟、张婷和程凤农[14]95-103基于CIPP模型构建翻转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上述研究从宏观层面奠定了翻转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但多数指标在实际教学中较难测量或较为繁琐,操作性不强,结合具体课程构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评价体系付之阙如。有必要从新的视角考察具体课程的学习评价体系。“产出导向法”(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下文简称POA)是文秋芳教授[15]547-558提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学理论”,符合当前国家倡导的“理论自信”意识导向,对学生产出结果的评价具有重要启示。

英语语言学在英语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教学效果差强人意,教师授课“照本宣科”,学生对抽象的理论“一知半解”,不及格学生比率高[16] 31-33。实践表明,翻转课堂“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17]181-188。学习评价是课程建设的应有之义,能衡量学习成效。因此,本文以POA为指导,拟构建英语语言学翻转课堂学习评价体系,综合考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效。

一、POA与翻转课堂学习评价的适用性

(一) POA理论概述

文秋芳教授及其团队[15]547-558提出了POA理论。经过教学实践[18]106-114 [19]369-376 [20]377-385 [21]386-396 [22]397-406的验证,该理论得到了发展,包括教学理念(学习中心、学用一体、全人教育)、教学假设(输出驱动、输入促成、选择学习和以评促学)和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流程(驱动、促成和评价)[23]348-358。产出质量揭示教学目标和学习效果之间的达成度,决定教学输入的有效性。

(二) POA在翻转课堂学习评价的适用性

在下述四个方面,POA与翻转课堂学习评价研究有关联。

第一,POA的“学习中心”理念与翻转课堂的本质不谋而合。“学习中心”理念认为,“课堂教学的一切活动都要服务于有效学习的发生”[15]547-558。翻转课堂的本质是“回归教学活动的逻辑起点——学生的学习”[3]53-59。因此,两者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

第二,POA倡导的“学用一体”理念适用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角色的定位。POA提倡“在课堂教学中,一切语言教学活动都与运用紧密相连,做到‘学’与‘用’之间无边界、‘学’与‘用’融为一体”[15]547-558。翻转课堂教学中,学生将知识积极运用于学习过程和日常生活,知识学习与由运用而产生的内化融为一体。

第三,POA“以评促学”教学假设与教学流程中的评价适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POA主张,“在教师专业引领下,学生边评边学、边学边评,打破学与评的界限,将评价作为学习的强化、深入阶段”[23]348-358。因此,POA强调评价对学习的引导作用,与翻转课堂形成性学习评价的实施类似。学习评价实施于教学全过程,不仅包括一次上课的课前阶段、课堂教学、课后阶段,而且包括从开课到结课、考试整个阶段。

第四,POA中的教师主导作用符合翻转课堂教学中教师角色的定位。POA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集课堂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引领者和指挥于一身[23]348-358。教师角色的定位是翻转课堂教学所倡导的。

因此,POA的理念、教学假设和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流程适用于构建翻转课堂学习评价体系,能动态考查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效。

二、基于POA的英语语言学翻转课堂及其形成性学习评价体系

(一)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基于POA的翻转课堂能实现从教师为主体向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的转变。为了有效构建形成性学习评价指标体系,需要梳理翻转课堂中涉及的要素。笔者利用泛雅网络教学综合服务平台管理、引导学生的日常学习活动。学生利用移动APP超星学习通获取该平台上的教学资源,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在上课前三天,教师上传学习资源、布置学习任务、了解学习需求、反馈学习问题等。每个班级分为4个学习小组群,1名组长管理群。教师通过学习平台监督、了解学习情况,给予学生及时反馈。

教学过程包括课前、课中和课后3个环节。学习评价贯穿整个学习过程。

课前,教师制作资源、分配任务、及时反馈、收集问题。学习任务呈现学习场景,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点的兴趣或激活已有认知体系中的背景知识。学生实施选择性学习,即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学习风格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伙伴、作业等。预习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自主学习,学生研读教材,观看微课视频,完成视频中的自我检测;第二阶段,学生在小组群中开展在线交流合作,组长带领组员讨论相关问题,为组员分配汇报话题。课前学习活动驱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促成学生对新知识点的认知。

课中,教师组织课堂活动,引导学生分组展示学习成果,将课前选择性学习结果运用到产出任务中。教师进行有针对性地点评、总结、个性化指导,帮助学生清理认知障碍。教师还可以利用课堂测验督促学生及时掌握知识。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促成认知体系的形成。

课后,学生通过复习、完成作业、学习反思对知识点加深理解,促成认知体系的完善。

综上所述,可以构建基于POA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

(二) 形成性学习评价体系

终结性评价是在教学活动结束后为判断其效果而进行的评价,多以测试作为评价依据。以学习为目的、注重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评价[24]335-359(formative evaluation)是相对于传统的终结性评价(summative evaluation)而言的,是基于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持续观察、记录、反思而作出的发展性评价。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性评价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其内在的学习动机[25]69-71,更值得教师和研究者的关注。

根据学习评价主体,形成性学习评价分为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和机器评价多种形式。

图1 基于POA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为了梳理学习评价体系中的要素,特邀请10位从事翻转课堂的教师列出翻转课堂教学环节中涉及的观测点,每位教师都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或博士学位。综合分析他们的看法,得出下述学习评价要点。由于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素质远远高于学生,为了确保评价的客观性,教师评价的内容应占最高的比重。

表1 基于POA翻转课堂形成性学习评价体系

教师评价包括课前自主学习、交流合作;课堂出勤、课堂发言、课堂汇报、课堂测验;课后作业、学习反思、学习态度和学习成效。自我评价涵盖课前自主学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学习过程中是否善于解决问题等。同伴评价涉及课前交流合作和课堂汇报。泛雅网络教学综合服务平台有课程视频、课后作业、章节测验、访问次数等统计数据,实时统计学生利用该平台教学资源和学习情况。平台的统计功能是机器评价,辅助其他评价方式。

由此,基于POA的翻转课堂形成性学习评价体系如表1所示。

三、英语语言学翻转课堂的产出导向式学习评价体系

图1表明了基于POA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形成性学习评价体系,由此可以创建学习评价体系的具体指标。学习评价指标体系分为形成性学习评价指标和终结性评价指标。其中形成性评价指标按教学流程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3个阶段。

“POA主张将学生完成的所有产出任务及其评价形成档案袋”[15]547-558。需建立3种形式的学习档案:第一种是教师为学生建立的,记录其完成产出任务及其评价;第二种是学生为自己建立的,收集日常学习行为数据;第三种是小组其他成员为某个学生建立的学习档案,记录其在小组交流合作和课堂汇报中的表现。学习档案的建立是形成性评价的依据。

(一) 课前

课前的学习评价由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和机器评价构成。

1.教师评价

教师评价包括对学生自主学习和交流合作两方面的评价。

自主学习:泛雅网络教学综合服务平台提供了话题讨论功能。课前,教师发布一些话题。学生对话题的发言是初步的产出成果,也是自主学习质量的判断依据。

交流合作:教师根据学生在小组交流合作中的参与度判断其预习阶段的产出质量。参与度包括参与讨论的数量和质量。例如,在学生们讨论如何利用XP规则画出一些短语的树状结构图后,有学生提问如何利用并列规则画出并列结构短语的结构图。此类发言有助于团队深刻考虑各种类型的短语结构。下述表现可视为高质量的发言:根据教材或其他参考资料正确说明某个概念的含义;以合适的例子说明概念内涵;引导小组成员就某个概念或话题引申出深层次讨论;纠正别人发言中的错误等。

2.自我评价

课前,学生进行选择性的自主学习。学习媒介可以是书本、微课视频、其他学习资源。通过课前自主学习,清除专业词汇盲点,熟悉教学内容,把握教学脉络,记录困惑之处。这些环节既为小组在线交流奠定基础,又形成课堂听课重点。学生对自主学习情况进行评估,是否按时、自觉、主动学习教学内容。

3.同伴评价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参与小组交流合作。小组成员依据某个学生对小组学习的贡献度做出评价。为了确保评价的客观性,3位成员对一位学生开展同伴评价。评价内容有:是否按时参加交流,是否积极发言,是否提供有益的建议或帮助,是否虚心接受别人的建议等。

4.机器评价

泛雅网络教学综合服务平台能记录学生的微课视频观看进度。在学生登录该平台观看视频时,平台自动记录观看微课视频的进度,反映出学习自觉性、主动性。依据这些记录,教师能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以便督学。

(二) 课中

课堂教学是连接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重要环节。课堂教学评价包含有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

1.教师评价

教师对课堂学习的评价反映在课堂出勤、课堂发言、课堂汇报和课堂测验4方面。

课堂出勤:泛雅网络教学综合服务平台提供“签到”功能。学生利用移动终端在学习通上签到,便可完成高效的课堂考勤。教师通过考勤记录确定出勤评价。

课堂发言:课前教师收集学生在预习时存在的问题,再利用这些问题精心组织教学活动。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不仅是自主学习的产出成果,而且表明其在教师引导下深层次考虑问题的能力。教师及时记录学生的发言质量,作为课堂学习成效的评价依据。

课堂汇报:翻转课堂要求教师组织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在课前小组在线交流合作中,组长为每位组员分配汇报内容。课堂汇报是教学过程中的产出环节,它不仅检验学生的产出质量,而且反映小组合作的成效。教师对课堂汇报的评价标准是:汇报内容是否正确、答辩环节是否恰当、口头表达是否流畅等。

课堂测验:针对重要内容,教师利用课堂测试督促学生理解、识记、应用知识点。例如,在学过辅音、元音后,让学生默写音素分类表;呈现某个音素,让学生写出其语音特征;给定语音特征,让学生写出语音。再如,学过句子的深层结构与表层结构后,教师让学生画出一个句子的两种结构。课堂测验有利于学生巩固知识,为后续学习做好必要的积累和铺垫。

2.自我评价

每次课后,学生对课堂表现开展自我评价:是否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是否满意自己的课堂汇报,是否掌握教学内容,是否及时记录笔记等方面。

3.同伴评价

在小组学习中,组长根据教师分配的任务细分学习内容。每位学生认真阅读学习内容,选择自己讲解的知识点,查找相关资料,精心准备汇报材料,汇报自己对知识点的认知和体会。3位成员为一位学生的产出质量进行同伴评价:是否准确地汇报学习内容,是否较好地回答老师或同学的提问,是否表达流畅。

(三) 课后

课后的学习评价由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和机器评价构成。

1.教师评价

教师评价包括对课后作业、学习反思、学习态度和学习成效4方面的评价。

课后作业:作业也是产出任务。对于较难知识点,学生可以查找相关学习资源,也可以展开在线合作交流解决。作业质量的评判标准有2个指标:是否准确反映相关知识点的内涵、语言表达是否流畅等。

学习反思:学生在学完一章后,需撰写学习反思,总结自己的学习感受、收获、不足,以及后期的改进措施等。学生将学习反思提交到小组群中,便于后期统计。

学习态度:态度是“习得的、影响个人对特定对象作出行为选择的有组织的内部准备状态”。[26]59-64学习态度是指学习者对学习较为持久的肯定或否定的行为倾向或内部反应的准备状态,可以从学生对待学习的注意状况、情绪状况和意志状态等方面加以判定。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在学习环节的表现推断其学习态度。

学习成效:教师综合考察学生在教学各环节中的产出质量,如课前的自主学习和交流合作、课堂发言和课堂汇报、课后作业等。依据这些记录,教师评价学习成效。

2.自我评价

课后,学生再次开展自我评价,包括课后复习和解决问题两方面。

课后复习:课后复习是学习过程的必要环节。学生在自己的成长档案中记录每次课后是否及时复习。在期终时,根据记录为自己评定等级。

解决问题:遇到学习问题时,学生可以选择性运用不同的策略解决学习问题。例如,通过查找资料进行拓展阅读,自行解决问题;通过小组讨论解决问题;向教师请教。如果未能及时解决问题,则会影响后面的学习。学生在成长档案袋里如实记录对待问题的处理方式;在期末汇总记录,确定解决学习问题的等级。

表2 英语语言学翻转课堂的产出导向式学习评价指标体系

指标类别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参考分值评分 形成性评价指标(55%)课前(25分)教师评价(10分)自主学习(5分)优秀:5分良好:4分及格:3分不及格:3分以下 交流合作(5分) 自我评价(5分)课前预习(5分) 同伴评价(5分)交流合作(5分) 机器评价(5分)观看视频(5分) 课中(30分)教师评价(20分)课堂出勤(5分) 课堂发言(5分) 课堂汇报(5分) 课堂测验(5分) 自我评价(5分)课堂学习(5分) 同伴评价(5分)课堂汇报(5分) 教师评价(20分)作业质量(5分) 学习反思(5分) 课后(45分)学习态度(5分) 学习成效(5分) 自我评价(5分)课后复习(5分) 解决问题(5分) 机器评价(15分)课后作业(5分) 章节测验(5分) 访问次数(5分) 终结性评价指标(45%)期末考试

3.机器评价

泛雅网络教学综合服务平台具有统计课后作业、章节测验和访问次数功能。

课后作业:在学习平台上,教师可以上传一些课后作业。平台上的课后作业多为填空题、选择题和判断题等客观题型,便于机器判断产出结果。

章节测验:在学完一个单元后,教师将客观测试题输入学习平台。学生按照学习进度完成相应的测试。学习平台能自动评判并记录学生的产出结果。

访问次数:在学生登录学习平台后,可以完成一系列的学习任务:观看微课视频、参与话题讨论、在小组群中交流、完成课后作业和章节测验等。访问次数表明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四)学习评价指标体系

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从不同角度考察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成效。因此,英语语言学翻转课堂的产出导向式学习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形成性评价指标和终结性评价指标两部分,如表2所示。汇总以上要点,得到形成性评价指标,共有20个三级指标。终结性评价指标通过期末考试成绩体现出来。

为了构建完整的学习评价指标体系,本研究利用专家赋值法来确定指标权重。具体步骤为:邀请上述10位业内专家或教师依次给出各级指标的权重,然后以均值作为每个指标的权重。由于形成性评价指标能动态反映出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成效,专家们认为,形成性评价指标应比终结性评价指标具有较高的权重。当需要利用数次记录来判定指标等级时,可以求其平均数,综合判断最终结果属于哪个等级。无论评价主体是谁,都能依据评价指标内涵相对客观地做出评价,操作性较强。值得注意的是,在学期开始时,师生必须共同学习评价标准,以便后面的实际操作。

在英语语言学翻转课堂的产出导向式学习评价指标体系中,既有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同伴评价体现的定性分析,又有机器分析和期末考试体现的定量分析,有助于教师得出客观的学习评价结果。

翻转课堂实现了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环境,其学习评价指标与常规教学模式的评价内容是不同的,更强调科学性、多元性、可行性和过程性。在POA理论的关照下,可以利用驱动、促成、评价细致分析翻转课堂涉及的教学要素,形成各级指标,最终构建出英语语言学翻转课堂的产出导向式学习评价指标体系。

笔者将该学习评价体系应用于实际教学中,发现其从两方面发挥调控、导向作用。一方面,它为教学设计和教学资源建设决策提供诊断信息和建议,从理念上引导教师不断反思教学过程,全盘把握教学进程,更新教学资源,优化教学设计。另一方面,从制度上为学生学习决策提供信息和依据,引导学生积极探求知识,改善学习的行为,提高学习的效率。

本文提出了构建英语语言学翻转课堂产出导向式学习评价体系的思路,但要使其更加合理地发挥作用,需要对其进一步修正。例如,可以细化终结性指标,除了教师对学生在“期末考试”中的评价,还可以增加学生对“学习满意度”、“学习成本”的评价等。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利用行动研究对学习评价体系不断完善。

[1] 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

[2] 王长江,胡卫平,李卫东.“翻转”的课堂:技术促进的教学[J].电化教育研究,2013(8).

[3] 王鉴.论翻转课堂的本质[J].高等教育研究,2016(8).

[4] 李京南,伍忠杰.大学英语翻转课堂的实践与反思[J].中国外语,2015(6).

[5] 张苇,陶友兰.基于SPOC英语专业翻译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7(2).

[6] 王娜,陈娟文,张丹丹.大学英语SPOC翻转课堂:一种有效学习模式建构[J].外语电化教学,2016(3).

[7] 娄伟红,陈明瑶.大学英语“翻转课堂”之管窥:本土化视角[J].外语教学,2017(5).

[8] 罗国太.翻转课堂在语言学导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

[9] Bergmann, J. & A. Sams. Flip Your Classroom: Reach Every Student in Every Class Every Day [M]. Washington, D. C.: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2012.

[10] Kathleen, F. Upside down and inside out: Flip your classroom to improve student learning [J]. Learning and Leading with Technology, 2012(6): 12-17.

[11] 李馨.翻转课堂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借鉴CDIO教学模式评价标准[J].电化教育研究,2015(3).

[12] 程洋洋.翻转课堂中过程性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2015.

[13] 蒋立兵,陈佑清.翻转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J].现代教育技术,2016(11).

[14] 谢娟,张婷,程凤农.基于CIPP的翻转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构建[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7(5).

[15] 文秋芳.构建“产出导向法”理论体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4).

[16] 王志宏.英语语言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行动研究[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

[17] 鞠玉梅.关于高校英语专业语言学课程教学的思考[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8).

[18] 张文娟.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实验[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6(2).

[19] 张伶俐.“产出导向法”的教学有效性研究[J].现代外语,2017(3).

[20] 张文娟.“产出导向法”对大学英语写作影响的实验研究[J].现代外语,2017(3).

[21] 邱琳.“产出导向法”语言促成环节过程化设计研究[J].现代外语,2017(3).

[22] 孙曙光.“师生合作评价”课堂反思性实践研究[J].现代外语,2017(3).

[23] 文秋芳.“产出导向法”的中国特色[J].现代外语,2017(3).

[24] Leung, Constant. Teacher Formative Assessment and Talk in Classroom Contexts: Assessment as Discourse and Assessment of Discourse [J]. Language Testing, 2004(3):335-359.

[25] 唐玲英.形成性评价在大学英语口语课程中的实证研究[J].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2016(3).

[26] 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8.

Project-Based Learning Evaluation from Flipped Classroom of English Linguistics

WANG Zhihong

(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Anhui Xinhua University, Hefei 230088, Anhui, China )

Through years of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exploration, the teaching model of flipped classroom has become better and approached perfection day by day, but there is still plenty of space to study the learning evaluation in this model. The concept, teaching assumption and teaching process producing the problem-based approach is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the flipped classroom. Therefore, the construction of learning evaluation indicator system in the flipped classroom of English linguistics should be discussed under the help of problem-based approach and the learning behavior and effects of students should be investigated. From the research results, the project-based learning evaluation from the flipped classroom of English linguistics is not only beneficial to the teaching desig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resources, but also brings inspiration to the students’ learning and decision, thus improving the learning efficiency.

problem-based approach, flipped classroom, learning evaluation, English linguistics

2018-05-27

安徽省质量工程教学研究重点项目“英语语言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行动研究”(2015jyxm407);安徽省质量工程项目“英语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016zy066);安徽新华学院校级科研团队项目(2016td008)。

王志宏(1971-),男,安徽合肥人,副教授,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H319

A

1673-9639 (2018) 10-0072-07

(责任编辑 白俊骞)(责任校对 印有家 )(英文编辑 田兴斌)

猜你喜欢

语言学指标评价
一类带临界指标的非自治Kirchhoff型方程非平凡解的存在性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体认社会语言学刍议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复制性研究在应用语言学中的实践》评介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最新引用指标
莫让指标改变初衷
书讯《百年中国语言学思想史》出版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