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乡村景观中的文化觉醒
2018-11-09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210037
(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210037)
火 艳 (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 210037)
李 明 (南京锦江园林景观有限公司 211100)
近年来,国内公共艺术呈现出突飞猛进的趋势,但纵观大局,并未学到公共艺术之精髓,甚至没有完全融入到乡村改造建设中。由于基本上都是以城市为公共艺术发展中心,所以乡村公共艺术的发展显得黯淡无光。实际上,乡村文化的丰富性使公共艺术显得更为多元化,不再拘泥于材质的限制,也可以形式多样奔放。但设计师往往会被定式思维固定住,导致转递的精神意图与乡村文化精神相悖。虽然近几年国内乡村旅游业发展呈上升趋势,但就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旅游业的繁盛掩饰不了文化和思想的空虚。进而从物质的满足转化为精神上的追求,而浮于表面的形式主义远远填充不了真正意义的文化内涵。
图2:桦墅公共艺术(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一、概念解读与现状分析
自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以来,美丽乡村建设计划进行得如火如荼,为了吸引更多游客,各地设计师都将从全方面对乡村进行改造。其实在乡村改造设计中一直存在很大的挑战,首先,从设计师的角度来说,城市和乡村的文化背景不同。很多设计师突发奇想,总会呈现一个又一个巧妙的作品,可是将一个抽象的钢铁之躯放在一片麦田里并不是最终所要表达的。想要做好一个方案,重中之重就是融入当地文化,深入民众生活,去感触去领悟去体会。所以我们不仅仅是组织者,也是协调者,文化传输者。我们要对文化主体进行定位,并对其价值取向有明确的认识。其次,从村民自身意识出发,对于公共艺术的认知水平较低。在实地勘察和调研中,通过走访多家当地居民,发现他们对当地历史文化也是了解甚少,涉及公共艺术领域问题更是一头雾水,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必要公共设施的使用几乎不会与公共艺术领域文化活动沾边。最后,重要的一点,由于社会地位的不同,对于精神生活的要求并没有较高的要求,以至于在审美方面与城市居民有较大差距。就比方说很多设计方案中添加的小品景观,无法权衡外来客旅游和村民居住的关系,更多的可能导致村民融入不进公共艺术中。这也为设计师敲响警钟:不能调节乡村社会矛盾,反而成为村民生活的障碍。以乡村文化建设为口号的各种建设到最后反成为社会人口的一种文化侵蚀,将乡村变成了乌托邦精神乐园。不仅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同时也成为当地政府的累赘,也成为景观中的鸡肋。
乡村景观文化是景观文化的一个部分,是一种在传统乡村社会基础上形成的景观文化。而最迷人的当属隐藏在乡村景观中的历史文化。譬如南京栖霞区的桦墅村,1968年,因村民在村落附近开挖煤矿,大量的废弃矿土掩埋了珍贵的石窟。直到2002年初才重见天日。据《金陵佛寺大观》等资料介绍,此处石窟造像为“藏传密宗千佛组合”,是南京地区仅有的一处藏传密宗佛教石窟,极为珍贵。据史料记载和专家探访考察,目前发现尚存的窟一共为12个。天然形成的岩壁经过人工开凿,每窟均有大小不同的佛像各一尊,面露微笑,别有洞天,六百多年的洗礼并没有影响石佛带给游客内心的震撼,神秘而又吸引人。
二、热潮下的思想矛盾
乡村精神的缺失。由于设计师和艺术家的主流思想过多,不与村民沟通,致使项目与乡村文化脱节,价值取向变得模糊甚至偏离主题。其实追溯到起始阶段,乡村是公共艺术发展最佳起源地。因为公共艺术是动态的,可以进行发现延伸的流线型发展艺术理念。从节庆的舞狮到街头表演,只要成功吸引大众眼球就是公共艺术。而想法的缺失形式的限制导致村民参与度低,定位不明确。更多的人只停留在表面的传达,并未领会精髓。生搬硬套,看起来弄巧成拙。城市也成为主要表达现场。但这也体现了中国公共艺术发展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为了抵制城市文化对乡村文化的侵蚀,更好的保护乡村文化,提高村落文化的认同感。更多的设计师回归乡村,重申其独特性和重要性。在这样一个创造过程中,许多设计师将乡村公共艺术体现的过于精致化,更偏向普通大众审美。形式化远远大于功能化,即使真正参与其中也不能完全理解设计师意图,压制了参与者的主体性,功亏一篑。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越发明显,钢铁森林带给人们的无形压力渗透在生活的各方面。人们对自然和恬静生活的向往使得乡村旅游成为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凭借乡村文化的吸引力,乡村旅游改变了农业发展的趋势,提升了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然而,众多投资者只注重设计本身,包括设计师,忘却了人文价值观的重要性,加之受教层次的不同导致了道德素质与审美标准的差异,从而带来了一系列的矛盾。以牺牲传统文化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国内最典型的商业手段。即便是对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是急功近利,对乡村景观文化的传承也是没有意义的。在乡村景观设计的过程中,传统文化成为障碍,最终导致没有创造出有意义的的乡村景观。本土文化不但没有发挥起作用反倒被无情摧毁。不同文化的碰撞也是景观建设的重要要素之一,但是国内的景观设计中也因此出现了一种盲目的现象,设计师只会吸收和借鉴,导致最后成品生硬无趣,指向不明。
三、乡村景观改造中的具体体现形式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解决乡村景观建设存在的问题,具体措施从村落的特点入手,根据海外譬如韩国梨花村与台湾彩虹眷村等经典案例的改造,学习到应巧妙利用周边有利自然资源和文化特色,比方说增加水路建设,开辟新的旅游交通航线;或是吸引候鸟,保护湿地,形成稳定生态圈;利用高低差,将原本干燥无味的坡地变为水流灌溉系统,美观实用,也可增设趣味生活墙绘。通过引发群众的文化共鸣,回归自然,回归本源。
1.民众的理解与参与
在乡村改造发展的进程中,当代公共艺术的呈现有助于增强村落地方认同感,提升村民凝聚力,同时推动乡村人居环境。既改善了乡村的公共环境,也打破了乡村发展的固有状态,增强了当地村民的社区意识与乡土观念;除此之外,公共艺术的介入也增强村落的开放性与包容性,改变乡村原有的平衡状态,使村落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发生改变,城乡之间相辅相成,提升互动性。公共艺术的存在也将直接影响游客对该村落公共环境的第一印象。
2.以本土化生活发展旅游业
这一点尤为重要。作为居住性地域,不能将自然资源商业化,在种植不同色叶树种的同时也要考虑农产品的发展,同时,也可将自然农业作为大型景观之一。譬如油菜花田和多色梯田。也可利用先天优势,在水域方面进行改造升华,扩展为生态湿地。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因素就是要在保持乡村自身特点的同时,突出乡村自身的自然优势和文化特色,并将游客带入乡村中,与环境融合,更好的体会乡村精神。利用先天自然优势,结合古朴民风的建筑,神秘古老的宗祠,与当地的民俗风情相吻合,很好诠释何为“寻根”。这样不仅旅游业得以长久发展,收入非常可观,而且能改善乡村居民的生活,为更好地建设乡村自然和人文环境提供经济支持。
3.推行文化活动增强乡村的开放性
不同于传统艺术的表现形式,乡村公共艺术文化体系中的传播行为将与乡土空间环境进行巧妙的融合与互动,将平日或节庆日的传统风俗毫无保留的展示,形成更具张力的艺术表现形式。这些公共艺术具有强有力的传播性,将进一步强化村落与外界环境之间的交流,不管是经济文化还是自然资源,都会引发各地乃至世界对该地区发展的关注,增强信息的流通,提升地区发展的潜力。乡村文化的推崇更像是一张名片,一种向世界介绍自己展示自己方式。只有更自信的展现自己才可以带动多方面产业的发展。乡村公共空间设计不再仅仅是空间上的拓展和刺激,更是对本土文化的洗礼,对城市环境的重新认识。
4.乡村景观文化中的互动性
公共艺术是设计师向群众传达思想的主要媒介,这也使得公共艺术因其互动性而显得别致生动。公共艺术中参与性是非常重要的。公共艺术中参与性是非常重要的。国内外诸多案例的共同点就是大众的参与性与互动性。尤其是地域化较为明显的村落,村民亲身体验参与创作的过程,无形中提高了心中的乡土认同感,同时也是一种宣传本土文化极好的途径。整个过程中也可以弥补艺术家与设计师对当地认知的不足,创作出来的作品更贴近于乡村文化生活。而前面所提到的互动性完全体现在村民的日常农作以及外来游客对乡村农耕活动的参与中,比方说桦墅最出名的大米种植,游客可近距离观看村民整个种植过程,也可自行挑选农田进行DIY种植。通过互动对农耕生活方式的认识能对当地传统文化和生活习俗有更深入的了解。
图3:桦墅入口造型(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图4:乡村小院(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四、结语
为何提倡乡村文化觉醒?实际上,在热衷于回归本源拥抱自然的同时人们大都已经忘却了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它是人们交流的纽带,也是群众生活的根基。只有唤醒文化意识,群众才会反省去创造。由群众自己创造出的公共艺术才能引发大众共鸣。基于我国乡村景观现状,应大力发展弘扬乡村特色文化,展现出乡村特有魅力和吸引力,利用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传递乡村文化精神。乡村公共艺术的发展是一个长久的过程,笔者也希望可以进一步推进乡村公共艺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