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设计

2018-11-08文剑平

信息记录材料 2018年11期
关键词:工作岗位用人单位计算机网络

文剑平

(江西冶金职业技术学院/江西省冶金技师学院 江西 新余 338015)

1 引言

为了更有针对性地制定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培养目标,以期更有针对性地向社会输送合格的计算机网络专业技术人才,江西冶金职业技术学院相关老师以广东省为主,对部份用人单位进行了现场调查,重点的调查内容是了解用人单位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现状以及确切了解用人单位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岗位的能力要求,并且相关老师对往届毕业生进行了回访,了解目前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典型岗位及其职业技能要求。

2 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毕业生典型就业岗位分析

2.1 调查对象

本次调研的对象集中在广东省,主要是广州市不同规模的IT企业(其中大部分是我校的校外实训基地),以及在这些企业工作的我校毕业生。

2.2 就业岗位分析

本次调查得到的结论是: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专业毕业生主要有四个就业岗位群,分别是网络管理岗,网站开发与维护岗,产品销售岗和办公应用岗,其中各自占的比例分别为40%、30%、20%和10%。由此可看出,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时主要集中在网络管理和网站开发与维护两大岗位,二者的比例总和相加占总体的70%,另外还有30%左右的学生会从事产品销售广告和办公应用等岗位。

3 典型工作岗位及其职业能力要求分析

根据调查情况,通过校内外专业教师和相关企业专家讨论分析讨论,分析了办公应用、网络管理、网站开发与维护、产品销售等4个典型工作岗位的岗位需求,专业教师会同企业专家一致认为,当前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毕业生,不仅要具有一定的计算机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还需要具备较强职业岗位能力,包括四项岗位技能如表1所示。

表1 计算机网络技术职业岗位能力一览表

4 以“职业岗位能力”为基础形成专业课程体系

以“工作岗位”为脉络,将专业基础课、核心课和拓展课这三大块专业课程构建成整个课程体系。首先了解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主要的工作岗位群,然后确定工作岗位群里的工作岗位中实际所需要的学生的职业技能,最后以实际所需的岗位职业技能调整和确定专业课程。以此形成“三对应”的课程设置模式,即工作岗位、典型职业岗位能力和专业课程的“对应”,如图1所示。

图1 “三对应”课程设置模式

根据“三对应”课程设置模式,将陈旧的知识、缺乏时代感的知识摒弃,将最新的职业岗位能力融入到专业课程中,更新课程体系,以便满足用人单位的岗位发展过程所不断出现的新变化与新的要求。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专业课程分为专业素质模块、专业素质拓展模块技能素质模块;再根据学校的统一模板,将职业基本素质分为基本素质模块和基本素质拓展模块,形成专业课程体系,如图2所示。

图2 岗位群、职业岗位能力及课程体系

5 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以就业为导向更新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践教学体系,在新的实践教学体系中更加注重学生专业证书的获得,在原有的生产实习和顶岗实习的基础上加入了证书实习。因此,针对我院学生的实际情况,拟将实践教学体系分为三个阶段来展开,分别是校内实习、生产实习和顶岗实习。其中,校内实习,是指在校内实训场地开展的职业基本技能训练,目的是通过实训和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能力和职业技术实力。在此实习的过程中,教师除了要保证学生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外,还应展开针对性的职业资格能力培训。生产实习,主要在第二学年进行,根据学生的职业规划,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主要任务,为学生安排职业针对性较强的教学训练。其中,学校可以尽量根据企业的用人需求来对学生进行专项的岗位培训。甚至可以和用人单位开发订单式培养模式,通过校内外的实训和实习的结合,让学生在模拟的工作环境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最终培养出符合用人单位需求的专业技能人才。顶岗实习,主要是在第三学年进行,学校安排学生进行综合性的专业实训,并预分配的企业进行学徒式顶岗实习,以便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更好的磨炼自己,做到学以致用。通过这种实践教学体系可以让学生获得企业所需的技能,实现与用人单位无缝对接。

猜你喜欢

工作岗位用人单位计算机网络
基于工作岗位分析的课程建设探讨
性骚扰的用人单位法律责任研究
基于模式匹配的计算机网络入侵防御系统
餐厅经营模式多样 事先分清用人单位
关于计算机网络存储技术分析
计算机网络环境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与探索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策略
开年珠宝小惊喜
去年中国有438名公安民警牺牲 平均年龄46.3岁
集体合同纠纷,用人单位“三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