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在妇科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18-11-08杨帆
杨帆
(青岛滨海学院,山东 青岛 266540)
临床中护理作为医疗服务重要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医疗整体服务水平。在护理工作中,由于某些复杂与不确定性因素,会导致一定的护理风险产生,不仅增加了护患纠纷,也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由此可见,在护理工作中施以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尤为重要。本研究调取我科室的400例妇科围手术期患者资料,通过施以护理安全管理取得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调取2015年8月-2017年11月我科室的400例妇科围手术期患者资料,按照随机原则,分成对照组200例,年龄22岁-65岁,平均年龄(43.48±6.25)岁;受教育年限6年-16年,平均(8.97±2.23)年。试验组200例,年龄23岁-64岁,平均年龄(42.53±6.87)岁;受教育年限6年-15年,平均(8.53±2.63)年。比较两组临床个人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
表 1 两组护理安全评分对比(Mean±SD,分)
表 2 两组护理缺陷状况对比[n(%)]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接受到病理学的确诊;②小学以上文化且初次接受手术治疗者;③诊治档案资料齐全且存档;④均已签订知情同意书。
排出标准:①有肾肺、免疫性、血液等疾病患者;②不能积极配合各事项的患者;③手术禁忌或体质不好的患者;④语言、精神障碍或智力问题患者。
1.2 研究方法 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若发生特殊情况及时汇报处理,试验组则行护理安全管理措施。
1.2.1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成立护理安全管理小组,护士长任职组长,定期举行不良事件经验交流会,至少1次/周,并进行月总结,对不良事件因素及工作薄弱环节加以分析并进行整改,以此质量持续改进方案为参照,再度完善与健全管理制度[1]。
1.2.2 合理调配护理资源 护理人员工作强度大且心理压力沉重,若身心长期处于过度劳累状态中,极易导致护理缺陷的产生[2]。因此可执行弹性排班机制,通过增加轮班人数、减少加班时长或提升福利待遇等,有效解决此临床存在的护理安全问题。
1.2.3 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养 定期对护理人员展开培训,培训内容主要涉及基础知识、道德法规、操作技能等,提升护理管理人员对安全知识的了解与掌握,考核合格者方可上岗,2次不合格或态度散漫者给予警告或处罚。
1.2.4 充分发挥健康宣教作用 开展多形式健康教育,如讲座、宣传图册、操作演示等,向患者详细讲解医院规章制度、手术风险、术后并发症及相关注意事项,让患者有一个充足的心理准备。同时增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促使其身心达到放松状态,提升配合度与依从性[3]。
1.3 疗效标准 统计两组护理安全评分及护理缺陷状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取SPSS 21.0加以评估,组间计数和计量资料比较分别行χ2和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安全评分对比 两组相较而言,试验组护理安全评分较优(P<0.05),见表1。
2.2 两组护理缺陷状况对比 两组相较而言,试验组护理缺陷较少(P<0.05),见表2。
3 讨论
妇科手术麻醉的应用及身体创伤无疑增加了术后风险事件的产生,由此可见,在妇科围手术期施以护理安全管理意义重大。在本文中通过对试验组施以护理安全管理,研究结果显示:两组相较而言,试验组护理安全评分较优(P<0.05),试验组护理缺陷较少(P<0.05),这进一步说明,在妇科围手术期施以护理安全管理,可以提升护理安全评分,减少护理缺陷的产生,因此能够大力实践与推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