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托历史街区开展非遗体验旅游的意义与可行性

2018-11-08林航

枣庄学院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文化遗产物质历史

林航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 文化贸易研究中心,福州 福建 350117)

依托中国各地历史文化街区开展以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为主题的文化体验式旅游,既是台湾文化村、韩国民俗村和意大利生态博物馆等旅游项目的成功运营经验,也符合体验经济时代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本文构想依托各地的历史文化街区,聚集该地域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良好地引导当地非遗传承人入驻街区,在合理规划的基础上建设与各地域主题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聚集区,面向海内外游客开展非遗体验式旅游,以旅游促进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及其活力的复兴。以中国首批30个历史文化街为例,①与各地历史文化名镇和名村相比,不仅历史建筑更为集中成片,非遗资源更为丰富,而且地理位置一般位于各省域主干城市的中心或周边,交通设施更为便利,旅客流量更大,更有利于依托所在地域开展文化体验旅游。同时,这种模式还能够以有形的街区为窗口、历史建筑为带动,展现和宣传所在地域的历史文化名镇和历史文化名村等丰富非遗文化旅游资源,开展村镇层面的非遗体验深度旅游,从而有利于各地域“由点到线到面”地辐射开展非遗体验旅游。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均收入的提高,体验经济正在兴起,在合理规划的基础上进行体验式旅游开发已成为我国历史街区保护业界的共同思考方向。当前我国许多历史文化街区,如安徽的屯溪老街、成都的宽窄巷子、杭州的河坊街等历史街区都在进行非遗旅游的初步实践。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要求“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培育新型文化业态”[1];因此,本文对“依托历史文化街区开展非遗体验旅游”构想的现实意义和可行性的阐述与论证,可以为我国非遗资源的传承保护工作和历史街区培育新的文化业态提供有益的思路。

一、依托历史街区开展非遗体验旅游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历史街区整体性保护与活力复兴

当前我国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工作往往重视街区的客观景观保护和规划而忽视了对无形的传统生活文化的保护,其结果造成历史街区逐渐成为一种“布景式”的景观——空有传统的街区样式却缺少了真实的生活文化的内涵。与国际上的成功保护实例比较起来,“活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不足或缺失正是目前我国历史街区保护中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和差距,使历史文化街区缺失应有的文化活力。[2](P3)《威尼斯宪章》规定,历史文物建筑及其所在的历史街区都是全人类的共同遗产,必须得到妥善保护;②一座文物建筑不可以从它所见证的历史和它所产生的环境中分离出来,必须把文物建筑所在的地段当作专门注意的对象,要保护它们的整体性。《西安宣言》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列为“周边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③强调不要把动态的、复合的遗产整体仅仅当作一种静态的躯壳;不要割裂遗产,特别是延续着人类生活与文明传统的遗产中物质与非物质文化的关系,局部与整体、以及与大环境背景的关系。[3](P6)2014年中国城市规划建设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重视城市传统历史街区的保护,注重保护历史文化建筑,牢牢把握地域、民族和时代三个核心要素,为城市打造靓丽名片,留住城市的人文特色和历史记忆;2015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更进一步指出,要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护好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2016年,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提高城市开放度和包容性,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延续历史文脉,建设人文城市”。此外,历史街区的保护实践表明,单纯依靠政府补助而忽视历史街区自生能力的培养,也难以实现历史街区保护工作的可持续运作。④因此,依托历史文化街区开展所在地域的非遗文化旅游,不仅有助于依托历史文化街区这一特定空间开展非遗体验旅游,保护其无形的、传统的、原生态的非遗文化,使历史遗产和传统与当代的经济需求和社会状况结合起来,而且可以为当地社区人民提供就业机会和创造更美好的生活环境,最终达到历史街区活力复兴和延续历史文脉的目的,而这恰恰也是国民生活质量重要的衡量指标。

(二)有利于各省域非遗资源的整合、保护与创新

中国各省域的非遗资源种类繁多,但分布过于分散,不便统一管理与保护;一部分非遗项目由于处于偏远的农村,其市场空间狭小,甚至出现无人问津的尴尬局面,生存处在濒危状态。把分散于省域各地的优秀非遗项目和传承人聚集到游客流量相对丰裕的历史街区,根据非遗项目本身的特点,进行合理的整合与分类,对一些发展较好的项目进行适度的创新,对于发展困难的项目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拯救,有利于各省域非遗资源的整合与保护,有利于为非遗的传承营造必要的文化空间和社会环境,也符合文化遗产“空间紧密性”和“文化整体性”的特征要求。另外,对非遗采取保护性开发,使其经济价值得到充分体现。游客可以对规整到历史街区的非遗项目进行旅游体验,开阔视野,获取知识,增进对非遗丰富文化内涵的理解,有利于更好地依托旅游经济的动力对它们进行保护。从传承人角度而言,他们通过历史街区平台开展定制生产或展示技艺来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不仅可以调动非遗传承人参与生产和表演的积极性,也能推动非遗传承的人才培养,从而促进非遗传承和保护工作的开展。[4](P125)非遗传承人积极参与到非遗的保护性开发中来,能根据游客的特定需求,在不失原真的基础上进行适度的创新,提高经济效益,从而促进非遗的传承、创新和健康发展。对于传统街区的规划者和经营者来说,必须在不失历史原真的基础上,以迎合游客体验性需求的思路来组织和设计历史街区的各种元素,提升游客的旅游满足感,从而创造良好的旅游经济效益,以达到街区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平衡。[5](P128)因此,依托历史街区开展非遗体验旅游,可以兼顾到非遗传承人、街区居民和规划部门的利益;当各参与方在非遗保护性的开发过程中都能获得利益的保障时,就会促进历史街区旅游产业开发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三)有利于提升历史街区旅游产业的附加值

依托历史街区,加载与各省域主题相关的优秀非遗项目,可以延伸历史街区旅游产业链,构建文化遗产品牌,为历史街区旅游的深度拓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从而提升文化遗产旅游业的整体价值,进一步发展壮大我国的文化产业。非物质文化遗产借助于已有的物质文化遗产空间进入游客的视野,有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也有助于增加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趣味性。传承非遗手工艺开发与历史街区旅游主题相关的纪念品,可以延伸游客的体验和记忆;开展传统的音乐、戏曲和舞蹈等民间表演活动,可以增进游客的娱乐性和审美性体验;传统的民俗活动、礼仪、节庆活动的开展与展示,可以增强游客的教育性和逃避性体验。[6](P35~36)非遗资源与旅游产业的结合,还可以提高所在地域文化旅游知名度。以重庆酉阳县“非遗”项目土家织锦为例,其项目的传承人左翠平通过开展“土家织锦”工作坊,精心设计并开发了与“土家摆手舞”“梦回桃花源”等与当地旅游题材相关的织锦背包、织锦背心等系列文化衍生品,倍受游客青睐,远销国内外,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重庆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各省域无形的非遗资源与历史街区有形的文化空间完美结合,在为所在地域的非遗项目提供展示和销售的平台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历史文化街区旅游业的吸引力和知名度,实现传统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向体验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从而提升历史文化街区旅游产业的附加值。

二、历史街区开展非遗体验旅游的可行性

(一)历史街区的品牌效应和地理位置提供了市场保证

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在我国已有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各地域历史名城和历史街区成为游客慕名而来的旅游景点。以中国首批30个历史文化街区为例,它们地理位置一般位于各省域主干城市的中心或周边地带,交通便利,客流量大,品牌知名度高,已成为所在的城市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因此,历史街区空间可以充分整合所在区域传统文化资源发展旅游产业并与市场对接,形成传统文化产业的辐射和示范效应。以福州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为例,三坊七巷接待游客人数不断飙升,近五年年均增长15%以上,2015年突破1000万人次;仅2015年国庆黄金周前四天,接待游客就达50.45万人次,在福建省主要景区中,遥遥领先。图1为2015年国庆黄金周前四天福建主要景区游客人次比较。

随着中国假日经济的发展和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国内城市旅游必将迅猛发展,旅游市场结构将从长线游到中短线游转变,路程短、耗时少的旅游需求以及历史文化街区的品牌效和便捷的交通条件应将进一步扩大所在地的游客数量,这为历史街区开展非遗体验旅游奠定坚实的市场基础。

(二)非遗与建筑的结合营造立体的人文体验

历史文化街区加载所在省域的优秀非遗项目,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分别是历史街区本身蕴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街区所处地区蕴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历史街区所处民俗圈蕴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P20)中国历史街区长期处于关注历史建筑的文化碎片式的保护状态之中,而忽略对当地人文环境和人民生活常态的保护,使得众多历史街区缺乏文化气息。将历史街区所处地区和民俗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到历史街区的空间范围内加以体现和保护,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街区有形的历史建筑达到互补性的融合,促成历史街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地方文化的代表和窗口。根据马林诺夫斯基关于文化的定义,文化由外到里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器物层次,即生产、生活工具和生产方式或技艺;组织层次,包括社会、经济、政治组织制度;精神层次,即人的伦理、信仰观念。[7](P12~13)历史街区的有形建筑和非遗手工艺技能属于历史街区文化的器物层面的内容,非遗表演艺术和礼仪节庆活动属于历史街区文化的组织层面的内容,而非遗的民俗、信俗则体现历史街区所处地域价值观层面的内容(如图2)。将各省域代表性的非遗项目融入到历史街区大格局,恢复历史街区的文化传统,能充分体现历史街区所处地域文化的完整性,并在此基础上开展文化体验旅游,可以营造立体而丰富的人文体验。

图2 历史街区所展现的立体文化系统

(三)非遗聚集区建设符合平台经济的发展趋势

随着体验经济和网络时代的到来,平台经济开始崛起。平台将相互依赖的不同群体集合在一起,通过吸引供求两边的用户到平台上进行交易,促进群体间高效互动,创造了独有的价值。[8](P3)当前,市场平台化、企业平台化已成为社会和组织变革的主要趋势。将历史文化街区作为非遗聚集区建设,可以为所在地域的非遗产业对接市场需求提供实体展示平台,使街区的旅游组织向“街区平台+非遗传承人”方向演化。非遗传承人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展示传统手工艺技能,开展传统音乐、舞蹈和戏曲等表演活动,并传承所在地域的传统知识和实践,从而有针对性地对接个性化的游客需求,实现按需定制,使小众化的非遗项目得以复兴和延续。历史文化街区还可以作为所在地域展示其众多历史文化村镇的重要窗口和平台,将各村镇的优秀非遗资源与旅游资源展现给相似文化偏好的游客,达到游客分流和深度旅游的目的。以福州市三坊七巷为例,近年三坊七巷大力开展“非遗进三坊七巷”活动,[9](P3)叶氏故居建成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基地,蓝建枢故居已成为闽都民俗文化大观园,通过大量非遗图片、实物和传承人生产的展示,既宣传了福建各地域的非遗文化,也激发了游客到福建各地旅游的兴趣,使三坊七巷成为福建非遗资源和旅游资源展示的双重平台。

注释

① 2015年04月21日,中国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对外公布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街区,北京市皇城历史文化街区、北京市大栅栏历史文化街区、福建省福州市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等各省区30个历史文化街区入选.

② 全称《保护文物建筑及历史地段的国际宪章》,它是1964年5月31日从事历史文物建筑工作的建筑师和技术员国际会议第二次会议在威尼斯通过的决议。宪章肯定了历史文物建筑的重要价值和作用,将其视为人类的共同遗产和历史的见证.

③ 2005年10月在西安举行的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第15届大会(ICOMOS)通过的《关于古建筑、古遗址和历史区域周边环境的保护宣言》,又称为《西安宣言》,表现历史街区的保护开始从单纯的历史建筑物、街道等有形遗产的保护发展到包括街道生活方式和人文环境在内的整体氛围的保护.

④ 1995年,我国与挪威政府联合建立“梭嘎功族生态博物馆”,最终凋敝,没能实现文化传承和区域发展的功能;究其原因,除管理模式的不完善导致实质管理的缺位,最主要的原因在于长期依靠政府经费支持的模式难以为继,没能通过产业化的开发培养起生态博物馆自力更生、自我更新的能力.

猜你喜欢

文化遗产物质历史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活态文化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