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士大夫群体意识的深层次解读
——《宋代士大夫群体意识研究》简评

2018-02-09杜华

枣庄学院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士大夫人格特质论著

杜华

(济宁学院 学报编辑部,山东 曲阜 273155)

在中国历史上,受唐宋之际社会变迁影响,宋代士大夫阶层的群体意识凸显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如何通过对宋代士大夫群体意识及其与唐宋之际社会变迁之间互动的研究,考察、揭示宋代士大夫群体的基本面貌、整体形象特征及其所凸显出来的主体意识,这是士大夫专题研究中有待加强的一个重要领域。值得欣慰的是,郭学信的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宋代士大夫群体意识研究》,已于近期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论著通过对宋代士大夫群体意识的阐释,考察、揭示了士大夫群体意识与时代变迁的内在发展脉络。从功能的角度看,论著本身有很强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它不仅有助于认识宋代士大夫的精神风貌和整体形象特征,而且可以使人们从一个侧面加深对宋代社会文化风貌以及唐宋之际社会变迁的认识,同时对知识分子现代价值的再创造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通观全书,论著的主要建树如下:

其一,宏观考察了宋代士大夫群体意识的主要内涵及其与时代变迁的关系。论著紧紧将宋代士大夫群体意识置于唐宋变革的时代背景下进行研究,通过翔实的史料,在对宋代士大夫群体的崛起及生存样态论述的基础上,具体考察论述了该群体的“角色意识及观念转变”、“群体凝聚意识”、“世俗意识”、“士商关系”、“隐逸意识”等,并就其与时代变迁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析,促进了宋代士大夫群体研究与社会变迁的结合。

其二,发掘、揭示了宋代士大夫群体的主体意识及其整体形象特征。在唐宋之际社会变迁影响下,宋代士大夫群体凸显出什么样的主体意识及整体形象特征,这是正确把握和认识宋代士大夫的关键。已有成果大多侧重于宋代士大夫阶层的某个侧面展开研究,还没有形成对宋代士大夫主体意识及其整体形象特征的宏观把握和认识。该论著通过对宋代士大夫群体意识及其行为方式的宏观考察,揭示了宋代士大夫主体意识觉醒和强化的两个层面,即宋代士大夫不仅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主体意识得到了空前强化,而且以满足个体享乐以及心灵宁静与自适的个体自我意识得到了极大的张扬。也正是在对宋代士大夫这种主体意识的揭示中,宋代士大夫雅俗贯通、公义与私欲融通的整体形象特征呈现在人们面前。

其三,从对宋代士大夫群体意识的解读中揭示了宋代士大夫多元化的人格特质。同以前文人士大夫相比,宋代士大夫身上呈现出极其鲜明的儒佛道融通互补的人格特质。作者在对宋代士大夫群体意识相关信息的论述中,结合宋代深广的历史文化语境,给予宋代士大夫这种人格特质以深刻揭示:尽管在儒佛道互补结构中,以积极进取为主旨的儒家文化始终主导着宋代士大夫的思想意识,但在新的历史文化环境下,宋代士大夫信仰理念、价值取向、审美趣味及其人生实践呈现出多维的态势和选择,群体与个体、公与私在他们身上得到了有效调和。作者对宋代士大夫这种人格分裂特质的论析,正折射出宋代儒佛道三教融通合一的文化思潮。

《宋代士大夫群体意识研究》有许多值得称道之处。论著史料征引丰富广博,除了运用正史、宋人文集、笔记小说等传统文献史料外,还适当挖掘了诗词类文学作品的史料价值。由于史料翔实,所以能对所论内容进行深入探析,论从史出,且不乏新见。在研究方法上,将政治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以及心理学等学科理论运用到历史研究上,观察问题的角度具有一定新意。全书立论客观公允,逻辑清晰,脉络分明,语言流畅通达,是一部史论结合的研究佳作。

猜你喜欢

士大夫人格特质论著
宋韵
——士大夫的精神世界
人格特质对企业员工时间侵占行为的影响
近视患者人格特质与近视矫正手术意向的关系研究
从宋初笔记看江南士大夫的“故国情怀”——以《南唐近事》《江南别录》等为例
选择一张神奇的行为艺术照片,秒测你的真实人格特质
中山君有感于礼
本刊对论著类文章的一般要求
本刊对论著类文章的一般要求
本刊对论著类文章的一般要求
刘凤翥论著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