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思政教育专业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

2018-11-07胡伊雯

报刊荟萃(上) 2018年9期
关键词:社会实践能力培养

摘 要:社会实践是我国对在校大学生依据各自专业的不同,使学生参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一项教育活动。目前在对我国的思政专业学生的培养上,过于注重理论知识,而忽略了实践能力的培养。本文就思政教育专业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来进行研究,意在引起社会对思政专业在校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的重视。

关键词:思政教育专业;社会实践;能力培养

大学生最终都要进入社会成为其中一员,所以社会实践能力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显得至关重要。社会实践是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有助于在校大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了解社会的需要的素质与能力,并根据自己的专业技能、综合素质、用人单位的要求及社會的需求来明确自己的定位。

一、思政教育专业注重社会实践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社会实践是当代大学生进入社会的必经之路。思政教育专业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可以了解社会,了解国家的基本情况。通过开展各式各样的社会实践,可以使学生深入社会基层,针对社会的热点的话题、现象进行思考,增强自身理论实践、组织实践活动等方面的能力。在完成对自身能力培养的同时,积极参加社会的志愿服务等公益社会活动,一举两得,为社会慈善事业出一份力。

其次,身处于陌生的环境中,如何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协调与各单位之间的关系,这些问题都需要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锻炼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有利于增强对思政教育专业这种理论性较强的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使理论与实践联系更加紧密,有利于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的专业水平提高,知行统一。为今后同学踏入社会,适应工作环境,提升工作能力打下了良好的实践基础。

二、社会工作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一)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一个人对自身专业所具备的专业敏感度,能够主动去了解与自己专业有关的知识和信息,从而反过来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思想政治这个专业本身会附带很多的理论知识,需要学生多读书,多关注时事政治。对于关注时事政治,作为一个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到底需要有多了解当下的热点新闻呢?在大学课堂上,老师会提到非常多的理论点,未来方便学生的理解,老师会相应的结合一些相关新闻来阐述,以便学生更好的掌握。如果我们不提前关注新闻,那么就会跟不上老师的思维。事物本身之间就存在着千万种的联系,知识结合实际就能很好地引导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并运用知识。思想政治教育和时事政治息息相关,时事政治常常也需要用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来解读,所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每天看新闻,并读懂新闻背后的诉求就显得尤为重要。此外,大学生还需要学会评论新闻的能力,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加强自身的政治敏感度和时事评论能力。

(二)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人生活在人际关系网中,每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都依存于人际交往。一个没有交际能力的人,就像陆地上的船,是永远不会漂泊到壮阔的大海中去。比起中学生,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更为复杂,更为广泛,独立性更强,更具社会性。大学生们开始尝试独立的人际交往,并试图发展这方面的能力。而且,交往能力越来越成为大学生心目中衡量个人能力的一项重要标准。人们越来越看重的不是高学历笼罩下的光芒,不是五花八门的证书,而是我们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思政教育专业学生的工作对象是人,与人进行沟通句必须要交往,而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是成功的第一步。人是社会性的人。只要在社会中生存,就会面临如何与人交往、与人协作的问题。为此,人际交往能力对一个人学业的成功、未来事业的成功等等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开拓创新能力

第一,要引导大学生对创新的正确认识。根据目前中国就业形势,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提高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已是迫在眉睫的首要任务。科技和创新是第一生产力。第二,要主动营造活跃的创新氛围。创新氛围的营造能为创新行为提供环境支持,积极热烈的创新氛围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第三,要培养科学的学习习惯和思考习惯,时刻保持提出新问题的状态,只有提出问题,才能解决问题。在不断解决问题中积累夯实基础。作为思政教育大学生,更应该刻苦学习深入钻研,积极主动地成为创新活动的重要角色,为成功推进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作出自己的应有贡献。因此,思政教育专业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任务刻不容缓。

三、结语

无论是思政专业还是其他专业的大学生,高校都都需要注重培养学生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做出改革与创新,使社会实践活动落到实处,不再留于表面、留于形式,为社会培养和提供高素质高能力的思政人才,更好的立足于社会,为社会的思政事业尽一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黄细良.从求职竞争谈大学生的能力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11(18).

[2]周翠林等.高校学生参加勤工助学活动的描述性报告[J].中国青少年研究,2014(1).

[3]李少奇.高校学生社团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及其存在的问题[J].高等教育,2012(3).

[4]崔景贵.社会实践活动与大学生心理健康[J].当代青年研究,2015(5).

[5]孙莱祥,王留栓.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16(24).

作者简介:胡伊雯(1988—),女,汉族,河南洛阳人,助教,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社会实践能力培养
拓展语文外延 提升核心素养
高等美术专业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研究分析
自我教育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结合“室内检测与控制技术”专业教育浅谈高职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对高校思政课教师暑期社会实践的探索与思考
医学研究生社会实践模式建立探析
基于就业视角的中职烹饪专业教学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