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制药工程本科专业认证与思考

2018-11-07王鹏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37期
关键词:制药应用型设置

王鹏

【摘要】专业认证是近两年来各制药工程办学点的主要工作之一。本文主要探讨了地方高校在专业认证方面应努力把握的方向和采取的措施,利用专业认证这一契机,弥补自身发展不足,切实提升专业建设水平。

【关键词】制药工程 专业认证 地方高校

【基金项目】盐城师范学院教学研究项目“盐城师范学院制药工程专业现状分析和改革方案”(16YCTCJY049)。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7-0219-01

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制药工程专业在全国有近三百个办学点,办学规模越来越大。但是,各办学点实力参差不齐,办学条件有强有弱,在落实专业人才培养方面,还面临许多实际的问题。在近兩年国家出台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以及制药工程本科专业认证标准后,各高校都在积极参与专业认证和工程认证[1-3]。作为地方高等院校,在办学实力上相比各一本高校有不小的差距,但是对制药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却不能有丝毫欠缺。我校目前也在积极准备专业认证过程中,在此期间,我对地方高校本科专业认证的反思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并在毕业要求及课程设置上予以体现和支撑。

地方二本院校培养的毕业生主要是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即培养的人才要突出“应用型”,这与研究型高校的制药工程专业有明显区别,后者(例如华东理工大学、中国药科大学等)主要培养研究型和高级别应用型本科人才。因此在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及课程设置上必须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中心。具体到细节上,我们适当增加实践类课程的比例,比如在最新版人才培养方案中,我们将实践课程的比例提高到大约30%,高于专业认证要求(25%)。此外我们还单独设置了8学分的创新创业类课程。这些措施都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体现我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

二、专业特色要鲜明,不能过于空泛、求全。

专业特色即各办学点培养的学生的主要能力、适合的工作岗位和就业方向。例如制药工程从药品的角度就有化学制药、中药制药和生物制药三个大的方向,各高校办学点通常来说只能以其中的一类药物制造为特色,或者一类为主,另一类兼顾的形式。而在学生能力培养方面,本专业总的来说有药物开发研究能力、药品生产制造能力、质量分析检测能力、工艺开发能力、工程设计能力等,地方高校办学点不应面面俱到,而要淡化研究能力,强化生产制造、工艺开发等能力。

三、课程设置要合理,课时、学分数适中。

课程设置主要是用于支撑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对应于各专业能力的培养,来设置恰当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例如,以化学制药为特色就不必开设过多的生物学、中药学类课程,后两者可作为选修课程供学生选择。此外,由于制药工程是一门交叉学科,几乎所有办学点都会开设化学、生物、物理、药学、化学工程(或生物工程)方向的课程。因此,不少高校制药工程专业的课程繁多,学分超高(高于190甚至200),学时超长(周学时超过30)。过高的学分和学时,会给学生带来很大负担,反而造成不好的学习效果。制药工程不应在化学、生物等基础课程上求全责备,这一方面没有与理科专业区别开来,另一方面也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我校在新版人才培养方案中对课程设置进行了仔细调整,在满足专业认证要求,体现我校人才培养特色基础上,尽可能降低了学分(不到170)及学时数(2500左右)。

四、硬件建设要取得学校层面的大力支持,在实验设备、实验室安全方面有切实保障。

地方高校相比985、211高校有很多不足,专业建设上可支配的资金差距巨大,这一点在专业认证的准备过程中体现明显。资金雄厚的高校在硬件设施建设方面相对而言问题不大,但地方高校建设资金紧缺,往往需要举全校之力来进行某一个或少数几个专业的建设。目前全国开始逐渐掀起专业认证的热潮,各高校各专业都希望把握时机进行专业认证。因此,在面临资金有限的地方高校,必须尽早取得学校层面的大力支持,加快实验设备、实验场所、实训中心的建设,根据专业认证要求弥补欠缺之处,尤其要强化实验室消防、通风以及实验安全防护等方面的建设。

专业认证是为了更好的发展本专业,培养合格的制药工程本科人才。过于功利的心态会让认证工作浮于表面。对于地方高校来说,利用专业认证这一契机,弥补当前专业发展不足,切实提升专业建设水平,才能真正提升本校本专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杨硕晔,胡元森.制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认识与思考[J].药学教育, 2016(01): 22-25.

[2]杨秀东,王亚红,张嫔妹,杨艳俊,崔浩,周鸿立.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的制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探讨[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8(02):5-7+12.

[3]朱静.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大学生培养的实践路径——以制药工程专业为例[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2):96-98+102.

猜你喜欢

制药应用型设置
鲁南制药:瞄准“治未病”深耕“大健康”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三生制药集团
三生制药集团
本刊栏目设置说明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制药工程技术创新浅探
地铁出入段线转换轨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