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高中体育职业体能创新教学体系研究

2018-11-07陈俊峰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37期
关键词:体能职业高中训练

陈俊峰

【摘要】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学习氛围会提高整体的学习效率,而身边有一个厌学情绪的同学就会影响大部分同学,不仅仅是文化学习,体育课也同样如此。现在宅男宅女的诞生,导致了现在青少年极度缺乏体育锻炼,体育意识的低下,不仅仅影响自身健康,还会导致学校体育教学的延误,这一点需要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要明白体育锻炼不仅是学生强身健体的有效手段,而且也是磨炼学生品格意志的重要方式,应将体能训练纳入为教学的重点,在课堂中采用多样化的体能训练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体能。

【关键词】职业高中 体育教学 体能 训练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7-0186-01

1.职业高中生体育课厌学情绪的成因

1.1学校教育方面

在职业高中学校中,大部分学生讨厌体育课的原因都源自于初中,因为初中属于义务教育,所以学校领导以及老师都把教育的重心都放在了应试教育上,以成绩评定一个学生的好坏,这也就有了优等生、差生之分,体育就像是地球的边角一样,显得那么微不足道,不仅如此,还会有一些主课老师会去“借用”体育课,这样学生就更没有机会进行体育学习了,加之在平时上体育课时,体育老师的散养法,没给学生养成锻炼习惯于运动意识。

1.2家庭教育方面

有一种习惯的养成来源于家庭,我们常常说学校是第二个家,而家庭教育无疑是孩子所接受到的第一教育,父母的言行举止就是孩子的样本,所以家庭对孩子产生的影响极为深远,但是大部分家长深受“学而优则仕”观点的影响,在学生的教育中只注重分数,并且他们给自己的孩子报各种的课外辅导班,使学生在课余时间也进行枯燥的学习,从而丧失了对其他事物的喜爱。

1.3学生自身方面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学生的自身原因,首先是学生的运动能力,运动细胞较强的学生会比较容易对新的运动项目产生兴趣,而运动能力较低的学生则不喜欢上体育课,但是体育课是集中教学,要考虑到每个学生,所以会受到一定限制,不能进行难度系数大的教学,会打击爱动学生的运动兴趣,其次是学生的心理因素,职中的学生们大都是初中毕业,这些学生的内心还存在羞涩、胆怯等情绪,所以在体育运动中,他们害怕做错动作被人嘲笑,怯于表现自己,这些原因都直接影响他们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

2. 职业高中体育职业体能创新教学体系研究

2.1专项专攻的横向训练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想要训练学生体能的方式有很多种,但是又不能盲目训练,这就需要体育老师们做好训练方式的分类工作,可根据不同训练板块来开展专项专攻的横向训练方式,简单来说横向训练方式就是针对某一项体能项目的专攻训练,比如说速度训练就只是进行速度训练,力量训练就要对全身的机能进行训练,按照这样的大模块来分,当然,这些大模块下还包含许多新内容,如速度训练中的灵敏度训练,包括急停、跨越障碍物等,老师可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安排,体能训练是整体训练可分为上肢训练、腿部训练、身体训练,使学生达到训练目标。

2.2活动承载的趣味训练方式

教师可以设计各种各样的的活动作为体能训练的载体,这样能够让体能训练变得更加容易被学生接受。以体能训练中的灵敏协调度训练为例,有以下几项活动可以给教师參考:其一是“花式障碍跑”,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若干种道具,让学生在跨越障碍的过程中,还要完成其他动作。其二是“听口令做动作”,由几名学生参与,每个学生有一个代号,教师每喊一次口令,对应的学生就要立刻做出动作,可以不同学生交替完成,也可以同一个学生完成若干个,教师可以根据课堂上学生的反应来随机应变。其三是“博弈躲闪”,教师安排每两人为一个单元,双方互相躲闪冲撞来进行“博弈”等。总而言之就是,以趣味活动为载体的体能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可以简单达到体能训练的目的。

2.3短跑体能训练

职业高中的力量训练难度并不大,主要是通过适当的力量训练来调整运动员本身的肌肉情况,从而调整成为适合短跑运动的身体状态。进行力量训练能够有效帮助提升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对于身体的控制能力,提升运动员的爆发力和耐力。力量训练具体的两种训练方式是动力训练和静力训练。动力训练是利用仰卧起坐等运动方式,配合呼吸调整,从而锻炼职业高中的腰部和腹部肌肉,能够有效提升运动员身体的协调性。静力训练则是平衡能力的训练,例如说平板支撑等,通过这些经历训练,能够帮助强化职业高中的腰背部肌肉力量,从而能够让运动员在短跑过程中更好掌控自身。

短跑运动员追求的就是运动的速度,青少年体能训练需要重点针对腿部提升运动频率,在日常训练过程中,可以通过单腿跳的形式锻炼腿部运动机能,还有快速蹬自行车和原地快频率练习等,能够有效提升运动员的腿部运动速率,提升运动员的跑步速度。

2.4强调核心区力量训练

核心区力量是维持身体动态稳定性的基础,只有动态稳定性才能保证完成复杂的技术动作,这是一条完整的动力链。如果在完成技术动作过程中,运动链缺失基础的核心区力量,就会导致技术动作稳定性降低,从而造成运动损伤。在身体不稳定的状态下进行力量训练是核心区力量训练的主要特点。传统力量训练中固定支点的单关节重复训练,附近肌肉无法得到动员,而无稳定状态下的力量训练充分激活了正常状态下没有参与运动的肌肉,提高了神经系统敏感性,有助于提高训练效率,核心区力量训练是很必要的环节。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想要使学生的运动能力变得突出,体育老师需要对于学生的协调性、灵敏度、柔韧性、力量、耐力、速度都要进行针对性训练,而对于这几项训练内容我们可以采取横向、纵向训练方式,还可以利用趣味训练与生活训练提高学生的兴趣。体能训练不是一日之功,需要我们拥有坚韧不拔的毅力,一起向目标前进,就会获得成功。

参考文献:

[1]眭依凡.高等教育现代化的理性思考,高等教育研究,2014(10):1-10.

[2]牛雪松,白烨.我国体育院校体能训练专业发展的研究,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7-10.

[3]宋旭峰.我国体能教练专业化培养体系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猜你喜欢

体能职业高中训练
CLASS STRUGGLES
职业高中会计教学改革与实践
西藏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对警察体能教学训练课的评价
让文言文教学迸发思维的火花
法国庆祝职业高中文凭创设30周年
日媒:日自卫队将以“训练”为名“出兵”南海
职业高中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