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若向阳,一树花开

2018-11-07鲁月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37期
关键词:花蜜小花上学

鲁月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7-0183-02

一、班级特色文化定义

班级文化是班级师生在共同学习生活中所形成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生存方式的总和。是班级成员在班主任的引导下,朝着目标迈进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特色是具有独特的特殊色彩,有自己的颜色和别人不一样。让孩子们认为“我们的班就是与众不同”,这是符合儿童心理的。

二、班级文化特色的确立

作为一名小学的班主任,尤其是对一年级的新生,很多人会头疼,刚开学的个别孩子哭闹,不爱上课,初次家长见面对年轻教师的不信任,都是我刚接手班级时面对的困难。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我陷入了沉思。笛卡尔的相互作用是我一下子有了灵感。建立一个让孩子看起来舒服的环境。让他们觉得上学和在家也是一件幸福快乐的事。再加上我们学校的环境特点,基本都是外来务工人员。孩子一般由老人看管,想要让班级正常运作这些老年人的力量不可小视,再加上大多数老年人不服老,年轻时又是种地行家。我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开学初组织一次种植活动,活动前做好预案,得到了家长的响应。不到一天,花盆、花土、种子、化肥、全部到位并成立了“种花小分队”有了顾问花匠。孩子也很兴奋,自动的分成了几小组,选择了各自喜欢的花。爱哭不哭上学的小男孩,拉着我的手说“老师我要种向日葵”;家长说,自从知道班级要种花,每天上学都比平时起得早,也不哭了,可能他对上学有了期待。种植的日子到了老年部队冲在了前面。我担心他们累,他们却说,这个活动有意义。好像自己也年轻了,有用武之地了。当花种好后,我发现家长们更支持工作了。每次扫除别的班,需要按顺序排值日生,而我们班大多都积极响应,干得又快又好。家长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啦,随着孩子们花园成立,孩子们也发生了变化。以前不爱上学的孩子更爱上学。每天都问我小花什么时候长出来,以前下课就吵闹的孩子们不再吵闹。组团的在花盆旁边安静的观察。我也适时地和他们说,小花是有生命的,他们也怕吵怕闹,你们是大孩子要懂得保护它们,爱护它们。我更能听到有的小女孩站在花的旁邊给小花唱歌。在笛卡尔的概念中,“物质”无异于现代概念中的有机氛围。如果孩子们以丰富的方式与环境进行交互,不言而遇,教师和更广泛的学校环境必须同样是丰富和充满活力的。这是我明白创建班级文化的重要。而这个“魔法花园”的建设才刚刚开始。

三、班级特色文化的实施

1.以花的名义规划班级的物质文化

课桌上的名签卡是欣欣向荣的向日葵。

班级墙壁的公告栏。班级公约的设计上是蒲公英,图书角摆上文竹,垃圾桶旁贴上鲜花,让孩子们所处的每一个地方都如在自然中轻松愉悦。

2.以花知名创建小组制定公约

我把班级分成11个小组,四人一组,自由思考,选出自己的组名,孩子热情很高,并为自己的小组赋予自己的寓意。

1) 梅花组 2)兰花组 3)向日葵4)串红组 5)草莓组 6)风仙组 7)菊花组 8)牡丹组 9)仙人掌组 10)四叶草组 11)蒲公英组

我不曾想到2年级的孩子会有这样的创造力。因为我知道班级的每个小组,都是一个整体,而这些小组间公平竞争,良好的氛围就构成了一个班级。而且每个小组中的各个人员都有自己要负责的任务,从条件公约制度中,实现了人人有事做,有人管的良好风气,每个人都是班级的主人,我印象最深的是我班的一个小女孩,孩子聪明但个性很强,爱马虎,自从当了组长后,有了很多的改变,因为组长公约是这样制定的:组员问的问题要仔细解答。自己的作业要又快又好。能管住别人,管好自己,及时用赞美的语言评价组员。当了组长一段时间后孩子的家长主动和我谈起孩子,记在家的进步都很多,发脾气,使小性子的时候越来越小了,觉得孩子长大很多。

3.以花之名设计活动

对于刚步入校园的孩子们来说,他们和集中移动还不是很强,经常是我怎么样我怎么样,自我为中心很严重,而好的精神面貌,和协的同学关系,师生关系,学校关系,都是通过活动来体现的。

首先我做了观察日记,孩子们分组分学号,每人看周观察,一次并画下来了,写一段感受。并确立“用心发现美,奇思助我想”的主题。一个学期下来我让小组成员看有自己小组的记录,小花从发芽到长叶,开花的奇妙变化并体现合作的乐趣。我把每个小组的观察日记定成册子,就变成了一本丰富多彩的书,把它放在图书角,现在是孩子们最爱的一本书之一。

通过此次活动还要及时捕捉每个教育的机会,记得在观察串红时出现了一个问题。那天我正好串红的花蜜刚刚成熟,我就摘了下为分给当时观察花的孩子,结果这个小男孩会到家里大哭大闹,说自己的花被别人吃了,他的妈妈也给我打电话表示,让我第二天一定要让他吃到花蜜,不然小家伙不会罢休,虽然家长也知道这是孩子爱发脾气可也拿孩子没办法。我第二天把男孩叫了过来,我问他,但是种花时的心情,是谁买的盆,哪的种籽,谁在照料它,男孩答得很流利,我又问男孩,哪些花是谁的呢?他不说话了,我说小花是我们大家的。它不属于任何人,等你不乱花脾气时你就可以吃到花蜜了,男孩听了点点头,那段时间他特别乖,第二周正好轮到他观察花,他不仅吃了花蜜,还得到了一粒串红的种籽,到现在这个小男孩已经懂事多了。

我又把每个孩子与花接触的照片配上文字,发到家长平台微信号中,让家长一同见证孩子们的变化,欣喜自己为班级做的贡献是值得的。

苏霍姆林斯基说,孩子在他周围以及在学校走廊的墙壁上,在教室里,在活动室里经常看到的一切,对于他精神面貌的形成具有重大的意义,这里的任何东西都不应当是随意安排的。孩子周围的环境应当对他有所诱导,有所启示。我们要竭力要使孩子所看到的每幅画,读到的每句话,都能启发我去联系生活,努力的创造班级文化,做有特色的文化。还记得台湾作家张晓风的文章!《世界,我交给你一个孩子?》写道“学校啊,当我把我的孩子交给你,你保证给他怎样的教育?今天清晨,我交给你一个欢欣诚实又颖悟的小男孩,多年以后,你将还我一个怎样的青年”。每读到这我就深深的反省,我们每个人都为遇到一个好的班主任而幸福,而我更期待自己做一位优秀的班主任,创建出具有自己特色的班级文化。

心若向阳,一树开花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愿我们在一路花香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猜你喜欢

花蜜小花上学
每一朵小花都应该尽情绽放
博采芬芳酿花蜜——“风流三部曲”唱词创作谈
小花
无名的小花
大双领花蜜鸟
为什么花儿会有花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