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释意派角度看新闻发布会中的误译现象

2018-11-07张旭东

卷宗 2018年25期
关键词:误译

张旭东

摘 要: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深化,新闻发布会上的交替传译作为促进沟通与交流的便利渠道,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释意派理论在口译研究领域极富盛名。它提倡在口译过程中不拘泥于字面束缚,强调 理解、脱离语言外壳和重新表达三个环节的有机统一。新闻发布会的政治属性为译者带来巨大的压力,误译现象时有发生,而由此产生的消极后果不容忽视。本文旨在从释意派角度入手,考察新闻发布会的常见误译现象。在释意派理论指导下,本文对新闻发布会误译实例加以分析,探讨其产生原因并参照释意派理论中的三角模式提出 了相应的口译策略。

关键词:释意理论;误译;新闻发布会;交替传译

正确认识中国的政治立场和政策,在当今世界是必要的,也是至关重要的。新闻发布会是中国政府澄清其在某些争议问题上的立场的主要渠道,是正确妥善传递信息的重大举措。因此,口译人员必须以适当,顺畅的方式正确地传达意思,使人们不容易误解政府的原意。连续的翻译在很大程度上是现场性的,具有实时性,因此,误解的可能性相当大。本文从释意理论的角度出发,对某些类型的误解进行追溯,并提出相应的策略。

1 释意学派及释意派理论综述

释意学派是20世纪60年代末产生于法国的一个探讨口译与非文学文本笔译原理与教学的学派。该派认为翻译即释意;是译者通过语言符号和自己的认知补充对原文意思所作的一种解释;译者应追求的不是语言单位的对等,而是原文意思或效果的等值:这种看法与语言学派(的观点差别颇大。该派理论直接来源于口译实践,其观点对于翻译研究有着独特的启示。

一般翻译理论认为有三个不同层次的翻译:词义层次、句子(即索绪尔概念的话语)层次及篇章层次。这三个层次可以分别解释为:逐字翻译、脱离语境和交际环境的句子翻译、以及语言知识同认知知识相结合的篇章翻译。释意理论将逐字翻译和句子翻译称为语言对译,而将篇章层次的翻译称为篇章翻译或翻译。它认为:成功的翻译应在篇章的层次上进行,即对篇章进行释意,因为句子是语法上的单位,篇章才是语义单位;翻译所译的是意义,而不是语法,不是单个的字词句。原文和译文的等值表现为整体交际意义上的等值,即译文能在其读者或者听众那里产生与原文一致的效果。为达到此效果,显然不能以词句,而应以交际意义作为翻译的基本单位。

释意派理论的核心是把语言意义和非语言的意思区分开来。译者所要传达的不是语言符号的意义,而是讲话人在其话语中所表达的非语言的意思。也就是说,意义的本质是交际者通过语言符号所传达的“意思”,而不是语言符号本身的意义。翻译的目的应为传递意思,亦即交际意义;译者所译的东西应为篇章所传达的信息内容,是言语(亦即语言的使用),而不是语言本身。口译并非基于对原讲话人语言的记忆,而是基于译者对原讲话人所传递的交际意义的把握以及随后用目标语言对该交际意义(即讲话人的意思)进行的重组。

2 新闻发布会中的误译举例

一个正确的理解是一个正确翻译最基础的一步,这在很大程度上要求翻译在压力下具有良好的听力理解能力。

例如,以下是翻译错误理解导致的误解。

例一:

高虎城:那么,中国方面有责任的企业和企业责任人呢,已经立案侦查,正在有关的处理当中。

译员:Relevant people responsible for the case in those companies involved have already been prosecutor. The cases have been filed and they have been prosecuted.

在这种情况下,误解是不言而喻的,因为“立案侦查”并不一定意味着“被起诉”。在被问及政府对这个产品安全问题的透明度问题时,高副部长这样回答, 记者提到这起案件已经被提起,并正在采取一些措施。 高副部长的初衷可能是强调政府正在处理这个问题,而从翻译的解释来看,我们得到了这样一个信息,就是这个案子已经提交了,结果是有关的人已经 被起诉的人,其实并不是这样。 难怪这位记者在听到这个消息后马上摇了摇头。 她可能想知道中国政府怎么能扭曲事实,说出这样一个毫无根据的谎言。这就造成了极大的误解,甚至会影响国家形象。

释意学派高度解构词组深层含义,极力倡导把握意识而非单一词汇的重要性。 当仅仅注重语言表达而忽略时,就会出现误解。

例二:

朱镕基:中国也准备作出最大的让步。

译员:China is prepared to make the biggest con-cession.

在这个例子中,单纯的语言化是不言而喻的,因为这种解释是与原文按照字对词的方式相对应的。 但是,由于翻译没有解决深层含义,以便抓住真正的意思,所以这样的翻译可能会导致误解。 朱熔基总理所谓的的“最大的让步”其实并不是最大的让步,而是有限的。 因此,更好的做法可能是中国准备做出最大的让步。

重构词组意义是三角解释模型解释过程中的最后一步。 释意理论高度强调在理解和重新表达意义上的语言化。 因此,适当的重新表达是作出最佳解释的最后一个因素。

例三:

记者:我是东方早报记者,我有两个问题想请问一下。 有很多人说利达玩具公司老总的自缢身亡,它只是中美贸易 摩擦的一个牺牲品。

译员:I am with Zhonghua Morning. I have two questions. One is the suicide committed by the boss of Lida Company; its viewed as a sacrifice of the Chinese company.

在这种情况下,曲解不是很明显,后果也不是那么严重。但是,也存在很多问题。首先,将“东方早报”解读为“中华早报”,表明翻译不成功。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没有做到过分化,这就意味着他没有有效地把握这个意义,被字面层级奴役。他的“牺牲品”作为牺牲的解释就是这样一个例子。在这种情况下,受害者可能比“救赎”更适合传达“牺牲品”的含义。

上述的误解案例表明,在释意理论的指导下,口译人员可以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策略,避免误解。

在口译过程中,口译员必须同时完成多项任务,如听力理解,笔记记录和重写等。 因此,如何有效地分配有限的时间和能量,对于相互理解的人来说是有意义的,因此重要的是要确定优先顺序。

3 结论

中国日益融入全球化的世界,凸显了翻译的重要性。 本文在释意理论的指导下,对一些典型案例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由于译者对说话者意图的理解不正确,单纯的意义上的言语表达和糟糕的再表达,很可能会出现误解。 所有事例一致表明,意义的理解失误和再形成必然会产生误解。 因此,口译员应积极参与到口译过程中,正确理解说话者的意图。 另外,单纯的口头知识还远远不够,翻译的背景知识是一个很好的补充,可以让译文更加准确出彩。

参考文献

[1]鲍刚.口译理论概述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2]過家鼎.两会记者招待会温家宝总理所引诗词的翻译探讨J].中国翻译,2010 (3).

[3]聂楠.政治性汉英口译错误的语用学和心理文化评析J].科技信息,2008 (10).

[4]吴小力.记者招待会的口译和释意理论——兼谈释意训练J].中国科技翻译,2007 (5).

[5]吴丽萍,王岩.汉英口译失误分析——以记者招待会为例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4).

猜你喜欢

误译
史铁生小说日译本中的误译分析
浅谈《酒国》俄译本中的几个翻译问题
探析长沙岳麓山韩语公示语误译现象
日语连体修饰语及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