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实践课程模式初探

2018-11-07方银辉

卷宗 2018年25期
关键词:职业能力培养实践教学模式学前教育

方银辉

摘 要:高职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和创新品质的关键,也是确保学生应知、应会,立足社会的现实关怀和久远之计。因此,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在实践教学中,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以“职业启航计划”为脉络,不断的整合和优化课程内容,将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有机融合,构建理实一体的互动课堂,探索并实践校内、外结合,课内、外融合的职业能力实践课程模式,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此,笔者从当前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现状,职业能力的培养,职业教育新走向以及我校目前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形式等方面进行阐述。针对我校学前教育专业实习实训提出我的绵薄之意,敬请指正。

关键词:职业教育;学前教育;职业能力培养;实践教学模式; 职业启航。

1 我国高职实践课程研究现状

根据相关文献分析,目前我国高职实践教学体系虽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起步晚,实践教学面临问题的问题仍然是严峻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

1)实践教学思想和观念还相对落后,一方面,高职院校受传统办学模式的影响,存在对实践教学在高职教育中的意义缺乏足够的认识;另一方面,受到普通本科院校和中职教育的组织结构影响,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相比,其培养目标的职业性、教学过程的实践性,特别是教学资源需求的开放性决定了高职院校不能简单地移植普通本科院校的组织结构。

2)实践教学环节的过程管理薄弱。实践教学环节的过程管理、考核与评价等难点问题没有很好地解决,表现在缺乏独立的实践教学质量考核评估体系,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处于低水平。

2 幼儿教师职业能力分析

做好一名幼儿教师,要具有较好的职业素养,热爱幼教事业,热爱天真活泼、有时又不太懂事的孩子;要有宽广的文化知识面,能满足孩子们“好奇”、“好问”的求知需要;懂得幼儿教育教学规律,有高超的幼儿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能力;有娴熟的教育教学技巧,能说标准的普通话、能做规范的舞蹈、声乐示范表演、能画出漂亮的儿童画,即:能说、能唱、能弹 (琴)、能 (跳) 舞、能画、能表演。因此,我们把幼儿教师的职业能力表述为“从事学前教育工作的岗位工作能力”,包括幼儿歌曲演唱能力、幼儿歌曲弹唱能力、幼儿舞蹈创编能力、幼儿教师口语表达能力、幼儿美术能力、幼儿教育活动设计能力与组织能力、幼儿游戏编排与表演能力、幼儿故事创编与表演能力、课件制作能力、幼儿保育能力、幼儿教育研究能力等。其中,前十项属于教育教学活动能力,后两项分别属于保育能力和保教反思能力。

3 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索

3.1 目标定位职业能力

学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将“品优行雅、一专多能”的培养理念贯穿始终,充分体现了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道德境界修炼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在“一专多能”培养理念中,我们深知职业能力培养多重性,因此,最基本的“十二种能力”,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需要稳固掌握和熟练的运用。笔者认为,能力的培养是职业教育培养的核心,是高职高专发展和兴旺的基石。

3.2 力促职业能力课程的形成

在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中,以学生“职业启航计划”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整合课程内容,建设“能力课程”,构建理实一体的互动课堂,探索并实践校内、外结合,课内、外融合的职业能力实践课程。“职业启航计划”旨在引领学生一步步的走向职业生涯,一步步的缩小学校与企业的距离,形成学校、个人、企业无缝对接和零距离接触,真正的为学生走向职业打下坚实基础。

3.3 教、学、做一体化

“教、学、做一体化”课程是是打破原有课程内容的体系,将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内容有机地揉合在一起,組合成一个个教学项目,项目教学实行教 、学、做穿插进行,师生互动,导向教学目标,实现能力培养。前提下,学生学习、设计每个环节(项目) 活动指导方案,师生讨论方案的可行性,并进行修改。运用情景模拟教学、现场研究、案例教学,培养学生的岗位工作能力。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将理论分析与实践应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的被动接受变为在教师引导下的主动学习,从而让学生在实践、兴趣、主动学习中训练职业能力。

3.4 校外“职业启航”提升职业能力培养模式

3.4.1 第一学期项目实训:幼儿园一日活动体验实习

本阶段的实践项目主要是让刚入校的学生初步了解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和幼儿园的环境设施;了解幼儿园一日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增进学生对幼儿教育职业的的认识等,使学生感受学前教育。

3.4.2 第二学期项目实训:幼儿园保育实习

结合卫生学的知识,了解幼儿的生理特点,了解幼儿园各项活动中的卫生要求和各项卫生保健工作的内容和实施情况。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主要采取入园实践、一线专家剖析、优秀视频学习、实习专题报告撰写的实践模式开展实践教学,充分促进了学生对保教知识的认识和保教并重的理念渗透。

3.4.3 第三学期项目实训实施:幼儿游戏、观察实习

本阶段的实践项目主要让学生充分的认识到幼儿园的课程是通过游戏化的方式进行传递的,幼儿的学习是通过游戏的形式进行学习的。培养学生观察幼儿在自主游戏中的主要表现特点,认识游戏的教育价值,观察幼儿游戏的方法并学会做观察记录,学会组织幼儿游戏,提升学生组织游戏的能力。在游戏实训课程中,不仅需要学习游戏,组织游戏,还要编制游戏册子,录制游戏视频,充分的促进了学生对游戏的认识。

3.4.4 第四学期项目实施项:幼儿一日生活实习

本阶段对学生的实习属于综合性的实习,有力的体现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把握和运用,让学生清楚的认识到幼儿园的一日生活皆是幼儿的学习,幼儿的学习是贯穿到整个一日活动中的,只有充分的认识到幼儿获取知识的方式和途径,才能有效的促进孩子的发展。

3.4.5 第六学期项目实施:毕业实习

学生在经历了两年多的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培养后,同时又经过了多次的短期实习,将要进行为期半年的综合毕业实习,在实践中,将不断的学习企业文化,增强自身职业素养,全面将课程理论与幼儿园实践有效融合,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学会与企业相处,增强自身的沟通能力等等。因此,毕业实习是学生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必经以及重要环节,是其他各教学环节的继续、深化、补充和检验,是毕业生走上社会和职前全面提高职业能力的必经阶段。

3.4.6 假期社会实践

假期社会实践主要集中在大一和大二学年段,旨在增强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清楚的认识,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以及沟通能力,为专业知识的学习提供有效的感性认识,有力的促进专业知识学习力的提升。

4 小结

针对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在学前教育专业实践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进行了多次的探索和不断的挖掘,最终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焦点,对校内外实践课程的搭建进行的多角度、多方位的思考,最终初步形成了以上的学前教育实践课程模式。虽然该实践教学模式已形成,但在具体实践中,应该需要相互渗透、相互穿插、相互支持的进行。如社会实践将是贯穿在整个实习实训过程中的。同时,教学的目标应是多元的,教学活动也应该是综合性的。所以,对现有的实践教学模式进行修正、补充和再创造,使之适应教学需要,也使实践教学模式不断完善和发展,这才是课程教学模式的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1]程宜康.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模式及教学解决方案〔J〕.职业技术教育,2004.

[2]黄人颂.学前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猜你喜欢

职业能力培养实践教学模式学前教育
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审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