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传统文化精髓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通探讨

2018-11-07王婕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38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

【摘要】就理论价值方面来说,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体现在明德、和合以及修身这几个方面,其均是民族传统化的珍贵资源。高校思政教学唯有在吸取传统文化内涵的条件下方可取得更为可观的发展空间,及早实现更为优化的发展目标。基于此,文章对传统文化精髓和高校思政教学工作的融通途径进行了详细分析,以期促进我国高校思政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传统文化 高校思政政治 融通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8-0070-01

传统文化中有巨大的、潜藏的教育价值。至今为止,传统文化凭借其深刻而长久的渗透能力影响到人类的内心思想。思政教学和传统文化精髓相融合,相互补充,相互发展。高校思政教育要从传统文化内吸收养分、找到素材,把传统文化精髓和高校思政教学工作相融通,使当代高校生在社会实践工作中感知传统文化的精髓。

1.教育环节融进优良传统文化

高校思政教学主要指社会和社会人群用特殊的思想理念、政治思想、道德标准,对其人员有影响,使之形成满足一定思想道德的社会实践工作。明确教学内容的阶段便是选取文化的过程。教学内容要求确定是由于从社会与时代发展的要求上,所有既定内容均包含合理和不合理、适应和不适应的内容。高校教学是学校教学的一种模式,属于一种目的文化内涵的引导与传承活动,一定要在巨大的知识海洋里汲取文化精髓,帮助高校生适应时代发展变化所要有的理念、态度、价值、行为模式和知识与能力。从古到今,传统文化始终是统治阶级实施思想管理内容的来源途径。当前所进行的高校思政教学固然区别于历代统治阶级的管理思想,但从民族文化内吸取精髓、找到素材给思政教学工作提供借鉴。

2.高校教育体现民族文化主题

高校文化存在潜移默化的理念教育与引导作用,是增加思政教学的科学途径之一。高校教学实质上是指引學生从“校园人”朝“社会人”的变换过程,完成其社会性改变。高校文化迎合了高校生的思想、心理和行为特征,因此逐渐体现出蓬勃发展的活力,再加上高校文化是生长与植根在高校教学环境内的,具有较强的教育作用,对高校思政教学有着较大影响[1]。此外,用环境、用高校生营造的周边情境,通过丰富的集体精神环境的所有东西来教学,其是教学环节最微妙的内容。

当前,很多高校已意识到校内文化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全面支持高校文化创建。有的高校已经陆陆续续筹备开设和传统文化有关的学科;有的高校就请传统文化研究者组织学术讲座;有的学生社团基于传统文化组织以发扬优秀民族文化为核心的高校文化活动月、高校文化节等实践。

3.在社会实践工作中感受民族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非常丰富,这也是中国长远发展的基础所在。中华民族有很多,文化博大精深,所有区域均有非常丰富的传统文化典藏,到现在为止,很多中华传统文化尚待深入挖掘。高校学生群体充满创新性与青春活力,大部分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心与很强的民族观念,具有开发中华优秀文化精髓的能力。根据所学专业,当代高校学生需要积极自主的投身到传统文化的采集与整理过程中。这不仅是大学生了解国史与国情、掌握民族文化的过程,还是高校学生接受思政教学的过程。

社会活动是高校学生认识社会,提高自身技能的有效途径。高校学生每年均有非常充足的假期社会实践机会,他们通过假期深入农村开展实地调查与访问,掌握人们的实践生活、精神面貌、民族工艺、民俗文化和历史文化,调查常见的问题,并认真思考处理思路。高校学生通过参加诸如此类的社会活动,不仅认识国情、乡情和民情,还体验本土文化与民族文化的氛围,还是接受思政教学、涤荡心灵的阶段,使之提高创建美丽家乡的责任观念[2]。名胜古迹与文化遗存属于民族传统文化的沉淀。每个区域均有少量名胜古迹或和革命斗争相关的文化遗迹,组建师生参观欣赏,可以使之获取更丰富的感性认识,其价值与意义是十分显著的。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民族传统文化精髓和高校思政教学工作相融通,是贯彻执行国家政策的重要途径,是迎合目前大力倡导文化自信的发展要求。当今时代高速发展,党与国家全面关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高校学生是国家今后社会主义市场的主力军,高校要把传统文化精髓引入思政教学工作中,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育人价值,实现民族传统文化的存储与延续,提高高校学生的信心,并积极促进青年学生的发展,加快民族复兴的步伐。

参考文献:

[1]任世强.传统文化精髓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通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07):140-142.

[2]程欣慧,夏爽,冯雷.在传承中创新——论中国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对接[J].中华少年,2016(17):1-2.

作者简介:

王婕(1988年8月-),女,云南蒙自人,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