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引源源活水,有效构建山区小学语文活力课堂

2018-11-07刘少芳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37期
关键词:活水构建活力

【摘要】《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活力的。然而小学语文教材内容是有限而且相对稳定的,因此我们教师应该紧跟时代步伐活化教学内容,用好信息技术,拓宽教学资源,让课堂与广阔的生活相结合,拓宽学生的阅读面,为语文学习注入源源之水,构建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关键词】活水 构建 活力 语文课堂 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7-0047-02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脱离了丰富多彩的生活,学生不可能形成丰厚的语文素养。山区小学生接触外界的渠道和机会相对较少,学习内容、范围大多局限于课本,长此以往,难免会成为井底之蛙,语文综合素养就难以提高。怎样才能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更有效地让学生把学习的触角延伸到广阔的学习时空,构建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呢?在多年的山区小学语文教学中,我做了以下一些实践:

一、活化教材,拓宽资源,让教学内容新活起来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由于教材的内容是相对固定的,有些内容还存在一定的时效性,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我们不能拘泥于教材,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实际的需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利用多媒体,引进时代的活水,丰富学习的资源,充实我们的语文课堂。

1.活化教材

由于现代社会各方面不断向前发展,而教材对内容的更新相对滞后,所以教师应当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适时更新相关内容,活化教材,让学习材料更具有时代性。例如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19课《千年梦圆在今朝》一文,讲述的是中华民族飞天的梦实现的过程,重点讲述了载人航天工程研究的艰辛和2005年神州五号载人航天飞行成功的喜悦。由于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已是日新月异,所以我们教师必须与时俱进,及时更新有关最新进展的情况,更新教材内容,在课堂上与学生分享。这样一来,就能加深学生对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了解,增进对科技人员的感激、敬佩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更好地达成此课的教学目标。

2.拓宽资源

语文教材是有限的,而语文学习的内容却是无限的。由于篇幅的限制,课本容纳的知识有一定的局限性。新课程理念下的“教材”内涵有了新的发展:它不仅包括书本、挂图、生字卡片、图书、报刊等“图书教材”,也包括电影、电视、广播、视频等“视听教材”,还有多媒体课件等“电子教材”与“网络教材”……学生语文学习的资源如此丰富,这就要求教师能有意识地把目光投放到社会生活更广阔的空间,找准切入点,补充相关知识,充盈我们的语文课堂,丰富学生见闻,提升教学效果。如在教学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青山不老》一文时,由于学生对晋西北的恶劣环境不是很了解,老师就可以播放相关的视频材料,让学生对老人创造绿洲的艰辛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再对比老人创造的奇迹的图片,学生對老人绿化家园的情怀体会得更加深刻,对主题的理解也更加透彻了。

3.信技助力

信息技术能够将图画、声音、动画、视频等要素整合,小学语文教学必须要抓住信息技术的优势,利用多媒体等技术手段为课堂注入源源活水,实现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的有机整合,有效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率,让信息技术更好地为课堂增色。如教学《詹天佑》一文时,学生对詹天佑的创新设计——“人”字形线路不容易理解,我们可以播放动画,配上文字说明,把原理立体地展现出来,就能加深理解和记忆,促进对詹天佑才华的理解和赞美。

二、精心指导,演讲训练,让学习实践灵动起来

语文的外延与内延相等。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目光放到广阔的社会、生活的舞台上,让巨大的信息资源充实语文课堂,丰富学生自身的见闻和积累。课前演讲训练活动能拓宽学生视野,让学生积累学习的素材,又能锻炼、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效的引导是最关键的环节,否则学生将无从下。在课堂实践中,我巧妙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或者合作探究,围绕以下几方面精选内容,开展课前演讲训练,让课堂焕发生机。

1.切合单元主题

课堂实践中,我引导学生围绕单元的主题,通过自主搜集、合作整理相关资料。在教学六年级上册第一组课文时,我引导学生围绕“感受大自然”着手准备演讲的内容。学生有介绍自己亲身游览黄果树瀑布情景的,有细细描绘九寨沟旖旎风光的,还有介绍本地特色景点——竹海大观的……几乎带领我们“游览”了祖国的著名景点,内容丰富灵动。对于见识不广的山区小学生来说,收获是明显的。

2.紧跟时事热点

时事热点往往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尝试引导学生放眼社会,紧跟时事热点选材。如围绕“中国梦”“食品安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时事热点让学生充分准备、整理、发布演讲内容。这样可以使学生树立起安全意识,拓宽视野,提升思想深度,一举多得。

3.搜集定向材料

有时我也会根据教学实际,让学生定向收集材料作为演讲内容。例如围绕“爱国英雄”“讲诚信”等主题展开。一个特定主题下来,学生对主题方面的知识结构就会更完整,得到的学习素材和感性认识就会更丰富。

4.推荐好书好文

为了更好地与课外阅读对接,我还尝试让学生推荐好文、好书,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加阅读量。老师可以指导学生从主要内容、关键情节、精彩片断、读书心得、推荐理由等方面展开推介。通过学生绘声绘色的介绍,能激发其他同学的阅读兴趣,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5.介绍经典文化

为加深学生对祖国文化的认同、喜爱,同时也为了更好地传承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我还让学生介绍或者演绎成语典故、历史故事、名人传奇、经典名句……潜移默化中,祖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就会一天天地植根在学生身上。

三、立足课堂,延伸触角,让阅读实践丰富起来

小学语文书中的文章内容经过千挑万选,大都文质兼美,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只要我们教师能结合课堂教学,从单元的主题、课文的内容、训练的重点等方面入手,适时找准课外阅读的切入点,就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课外阅读。学生的阅读量必然以课文为中心,以相关内容为半径画一个大大的圆,阅读量必然大增。

1.课前,搜集材料,自主阅读

针对教材实际,我让学生收集资料,开展课外自主阅读。这能在无形中有效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有关鲁迅先生的主题的文章时,我布置学生搜集鲁迅先生所处的时代背景资料、生平事迹、主要作品、作品特点等内容,让学生能对他有初步的了解,并积累一些相关的文学常识。在老师讲相关内容时,学生就在课堂上交流搜集到的材料。这样一来,让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方向,所了解的内容又能对老师的教学活动有帮助,一举两得。

2.课中,补充材料,深化阅读

在教学中,我注意针对文章空白处适时地补充相关资料。这不仅能深化学生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也能有效地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例如,在学习六年级上册《怀念母亲》一文的时候,学生对这两个问题不太了解:作者到底在寻一个什么梦?为什么作者又说“连一个清清楚楚的梦都不给我”?老师这时候如果能引入季羡林的另一篇文章——《赋得永久的悔》,这两个问题就自然迎刃而解了。在阅读中,学生不但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

脉,增加了阅读量,还深入理解了对作者思想感情,一举多得。

我还根据单元主题、文章内容、训练的重点等,在每篇课文学完后找到相关的文章进行类文拓展阅读。我们充分利用先学后教和导学案的资源优势,引入类文阅读,以文带文开展阅读活动。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有效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还能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一是根据单元的主题,在每篇课文后,安排同样主题的文章。例如,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是以“关爱”为主题的,那么,我们就选取相同主题的文章,如《教师节的康乃馨》《圣诞精神的真谛》《艾米的圣诞愿望》等作为类文进行阅读训练。

3.课后,整理材料,延伸阅读

想要更好地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单靠课堂相关资料内容的补充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把目光放到课外那更广阔的时空上。如果教师能指导学生在横向和纵向上对内容进行整理、补充,那么学生的知识结构将会变得更加完整。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是围绕鲁迅这个主题安排内容的。学完这组课文后,我就布置学生继续搜集有关鲁迅的故事,鼓励学生继续阅读作者其他的名篇和整本的著作:《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朝花夕拾》等。这样,学生对鲁迅的了解就更深入、更全面。课外阅读就以鲁迅为中心,辐射到更远处。

总之,为山区小学语文课堂的注入“源头活水”,是构建活力课堂的有效途径。这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认真钻研教材,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拓宽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扩容增量,才能使山区小学语文课堂这“半亩方塘”呈现出“天光云影共徘徊”的美丽画面。

参考文献:

[1]《小學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修改版)

[2]杨梅.关于构建小学语文活力课堂的新举措[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4-06-13

[3]孙配岭.如何构建小学语文活力课堂[J].新课程学习(下),2014年09期

作者简介:

刘少芳(1983.03-),女,广东省肇庆市广宁县人,小学语文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育。

猜你喜欢

活水构建活力
在英语教学中引入生活的活水
在英语教学中引入生活的活水
活力
如何从阅读教学中寻找「活水」
中日ETF互通“活水来”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改制增添活力
收回编制 激发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