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于综合素质培养的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2018-11-07张婧
张婧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深入发展,研究生培养的质量问题越来越明显。本文从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视角,针对当前我国研究生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改革建议。
【关键词】综合素质培养 研究生 课程教学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7-0025-01
教育关乎人才培养,关系国家与民族未来,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明确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深入发展,现行的研究生课程教学体系急需要做出改变。
1.当前我国研究生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教学理念存在狭隘性
长期以来,我国研究生课程教学普遍存在“论文为重”的价值理念,整个课程教学几乎是围绕论文而展开的,过于凸显论文的价值,而忽视了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这种教学理念存在严重的狭隘性和片面性,无法对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产生积极影响,降低了研究生课程教学的质量。一旦教学理念陷入固化,就会给研究生造成错误的引导,阻碍研究生的思维创新。当前,我国更多的重视基础教育改革,对于高等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力度相对薄弱。然而,不管处于任何教学阶段,对于人才还是要注重知识与能力的综合培养,尤其是对于即将走入社会的研究生,更要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1.2 教学内容存在滞后性
目前,我国研究生课程教学的内容在选择方式和呈现方式上存在滞后性,教材编写陈旧,不能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国际化程度较低,前瞻性远远不足。教学内容的滞后,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研究生的成长,尤其是对于新技术、新思想的体现少,严重影响到研究生获取知识的质量和层次。与此同时,当代研究生接触的新事物多,课程教学内容滞后,也会导致研究生失去应有的学习兴趣。此外,我国高校研究生与本科生存在明显的课程教学内容重复或重叠,虽然对于一些专业重点领域应该反复深入的学习,但是许多研究生课程教学内容却没有经过认真筛选,内容枯燥老套,激发不起研究生的探究热情,还浪费了宝贵的学习时间。相比较而言,研究生的理论基础与学习能力更强,研究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更为广泛,在课程教学内容上必须体现创新。
1.3教学模式存在不合理性
研究生课程教学不能一味地局限于知识的传授。当前,我国部分研究生课程教学中还存在“灌输式”教学模式,以知识讲授为主,研究生真正自主研究的时间不足,将研究生当成了知识的“容器”,缺乏自主创新精神的培养。对于研究生阶段来说,教学模式应该体现多元化和灵活性,积极激发研究生的主动性思考和发散性思维,鼓励研究生的批判和质疑,提高他们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否则,依靠单一的教学模式,很难培养出综合素质高的研究生人才。
2.基于综合素质培养的研究生课程改革建议
2.1更新教学理念
研究生课程教学应该结合国情,放眼国际,积极借鉴国外的先进理念,转变以往落后的教学理念,真正做到以生为本,倡导教师的启发式引导和研究生的主动性学习。首先,找准课程教学的方向。研究生课程教学的方向是在不断完善学生的知识结合与专业技能基础上,持续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其次,把握研究生课程教学的内在规律。研究生课程教学需要遵循知识学习与能力提升并重的教学规律,尤其是重视研究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最后,处理好各种教学关系。一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应重视共性,突出个性,课程教学应有特点;二是课程与论文的关系,课程是基础,论文是手段,二者都应该服务于教学需要;三是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教学应该以科研为依托,二者不是相互孤立,而是相辅相成、相互融合。
2.2 拓宽教学内容
一方面,应增加教学内容的灵活性。既要设置多元化的选修课,又要建立模块化的课程体系,还要加强课程内容的国际化研究以及校际之间的合作交流,改善和拓展研究生的知识面,形成适合国际经济建设需要的课程体系;另一方面,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实现课程教学与网络资源的有机结合,可以对网络上的一些教学资源进行筛选和整理,建立网络教学资源库,实现教学内容的动态更新。
2.3改进教学模式
随着国家《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实施,教育信息化开始由融合应用向创新发展转变。正所谓科技引领变革,创新驱动发展,在“互联网+”发展背景下,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有了全新的改变。传统的时空界限被打破,在互联网环境下的研究生课程教学,教师可以创造性的“教”,学生也可以自主性的“学”,课堂教学更加灵活多变,课堂教學更加趋于智能化、数字化和信息化发展。因此,研究生课程教学应该引入互联网思维,借助网络平台生成一个教学共同体,实现研究生在线教学。
参考文献:
[1]潘岳,张议尹.新时期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与建设研究[J].大众文艺. 2017(24):179.
[2]宋洪庆,姜琳婧,朱维耀.基于互联网思维的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 2018(15):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