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涉外法律人才培养问题探究
2018-11-07洪贺
洪贺
【摘要】“一带一路”是新时期国家提出的经济贸易发展战略,也对中国法学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时期,如何积极面对“一带一路”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全面培养高质量的涉外法律人才,以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的经济战略需求,是一个值得我们好好思考的问题。这篇文章主要在目前法学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分析了涉外法律人才的素质和技术要求,并提出了完善我国涉外法律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涉外法律人才 培养 模式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一般研究项目(SJGY20170131)。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7-0017-02
当前,“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对与国际化法律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层次、更大数量、更高素质的紧迫要求。我们要形成科学先进、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学教育理念,形成开放多样、符合中国国情的法律人才培养体制,以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作为突破口,同时,注重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曉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法律事务和维护国家利益的涉外法律人才。
一、“一带一路”对法学教育国际化的需求
虽然近几年我们一直强调要重视培养国际型、涉外型法律人才,也就是既精通英语,又熟悉国内外法律的法律人才,但目前现实状况并不乐观。根据2015年中国法律人才网的统计,我国85% 的法务职位要求应聘者熟练把握法律英语,近64% 的涉外案件因通晓法律英语的法律工作者严重匮乏而极少有人问津。据悉,现在全国能熟练运用外语和法律知识和国外客户洽谈业务、签订合同的仅有三千人左右,熟知国际法、国际贸易法和WTO 规则的律师尤其稀缺。为了满足我们国家未来发展的现实需求,我们法律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也应当与时俱进,有针对性地培养懂国际贸易规则和“一路一带”沿线国家法律制度的国际化法律人才。
二、涉外法律人才的素质和技能要求
1.涉外法律人才应该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
这种知识结构既强化法学基础理论,又注重与相邻学科专业知识的衔接,是以法学基础理论为基石,由核心向周边辐射的知识结构。在这一知识结构体系中,处于核心的是国际法主要部门,即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的基础理论和知识;进而辐射到与国际法相关其他部门法的基础理论和知识,主要包括民法、诉讼法、宪法、刑法、行政法、经济法等;再扩展于社会科学领域相关部门(社会学、心理学、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国际关系学等)的基础理论,使涉外法律人才具有复合型、立体化的知识结构。
2.涉外法律人才应具备相应的语言能力(母语+ 外语)及跨文化交流能力
涉外法律人才应该具备运用外语从事法律工作的能力。涉外法律人才应当能够熟练运用外语作为工作和交际语言,用外语查阅资料、撰写法律文书、参与跨国诉讼或仲裁。在我国现行教育体制下,法律人才外语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大学英语等英语专业课程来完成,缺乏专业性和针对性。因此,要培养涉外法律人才的综合外语应用能力,必须对现行培养模式加以调整和改革。实施专业外语教学改革的途径主要有两种:法学专业双语教学与“国内-海外合作培养”。
3.涉外法律人才必须具有法律从业所必需的职业能力
这种职业能力具体包括: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运用法律原理、理性解读法律规定,讲求和遵从逻辑,恪守并阐释社会公正的能力;应用基本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去发现、固化、应用证据,探究法律事实的能力;较强的社会调查、数据分析及信息检索能力;良好的沟通、协调及适应各种环境的能力;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法律文书写作能力等。一直以来,法律职业能力的培养现状与需求的脱节,使我国涉外法律从业人员队伍缺乏系统的职业能力培训,水平参差不齐,严重制约了我国涉外法律人才素质的整体提高。
三、完善涉外法律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
1.进行统一的人才培养规划定位
对于以培养涉外法律人才为己任的法学院而言,人才培养的专门化定位,是法学院的整体追求。从学院的领导层到教师、管理人员和学生,都受到这种人才培养理念的强烈影响。高度的观念认同感使整个学院的教学研究与管理活动全部围绕涉外法律人才培养这一核心目标展开。领导层对于涉外法律人才培养进行宏观规划和总体推进。各学科教师据此调整教学内容和教法,使教学活动中的各个环节都向这个方向靠拢。共同的目标引导教师和学生集中到一些问题上来:如专业外语能力、比较法方法的应用、外国法素材的添加和对国际规则的关注等问题。
2.进行专门化的课程设置
专门化人才需要专门化的知识结构,专门化的知识结构需要专门化的课程设置体系。对于专门类型人才培养而言,其知识结构是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与学分设计所奠定的。固守传统课程体系和学分设计是无法实现特殊类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基于此种认识,在涉外法律人才培养方面开始早期探索的法学院都已经在满足最基本的国内法律人才培养“核心课”体系基础上开发出了一套专门的课程体系。另外,还需要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通过案例教学、诊所教学、模拟法庭、见习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促进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消化理解,还可加强由实务工作人员和学校教师共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推动法律英语教学和双语教学
法律英语和双语教学对涉外法律人才培养的重要功能。涉外法律人才必须具备用外语进行沟通的能力。外语能力主要是英语语言能力,要培养这方面的能力,法律英语课程是首选课程。法学专业在校学生仅仅依靠基础英语课程很难胜任涉外法务工作的要求。对于法学专业学生,不管对其培养目标是放在国内市场还是放在国际市场,必须要学习法律英语这门专业英语课程。但是,法律英语仅仅是对英语中法律语言的初步熟悉,要具备熟练驾驭英语从事涉外法律工作和解决国际争端的能力,仅靠一门法律英语课程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需有双语教学来推动和实现。在双语教学方面,主要培养学生运用专业英文正确理解外国法和正确表达中国法的能力。
总之,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我们需要有国际眼光,着重培养懂得具有国际视野、通晓一般国际法律规则,从而尽快满足国家和企业对这方面法律人才的迫切需要,为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顺利推进和中国经济的全球化发展提供相应的人才支持和法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