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本高校食育教育的特色及对我国的启示

2018-11-07王佳璐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37期
关键词:食育启示高校

【摘要】本文通过对比日本东北地区高校和中国东北地区高校,进一步提炼日本高校食育实施的方法和特点,希望给业内人士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食育 高校 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7-0015-02

引言

“食育”一词自2012年受到我国学者重视以来,通过科普论文介绍、省市教育项目立项、绘本引进和出版、微信/微博公众平台推广等方式,目前在我国民间已有了一定认知。然而,纵观目前中国食育开展的对象和形式,笔者发现专家的重点都放在了青少年身上,而没有像日本一样,在成人中也持续实施食育教育。尤其是介于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高校领域,经常受到忽视。本文在《对日本高校踐行“食育”教育的调查研究》[1]一文基础上,通过对比日本东北地区高校和中国东北地区高校,进一步提炼日本高校食育实施的方法和特点,希望给业内人士提供一些借鉴。

2015年,笔者走访了日本东北地区的几所高校,对其常年开展食育推进计划进行了粗浅的调查,通过调研,进一步深究了日本高校食育的方法与特点,得出以下结论:

一、地域、乡土文化的保护

日本高校食堂会定期制作专题展板,长期宣传“地产地消,身土不二”思想。此思想最早出自《大乘经》。原本是一种佛教思想,后被韩国采用,用来对抗农产品全球化。后来此词经韩国又传入日本,成为了《食育基本法》立法的一项重要参考。韩、日的重视使这个佛教词汇带有了浓厚的东亚农本色彩。目前它的解释发生了深层次的变化,提倡自身与传统饮食文化密切相连,秉承“土生土长的土地上生产出的东西才最适合自己”的观念,已成为振兴本国农村与农业的重要手段。

在笔者调查的范围内,中国高校食堂里并没有这方面的宣传。这会让学生对当地菜没有概念,乡土意识淡薄,乡土自豪感差。

二、公共团体和民间参与

在日本,由于《食育推进基本计划》的严格推行,来自官方和民间的组织都积极地参与到高校食育教育中来。如高校周边社区也在自治委员会呼吁下,参与校园文化建设,这体现了高校与社会和谐共建的方针,是日本政府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一项重要的“都市再生计划”举措。而对于居民给予校园饮食文化的意见和建议,学校也高度重视,从而进一步反馈给学生更好的就餐环境。

反观中国,高校与学校周边社区似乎彼此孤立,长此以往,高校影响社会的功能会逐渐退化。

三、激励·奖励机制

以日本东北地区的高校为例,各高校的“生协联合共济组织”会鼓励本校食堂参与“东北地区高校食堂巡食计划”活动。巡食计划为东北地区的食堂排名,从特色、口感、服务、环境、生产链、对“食育”的践行、文化传承等各个方面给出评价。排名前几位的高校无疑成为了地区瞩目的“明星”,食堂也成为了宣传高校的一张名片。近年来,北京的高校也曾一度在学生中发起“京城食堂排名”活动,但是选出来的食堂排名,大都以口感和视觉为第一参考,多少忽略了食育价值中最重要的部分:如服务、环保、有机、生产链、文化传承、乡土情怀等。

四、宣传科普

以日本东北地区高校为例,各学校食堂都会在学生用餐的餐桌上摆放“豆(小)知识”,按季节定期更换。如春天的时候,摆放春季饮食指导。具体到一碗汤、一道菜、一片面包的制作;此外摆放有预防春季疾病的知识宣传。小小专栏,定期更换,每张桌上必须设置。这种“近距离”的食育让学生十分暖心。

反观中国高校,笔者看到,尽管食堂也有科普宣传,但采取都是大展板形式,高挂墙上,放置于人来人往的入口处。不仅难以吸引学生目光,而且赶上饭口时间,人流涌动,根本无法驻足观看。在宣传四季时令养生之时,某所高校确实制作了展板,但语句空洞乏味,诸如“春季,阳气升发,肝气顺畅通达,志生。本食堂精心搭配的菜、汤、等菜肴,合理顺应春季营养。适时而食、可享受春季美味。”等。学生看了不明所以,得不到确切饮食指导。而且,许多高校几乎毫无例外的,就餐桌上都贴着手机、考研等商业气息浓厚广告,白白浪费了践行食育教育很好的场所。

五、个人身体管理

日本的“食堂结账小票”标注着饭菜摄取的五大营养配比,成为一张学生可以自查的“体检表”。在日本,面对即将走向社会工作和成立家庭的高校生们,校方以先进的科技手段敦促他们管理自己,是食育教育的目的所在。

相比日本,我国各大高校还没有开发这方面的举措。

六、结合传统文化

日本高校食堂会伺季节和时令的变化,及时开展食育教育宣传,也会结合日本传统节日,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如4月份,庆祝新生入学的“樱花入学汤”;5月份庆祝日本男儿节的“力士乌冬面”;7月份的海鲜料理盛宴,体现的是日本传统的“海洋感谢日”。9月份是敬老节,食堂会在此时制作各种养生鱼类佳肴,并提倡学生回家为家里的老人做菜等。

中国方面,目前还在摸索中,任重道远。

总结

由于中国并没有对食育立法,也没有制定相应的推行食育教育的计划,所以目前我国的食育践行还很不完善。借鉴日本食育教育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推行食育,这对尽早实现复兴中华民族伟大的“中国梦”有着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佳璐.对日本高校践行“食育”教育的调查研究[J].中华少年,2016,24.

作者简介:

王佳璐(1982—)女,汉族,吉林市人,博士,长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日本语言文化学。

猜你喜欢

食育启示高校
我是“食育”小画家
南昌市师范院校食育开展现状及促进策略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