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大学需要有温度、高度、深度的课堂教学

2018-11-07韩莉赵云周永芹卢娟沈晶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37期
关键词:高度深度温度

韩莉 赵云 周永芹 卢娟 沈晶

【摘要】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遵循,通过构建活泼生动上进的师生学习共同体、打造有温度的大学课堂教学,基于胜任力的培养深化改革,打造有深度的大学课堂教学,把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作为高校改革发展的基本遵循,引导教师扎根讲台,精心育人,打造有温度、高度、深度的大学课堂教学。

【关键词】课堂教学 温度 高度 深度

【课题来源】三峡大学教学研究重点项目课题编号:J2017021。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7-0015-01

一、传统教学中,高校课堂部分病态聚焦

长期以来诸多“教”与“学”的问题困扰国内大学课堂教育,“工作倦怠导致医学教育人才储备不足”、“教学方法与手段单一,难以承载信息时代海量的信息”、“形成性评价难操作、终结性评价权重过大”、“游戏、武侠小说已经成为部分大学生的主要‘学习内容,并发奋用功地学习了四、五年”等等现象严重影响课堂教学质量问题。广大教育工作者痛定思痛, PBL、CBL和RBL教学、整合课程等新型教学方式,慕课、翻转课堂、SPOC等新型教学手段如雨后春笋般应用在大学教育领域,然而前者通常要求小班建制开展教学活动,后者对学校的网络信息化程度要求比较高,无论哪种单一模式都难以在省属高校授课中大规模推广,无论模式都需要课堂教学作支撑,但现实中的“问题课堂”折射出较多时候对课堂这个主阵地关注不够,对课堂教学这个主业抓得不紧、不实、不力。如何破题?寻本溯源,教师首先必须有清晰、明确的教育观,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应对各式各样的问题,高效地管理课堂教学,打造高质量的课堂教学。

二、高质量的课堂教学需要温度、高度、深度

(一)构建活泼生动上进的师生学习共同体、打造有温度的大学课堂教学

高强度教学、科研任务,目标不明确的大学学习瓦解了大学教师与学生的联系,本应生动的课堂有时寂静得可怕。因此,高校教师首先需要对师生学习共同体理念及活动式、协作式、反思式学习方式的进行更新,同时对讲授内容的把控、语言技巧的应用、对话和问答的设计、启发时机以及与学生交流、互动有关信息技术等进行细致入微的把控。另一方面在学生相互配合、相互启发、相互引导、相互促进过程中注意学生学习团队的构建,以协同学习、共同学习,进而共同发展。这种师生身心在场的合作探究与知识创造,同频共振促进学生需求与课堂教学良性互动,构建活泼生动上进的师生学习共同体,才能把沉默单向的、冷冰冰的课堂变成碰撞思想、启迪智慧有温度的互动场所。

(二)以课堂人文教育促进高素质专业人才发展,打造有高度的大学课堂教学

本科生是高素质专门人才培养的最大群体,本科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它要求有高度的大学课堂教学不仅是可以倾听学生们对学习、成长、未来的困惑和思考,通过深入细致的交流给予他们更贴心的关怀,把课堂上的“传道、授业、解惑”延伸为对人的培养,传递公平、正义、民主、仁爱,传承自由、独立、思辨、批判等大学精神。更重要的是应该将专业知识与人文教育相融合,通过培养学生血性和狼性,即既要有家国情怀,又要有团队精神和敢于探索、不怕失败,发展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交给学生打开未来之门的“金钥匙”,让他们能够敏锐地洞悉未来、自信地拥抱并引领未来。

(三)基于胜任力培养的深化改革,打造有深度的大学课堂教学

基于胜任力的教育模式,是逆向思维,从后往前推。首先需要思考大学教育应该得到什么样的培养成果,大学生毕业后应该能够做到哪些?需要有哪些能力?从而从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实现条件和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培训,如知识技能、沟通合作、职业素养、社会角色、教学管理、终生学习等。有深度的大学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提升大学生的学业挑战度,包括通过科学合理的设置认知目标,鼓励学生在学习时对知识和经验进行反思和整合,使学生有充足的机会学习使用数字信息等相应的,体验到高度学业挑战不仅只是投入大量时间、完成繁重任务,而是能够有策略地开展学习,并在课程学习中开展深层的认知活动,如通过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通过强化实践技能、大学生科研团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促进创新能力培养,通过社会角色体验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服务意识、培养学生们的团队协作精神与沟通合作意识。

三、结语

大学课堂教学能否吸引人,靠的是教师润物细无声的慢火细炖,靠的是教师俯下身子的千锤百炼。把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作为高校改革发展的基本遵循,引导教师扎根讲台,精心育人;围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设计课堂教学,有效激活学生的心灵,激励学生刻苦学习,才能打造有温度、高度、深度的大学课堂教学。

參考文献:

[1]瞿振元.着力向课堂教学要质量[J].中国高教研究,2016,(12).

[2]杨新晓,陈殿兵.当代高校课堂教学的挣扎与求变[J].现代教育科学,2017, (1).

猜你喜欢

高度深度温度
一张票的温度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停留在心的温度
深度观察
测个温度再盖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