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人文学科实践教学及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研究:基于浙江树人大学元谷文创基地的考察
2018-11-07孙旭辉
【摘要】民办高校的特殊性、人文学科人才培养的特点,以及当下高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不足,决定了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的必要性和重要价值。文章以浙江树人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化创意模块校外实践基地的实践教学为个案,对存在的问题、实施路径,以及实践化教学监督体系的构建等进行阐述,探索民办高校人文基础学科实践化教学改革的可行路径。
【关键词】民办高校 人文学科 实践教学 应用型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6-0011-01
一、问题的提出
1.民办高校的办学定位。立足地方,结合地方实际培养特色人才,决定了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要特别注重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符,必须适应地方的实际需要办学,民办高校对实践教学有更多的探索空间。
2.现有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目前,实践教学模式存在如下缺陷:实践教学培养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与实践脱节;教学过程手段单一,缺乏系统性的实践教学结构及过程体系,偏重理论课程,学生缺乏主动性和创新性;实践教学管理制度不完善。
3.人才培养评估系统不完善。人才培养评估体系是检验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高校现有人才培养评估体系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不相符,以考试成绩作为测评的主要标准影响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4.人文基礎学科的自身特点。人文基础学科理论研究色彩,逼迫人们其实践性进行思考:如何兼顾人文学科的课程内容与外延?如何设定人文基础学科实践性的内涵?如何合理协调理论考核与实践测评的关系?
二、实践教学的可行化途径
第一,加大实践基地的投入。校外的实践教学基地是开展实践教学不可缺少的条件,没有高质量的实践教学基地,应用型人才培养就无法落实,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
浙江树人大学元谷文创基地由校方与杭州元谷文化创意产业园共同建立,由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化创意模块为园区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园区则为师生提供校外实习实践的场地和具体项目。成为本校基础学科走出校园、走入社会,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的关键一步。
第二,合理协调课内、课外两个阵地。浙江树人大学在探讨人文学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路径时,明确要在保证高质量课堂教学的同时,进一步将教学的触角延伸至校外实习基地,既保证课内教学质量,又积极引导学生走入校外实习基地,将理论所学转化为实践能力。
第三,构建实践教学、竞赛、项目、创业四位一体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通过开展讲座、研讨交流、业师进课堂等活动,与元谷文创园进行合作,经过多年的探索和改革,在经费保障、实践条件、师资队伍、激励机制、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以及科技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本校文化创意模块的师生的毕业设计多与元谷文创基地的具体项目相结合,根据项目的推进来完善毕业设计方案,做到了书面任务与校外实习、项目培育与学业规划的有机结合。
三、实践教学监控体制的具体实施
(1)决策系统。制定与实践教学相关的政策和规章制度,成立校级教学工作委员会和院级教学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以教务处为核心、教学副校长全面负责,教研室及实验室为首的实践教学管理组织,协调全校实践教学工作的实施与监控。
(2)信息收集系统。建立以教务处、学校督导专家组、各教学单位等为主的调控系统,以校院两级督导专家组、学生评教为主进行教学信息的收集。
(3)评价系统。由校院两级教学工作委员会、教学督导、分管实践教学工作的学院领导等组成。制定实践教学质量标准、评估评价方案,及时对实践教学工作进行评价和协调。
(4)反馈系统。由学生评教、期中教学检查、教学专项检查、学生座谈会、教学例会等元素组成,及时处理实践教学过程中的问题,由此对实践教学的质量进行监控和反馈。
(5)激励系统。通过实施“教学业绩考核”、“授课竞赛”、“优秀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及优秀指导教师”等,对实践教学进行评定和奖惩,建立激励机制,规避教学中的平均主义现象。
四、结语
当然,校外实践基地在具体的运行、考评机制等方面,还存在较多的改进空间,希望以此为高校文科实践教学的探索、文科实践教学体系的重塑和组织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潘懋元,吴玖. 高等学校分类与定位问题[J].复旦教育论坛,2003(1).
[2]曹旭华.地方本科高校办学定位与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3]周远清.迈向新世纪的高等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
孙旭辉(1979-),女,河南许昌人,副教授,文艺学博士,研究方向为中国古典美学与文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