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微信公众号的工程测量课程习题集的编写研究

2018-11-07齐昌洋王学彦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28期
关键词:微信公众号

齐昌洋 王学彦

【摘要】在高职院校工程类专业工程测量课程教育教学中,主要培养的是学生的理论与操作技能。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是理论知识欠缺,工程测量习题集在课后复习以及知识强化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将从工程习题集的编写内容、编写方式,以及如何利用微信公众号在习题集答案公布上的方法进行了一系列探讨,目的在于更好的提高学生工程测量课程的理论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

【关键词】微信公众号 工程测量课程 习题集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8-0246-01

课后习题的练习是高职院校工程类专业工程测量课程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学生通过一定数量的习题可以巩固、加深和扩大所学的基本知识。工程测量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的技能总结上来说就是测、算两项技能,测是操作技能,算是理论技能。高职院校学生普遍上对操作技能比较感兴趣,理论技能欠缺,计算方面较差。如果想培养学生成为高素质的测量技能人才,理论知识的加强与提高就显得特别重要。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背景下,学生可以方便的利用手机微信功能来更好的进行学习专业技能。基于微信公众号的工程测量课程习题集的编写就显得十分必要。

1.工程测量习题集的编写架构

习题集在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下分为职业能力基础、职业能力拓展两大模块。

职业能力基础主要是针对课程讲授知识进行职业能力储备、职业能力训练。

职业能力储备主要指的是原有基础知识练习与回忆,例如测量中的专业英语单词、数学坐标系、三角函数知识等。部分高职学生存在数学基础差,英语水平低等各方面问题,水平层次不一,所以在习题集编写中应对这些基础知识进行强化。如果想提高学生的测量综合技能,职业能力储备将不可或缺。

职业能力训练指的是依据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针对课程讲授知识进行练习。学生在学习完课程章节知识后,及时的利用习题集进行练习,巩固强化所学知识。习题集的练习应在课堂与课后同时进行,课堂上最后10分钟进行练习,便于学生及时联系,使学生带着目标去听课,课堂上完成考核。课后习题不宜太多,学生作业抄袭情况严重。习题集的编写可以是同一个知识点,但是不同数据,可以分为几道题,教师指定学生进行练习,既能减轻学生负担,又能一定程度上避免抄袭,提高学生独立计算与独立工作能力。

职业能力拓展主要是对课程知识延伸,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主要内容包括经典案例分析、测量新技术应用、计算器在测量中的运用、测量技能竞赛理论知识等,通过这部分内容练习,使学生工程测量综合技能得到提高,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目标,树立终生学习的信念,学无止境。

2.工程测量习题集的具体编写内容

工程测量习题集的编写内容应紧扣高职院校工程类专业工程测量课程人才培养标准,贴合现场实际需求。具体来说,主要包括:绪论(工程测量工作的基本知识)、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全站仪测量与直线定向、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控制测量(GPS、全站仪导线、三四等水准测量、二等水准测量)、大比例地形图的绘制、施工测量(包括线路中线测量、工程结构物放样)、变形监测、铁路既有线测量等,可以全面的针对课程内容进行课后复习强化,高职院校不同的工程类专业可以根据需要来进行适当取舍,来进行针对性练习。

3.微信公众号融入习题集的研究

作為工程测量课程的辅助教材,国内外工程测量习题集大部分都是纸质版的,且都是单一的对课程内容知识的强化与训练,缺乏趣味性、先进性、实用性。如果纯粹采用微信或大学城空间等互联网作答,基本上客观题(选择题与判断题)较多,又缺乏直观性与综合性,无法培养学生专业综合技能。并且,如果习题集的答案附在教材后面,学生基本上都会复制过来,起不到练习作用。

习题集应采用纸质版练习册与微信公众号解答模式。学生在纸质练习册上作答,根据课程进度实时在公众号上进行标准答案公布,并对重点难题进行微课视频解答,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在纸质练习册上编写中,具体习题应以插图、连线、学生自主绘制表格等多种形式呈现,提高教材的趣味性与实用性。

通过基于微信公众号的工程测量课程习题集的编写,可以将工程测量课程内容结构进行重组,更加突出测量的实质,明确测量的任务。书中的工程习题源于生产实际,有利于学生系统了解工程中的测量内容要求与进程,并及时通过微信公众号的解答,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这对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岗位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白忠良.朱廷章.水利工程测量习题集的编写与改革的研讨[J].测绘通报,1990(4).

[2]赵欣.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理实一体化课程微课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7(17).

[3]谭向荣.基于微信公众号工程测量课程数字课堂平台的搭建[J].山东工业技术,2017(19).

作者简介:

齐昌洋(1984.3-),男,河南省南阳市人,讲师,大学本科学历,研究方向:工程测量技术及教育。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
江苏生鲜产品微信公众号营销问题及对策研究
微信公众号在高校“Photoshop图像处理”课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