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学习高中物理的体会

2018-11-07谢史峰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28期
关键词:归纳法

【摘要】物理课是高中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学习过程中好的方法不仅能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判断的主动学习能力。中学阶段必须首先强基础,再拔高;本文介绍基础知识学习,均衡学习,真懂与否的检验学习及利用参考资料的学习。

【关键词】归纳法 基础知识学习 均衡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8-0176-01

高中学生由于高考的临近,在家长和老师的宣传和鼓舞下,除了繁重的学习,几乎没有别的兴趣和爱好,努力学习,考上大学,考上名牌大学是自己的目标,如何提高各门课程的成绩就成了家长、老师和同学们千方百计想了解的。本文据我的学习经验谈下学习体会。

一、基础知识是根本

基础知识包含基本概念、公式、定理和课本例题,这些也是老师上课讲的主要内容。一要熟记,每个字、每个标点都不能记错,这个过程就是死记硬背,与其他学科无区别;二要准确理解,在熟记基础上要提炼限制条件,适用范围,做到准确。另外,就是对概念、公式、定理和课本例题理解分析,理解就是在自己脑子里明白,明白存在和形成现象的原理;分析就是对现象要分解、剖析成对应的而且具体的概念、公式、定理并解答,即答题过程。总的规律就是先熟记,再通过答题反复加深理解。同学们往往忽视对基本概念的记忆,认为学习物理不用死记硬背这些文字性的东西,其结果在复习中提问同学物理概念,能准确地说出来的同学很少,有的同学甚至考课本例题都不会。学习语文需要熟记名言警句、學习数学必须记忆基本公式,学习物理也必须熟记基本概念和规律,这是学好物理的首要条件,是学好物理的最基本要求,没有这一步,学习无从谈起。现在的理综考试并没有很难的题目,至多是和生活实际相联系一点,而联系实际的题目往往并不难,而许多同学没读题目就被从未见过的“新颖”吓着了,理综考试至少有80%的题目属于简单或中等题,所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重点还是打好基础,做好简单中等题,才有时间和能力去做所谓的难题;其实所谓难题,就是稍微复杂一些的几个简单题的拼凑而已。

二、文理兼备,均衡发展

中学生学习就是为了在成年以前多增长自身的知识,为将来成为社会上有用的人才做准备,进入高中阶段,不但要学习,而且要学习好,才能到大学继续深造,这是我国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这就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首先要做到不偏科,随着教育的不断发达,社会的不断进步,文理知识都是中学生必修的、必懂的,当然也是今后必用的,在科技大发展的今天文理知识是人才成长和社会的需要,所以要均衡用时、用脑,平行学习;有的人或许有某方面的“天赋”,但决不能凭着个人兴趣、爱好而学习,尤其高中阶段,高考成绩是多科的汇总,考试设置的科目客观上就限制偏科成绩,比如你数学再好,最多是150 分,而且数学的1分和语文的1分在高考成绩上份量一样;有同学常说喜欢文科或理科,停留在儿时的兴趣阶段,认为文科需要死记硬背,理科需要分析理解是错误的,现在各科学习都需要记忆和分析理解,而且我本人感觉语文阅读比数学和物理更需要分析理解能力。还有一些同学存在同一门课程阶段性考试成绩波动太大的情况,主要原因包括:其对某个章节知识感性趣程度不同,或者自己认为一些章节不重要,存在赌题性学习现象。近几年理综高考试题具有“题量大,全覆盖”的特点,所以偏科或偏章节学习的同学,成绩都不理想。

三、弄清真懂与否

学生能“听得懂课,不会解题”的原因,是对“懂”的理解上有误,有的学生的懂,只是懂得了解题的每一步,是在老师讲解下的懂,自己想不到的地方,老师讲课时有提示,有诱导,能想起来,认为自己懂了,其实只是听懂了这一道题,而不是这类的题都能自己做出来。我们要明白真懂就是要理解概念的本质,并能举一反三。

四、科学利用参考资料

每年高考题目各科都严禁题目“超纲”,超纲指的涉及的知识点超出了课本,所以课外参考书一定要少而精,知识点只有一个,而题可以成“海”,许多同学扎进参考书里是不明智的,我个人最喜欢看参考书上的例题,因为题量少,并且很典型,解答也很规范,可以学到某个类型题的解题思路的“钥匙”,做到开思路又抓住类型,事半功倍。

总之,学习不仅要勤奋、而且是要有科学方法的,俗话说:天道酬勤,捷足先登,就是这个道理。

参考文献:

[1]吴旭琴.适应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的几点做法[J].教育革新,2006(6).

[2]殷小娣.物理教学中的创新能力培养[J].西北职教,2006(11).

[3]窦国兴.中学物理教学改革的几个问题[J].课程·教材·教法,1986(7).

[4]关丽丽.对中学物理教学的思考[J].黑河教育,2000(5).

[5]郭继成.中学物理学习过程中的思维障碍分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0).

作者简介:

谢史峰(2001-),男,河北邯郸人,在校学生。

猜你喜欢

归纳法
数学归纳法学习直通车
不完全归纳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数学归纳法原理及应用展示
文言文内容要点归纳法
高观点下的数学归纳法
用“不完全归纳法”解两道物理高考题
用“不完全归纳法”解两道物理高考题
一道“北约”自主招生试题的另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