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大医精诚理念贯穿于整个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过程

2018-11-07李杰董丽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28期
关键词: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

李杰 董丽

【摘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学生毕业后最重要的教学部分,是临床医学生成长为合格医生的必经途径,对于提高我国医疗服务水平至关重要。然而现在社会的发展,不仅仅需要技术精湛的医疗技术,面对复杂多变的病情以及不良的医患關系,更需要培养医学生“大医精诚”的医学理念。

【关键词】大医精诚理念 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8-0030-01

全球医学技术和医学模式的变革对世界各国医疗卫生人才队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住院医师规范既是毕业后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师培养的有效途径。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我国特殊的国情,医疗纠纷已成为当今社会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医患矛盾越演越烈,医患冲突不断升级[1]。这不仅仅要求医学生“精益求精”的技术和知识,更需要“博大”“包容”“诚挚”的心理储备[2]。为此,在整个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过程中培养医学生“大医精诚”的理念,无论对于医学人个人发展,还是对于应对目前的社会需求,都有积极的意义。

《大医精诚》的理念最早由孙思邈提出[3],以往的解读认为,大医就是需要“精”和“诚”。精是技术精湛,诚是医者仁心。然而这不足以包含大医精诚的全部内涵。任何一个医生,处于对生命负责的本心,都需要精湛的技术和医者仁心的态度。“大医”不仅仅是医生,他要求医生要有:1.博大的情怀;2.深厚的勇气;3.契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1.培养住院规培生博大的情怀

什么是博大的情怀?博大的情怀包括两层意思,一是包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只有广阔的胸襟和气度,才不会被临床工作中细碎的无数的小事情搞得心烦气躁。只有宽容的胸怀,才能忍受患者在痛苦中发出的一些不合理的诉求;只有深厚的修养和气度,才能够耐心对待患者的繁琐和喋喋不休。博大的情怀还包括另外一层意思,就是悲悯。一个医生,如有没有一颗悲天悯人,济世救人的心,就无法成为真正的大医,只不过是懂得医术的匠人而已。

2.培养住院医师大无畏的勇气

小品“扶不扶”的桥段几乎每天都在临床工作中发生。面对危重患者,“救不救”几乎萦绕在每个医生心头,救了,没好,人财两空,患者家属可能会闹事;不救,不努力怎么知道救不活?现实问题让每一个临床工作者不能做一个纯粹的“医者”。但要相信,社会会越来越公平,今天的困局,不会延续到未来。培养年轻的新一代的医生,我们更多的告诉他“真正的医者”应该怎么做,而不是教会他们社会化的市侩。对于患者和疾病,作为医生,考虑的不是救不救,而应该只有一个问题:如何尽最大的努力把他就过来。要有面对疾病复杂性的勇气,也有面对患者家属纠缠的勇气,因为这才是“大医”。

3.契而不舍的精神

契而不舍的精神,是临床医生勇气的延伸。一个临床工作者,每天面对各种疾病,这其中,有一小部分可以根治而愈,但更多的是治疗无效。我们不能因为多次的尝试无效而麻木,不能因前辈的经验“这个病治不好”,而不去尝试新的攻关。除了这些常见的不能只好的疾病,还要遇到更多的新的、从来没有出现过的疾病,医者不能因为不懂而放弃患者的生命。“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患者交给我们的是他们的生命,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去努力。在临床带教过程中,培养规培医师的这种契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对于医学的进步,具有重大意义。

树立了大医的概念,在内心深处知道什么是大医,带教老师以身作则,以同样大医的形象展示给年轻的医生,让他们知道,这些精神不是空口白话,而是医学界代代相传的精神。他们才会为这种情怀所感动;才会努力去做一个高尚的医生;才会努力自主的去学习技艺,突破自己的极限;才会用自己的精神去感染患者,做到“赤诚”;才会如此这般去教育下一代医者,薪火相传,大医的精神不变,医者的技艺会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时玉红.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医患纠纷成因分析及对策[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5(4): 171-172.

[2]覃国慈.社会冲突理论视角下的医患关系研究[J].江汉论坛,2014(3):140-144.

[3]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第一卷[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02

猜你喜欢

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
BOPPPS教学模式在全科住院医师神经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麻醉科住院医师在疼痛科轮转期间临床教学实践与探索
美国住院医师招收匹配计划简介与借鉴
住院医师党支部的建立实践与思考
国外住院医师培训基地认证实践的特点与启示
临床路径教学法结合导师责任制在口腔颌面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基于病例学习模式查房对住院医师培养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