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场短新闻写作技巧探析

2018-11-07王晗笑

新闻世界 2018年11期
关键词:新闻价值现场感

王晗笑

【摘 要】在各种新闻体裁中,现场短新闻以篇幅短小、新鲜活泼为主要特征,它既符合新闻战线“走转改”的要求,也能满足读者新颖、快捷、信息量大的阅读需求,所以作为目前新闻媒体经常采用的一种具有鲜明特色的报道形式,现场短新闻格外受到读者的青睐。本文从新闻价值、现场感、短小精悍三个方面对现场短新闻的写作技巧进行简要的探讨。

【关键词】新闻价值;现场感;典型细节

现场短新闻这种报道形式,要求记者必须深入现场,把笔触对准群众,采访来自一线最鲜活的新闻。这正与中宣部对新闻工作者“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和“刹长风”“挤水分”的要求相符;同时读者也更喜欢阅读篇幅短小、信息量大、故事性强的新闻作品。因此,现场短新闻成为新闻媒体活跃版面、吸引受众的利器,也是记者能够随时捕获新闻的一种“轻武器”。好的现场短新闻,通常都会呈现出现场感强、短小精悍、新闻价值高等特点,而具体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则可以灵活穿插使用。

精选主题,小中见大

现场短新闻应具备的第一要素是新闻价值。新闻价值,是指所写的新闻要具有时新性、接近性、显著性、重要性、趣味性等。只有那些具有新闻价值,富有思想性、指导性的鲜活新闻素材才适合用现场短新闻的形式去报道。

重要性是体现新闻价值的标准之一,新闻价值的大小主要由新闻事实所包含的意义的大小来决定的,反映重大主题也是传媒日常新闻报道的着力点。作为一篇好的现场短新闻,其题材必须彰显时代精神,具有典型意义,符合正确的舆论导向。

无疑,领导人的重要活动、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事件是写作现场短消息的绝佳素材,例如反映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重大改革举措、重点工程建设以及重大热点难点问题和舆论监督等等。如新华社1991年播发的《“这段历史我作证”》一文,是反映阿沛·阿旺晋美参观西藏档案馆这一重大政治活动,全文短短500余字,向世人展开了西藏从黑暗走向光明、获得和平解放的历史画卷。作者通过精准简洁的描述和直接引语的运用,将一项政治活动以生动的形式呈现出来,打破了公式化的报道模式,为重大题材用现场短新闻写作提供了借鉴。

当然,在日常的新闻报道中,不一定非要重要领导、重要活动、重大事件才能反映重大主题,从身边的一些小人物、小事件提炼、反映出一个重大主题和思想,更具有可操作性,也更考验记者的功力。这就需要记者能够见微知著,有较强的新闻敏感性,在纷繁的事物中挖掘出最有新闻价值的东西,在写作中以小见大,达到“透过这一滴水,映出太阳整个光辉”的效果。

例如经典作品《万里圆月》一文,是作者在山东胜利油田基地,恰巧碰到了指挥机关组织家属和派往新疆的一线职工用对讲机共话中秋,从职工家属饱含激动、复杂心绪的通话中,感受到上世纪90年代石油工人和他们家人的超常付出,进而挖掘出这是对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继承和发扬。作者抓住了这条具有新闻价值的线索后,以讴歌石油工人及其家人无私奉献的精神为主题,写出了《万里圆月》这篇作品。

再如今年春节期间作者采写的《农民办“春晚” 提振精气神》一文,通过刻画天长市长山村举办的一场农民演、农民看、农民评的乡村春节联欢会,以生动活泼的形式,从一个事件、一个侧面入手,反映了新时代中国农民的精神面貌,美丽乡村的欣欣向荣,既接地气又振奋人心。

细节动人,现场感强

现场感强是现场短新闻一个最显著的特征。富有现场感的短新闻就像一帧帧画面连接在一起的新闻短片一样生动形象,让读者感觉身临现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这就要作者在采访时仔细观察和聆听,将现场的环境及采访对象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印入脑中,以便在文中把那些能打动人的细节展示出来。生动的细节刻画和描写,既有利于增强文章的准确性和可信性,也能提升文章的可读性,使读者产生共鸣,受到感染。

如《萬里圆月》一文,作者调动全身感官去感受、捕捉现场的每一个细节,通过录音带和笔记本记录下人们的一举一动和或喜或忧的表情,“随着对讲机的调通,人们的情绪由焦灼转为激动和欣喜。塔里木胜利钻井公司党委副书记苏仁堂的母亲,第一个接过话筒,‘仁堂啊,我听到你的声音了。咱全家都来了,一块圆月……”“小雪的母亲张新民拿起话筒对丈夫说:‘小雪想你,我也……家里,我能挺住。只两句话,再也说不下去了。看得出,她是不想让远在边疆的丈夫为她母女分心。”作者力求做到短中有情,短中有曲,选择出几个具有波澜性的情节,连缀成文。

在写作现场短新闻时,可以着重关注对典型细节的把握,如果捕捉不住关键性的细节,就无法把新闻写活、写出韵味,使其富有现场感。现场短新闻中的典型细节包括新闻人物的典型语言、表情和行为动作,特定环境的典型景物、音响和气氛,以及故事的关键性情节。只有充分把握住这些具有特点的典型细节素材,才有可能把现场短新闻写好、写活,才能增强它的可读性和感染力。

《战争气氛紧张的华盛顿》,这篇获奖现场短新闻在写作过程中选择了一系列典型的语言、事例。为了表现美国政界的紧张气氛,文中写道:“由于伊拉克早就扬言,如果美国发动进攻,将在世界范围内发起针对美国和某些西欧国家的恐怖活动,这里的保安工作明显加强了:白宫院子里的安全人员比平常多了好几倍;国会布双岗,即使是议员出入也必须出示证件;连平常不设防的全国新闻大楼也加了警卫。地铁车站、博物馆等公共场所也是如此。今天中午五角大楼中央大厅理发厅理发店发现一只黑色提包,引起一阵惊恐。”这就足以证明人们对恐怖活动的担心。

为了让文章能抓住读者,作者可以直切镜头,开门见山,先声夺人,一开篇就把读者带到现场的情境中去。《农民办“春晚” 提振精气神》一文首段,“‘新时代: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这句句都说到我们农民的心坎上了!正在观看文艺节目《中央一号文件放光芒》的71岁杨学宏老人激动地说。2月9日下午,一台被誉为‘农民春晚的由本村农民群众自导自编自演的乡村春节联欢会,在天长市汊涧镇长山村农民文化乐园的农民礼堂火热上演,虽然没有华丽的舞台,也没有明星助阵,但整个礼堂里却是座无虚席、人气爆棚,一些来迟一步没有座位的观众就围在礼堂四周或看或听,仍然兴致满满。”生动传神的现场描写,群众朴实真挚的语言,不仅把新闻事实交代清楚,并且活灵活现,富有感染力,吸引读者去主动阅读。

语言简练,短而精悍

现场短新闻不像大型通讯那样洋洋洒洒,而是讲求一个“短”字,通常要在千字以内把新闻的来龙去脉说清楚。这里的“短”,是要力求简洁精练、直截了当,言简意赅、意尽言止,观点鲜明、主旨突出。能说清的事实,尽量三言两语;能彰显的精神,尽量寥寥数语。

然而在现场采访的过程中,会获得大量的画面、语言、信息,记者需要认真加以筛选,把与主题无关的一律删除,选取最具冲击力的现场环境,最生动、富有特色的人物表情、语言和动作等,把最鲜活的“菜”收获到篮子里,用简练而生动形象的语言去描述。这样在写作时就可以胸有全篇,主题突出,弃取自明,清爽利落,且利于阅读。

同样是《战争气氛紧张的华盛顿》一文中,白宫里边的紧张策划很难为外人所知,“人们只知道,今天一早布什总统放弃了他的晨跑,独自在白宫南草坪踱步沉思。”一句话的叙述,密布在白宫上空的紧张和不安、美国政府紧锣密鼓的筹划都跃然纸上。

在说明事件时无需冗长的赘述,恰当精准地用词能够起到较好的效果,典型的小事反而让读者印象深刻,产生震撼人心的效果。别林斯基认为“典型的本质在于:要借一个人写出一切挑水的人。”窥一斑而知全貌,观一叶而知秋是现场短新闻写作的最高境界,也符合篇幅短小的要求。

从另一个角度说,写作也是对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考验。现场短新闻一般事件单一、结构简单,要写短,关键要在语言上下足功夫。现场短新闻的语言,大部分是描述性的语言,善用描写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叙述性的语言和议论、抒情性的语言则使用较少,当然,如果恰当的使用也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描写从风格上划分,可分为细描和白描两种。细描就是用极细腻的笔法,精细地绘描人物和事物,往往借助一些比喻、比拟的修辞手法。白描就是把描写对象的基本特征,以质朴的语言,粗线条的勾勒出轮廓来的写法。

在现场短新闻中细描和白描都是不可少的手法,对于人物肖像、场面和背景一般用白描的手法。《解放军报》曾刊登的現场短新闻《华阳礁上忙补给》,此文通篇是现场描写,耳之所闻,目之所见,一一如实写来。文字简洁清新,不加渲染,使人身临其境。“小船要闯过500米风浪区和1000米礁盘区,随时有艇翻物损的危险。小船开足马力在浪峰波谷间冲刺,宽5米的进礁口掀起2米多高的大浪,马达突然熄火,失去动力的小艇随浪左右倾斜约40度,记者做好了跳海准备。就在这时,一个大浪把小艇打上礁盘浅水去。”

对于人物的行动和语言,一般则用细描的手法。例如,《光明日报》刊登的现场短新闻《“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语言优美灵动、简洁精炼,各种修辞手法运用灵活,把吕伟起跳的轻巧灵动生动具体地描绘出来。如“轻舒双臂,向上高举,只见吕伟轻轻一蹬,就向空中飞去。那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中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郭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还没等观众从眼花缭乱中反应过来,她已经又展开身体,笔直地象轻盈的箭,‘嗤地插入碧波之中,几股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四面水花悄然不惊。”

总之,写作短新闻要用词精当,避免堆砌,去除那些没有实际意义的词句,最大限度地减少虚词和关联词的使用,用最简洁、凝练的语言去承载最丰富、厚重的内容。

(作者单位:滁州日报社)

责编:周蕾

猜你喜欢

新闻价值现场感
写出新闻的现场感
浅谈电视新闻中的现场报道
现场感:生发课堂魔力的一种可能
浅论电视新闻特写的关键要素
新闻人要做好社会的“瞭望者”
电视新闻报道如何摆脱平淡
豪车交通事故报道中媒体刻板心理及对策分析
策展新闻视角下的中美新闻APP比较研究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怎样让民生新闻更“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