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场感:生发课堂魔力的一种可能

2017-05-04任建波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7年4期
关键词:现场感陌生化数学教学

任建波

[摘 要]从儿童的心理机制出发,捕捉现场感作为激活课堂魔力的一种可能,并溯根求源,发现课堂教学浸润现场感的两个理论基础——“陌生化”理论和情境教育理论,进而探寻充盈现场感课堂的三大教学策略。把握儿童的心理特点,凭借灵活的教学机制,让平面的教材内容立体起来,让平静的教学活动激荡起来,让平直的思维模式开放起来。

[关键词]现场感;课堂魔力;数学教学;教学策略;“陌生化”理论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1-0004-03

一、现场感的意蕴与存在

1.关于感知与感受

感知是个体利用感官对物体获得的有意义的印象。感受是以感觉为基础,由客观外界事物的影响而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感受是生物的基本能力,辨别有无生命活动的重要凭据。感受是外境与内心的核心介面,个体对外界所有的理解和认知,经验的累积,都是基于感受。感知是思维的窗口,而感受又以感知为先觉前提。

2.关于现场感

所谓现场感,就是不要离开本体,或者说和本体保持同步。具体来说,吃饭时要明明白白地尝到每一口饭菜的味道;喝茶时要明明白白地让嘴唇、舌头、喉咙、食道感觉到茶,明明白白地跟着它,一直到胃里;走路时要明明白白感觉到每一步提、移、落、触的过程;说话时要明明白白地听到自己在说什么;起心动念时要明明白白知道如何“起”,如何“动”,如何“落”;等等。

二、现场感激活课堂的两个理论基础

“陌生化”理论是20世纪初俄国形式主义理论家维克多·什克洛夫斯基提出的诗学概念,归属于文学语言的理论范畴。“陌生化”理论采用创造性的独特方式,使人们面对熟视无睹的事物也能有新的发现,从而感受到对象事物的异乎寻常及非同一般,能够“使石头显出石头的质感”,进而凸显艺术的技巧,实现审美目的,这样的范例为利用现场感激活课堂提供了理论的支撑。李吉林老师建立的情境教育理论提出了将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结合起来的教育主张,构建了将情感与认知结合从而获得教学高效能的课程范式。广义地说,由创设情境而开展的教学活动,即为发生在现场的教学实境。以上两种理论均强调了现场的意义,以及现场感在促进和增强学习者的学习感受性方面的重要作用。

三、充盈现场感课堂的教学策略探寻

1.把握儿童的心理特点,让平面的教材内容立体起来

编讲童话故事,植入神秘人物。童话故事,泛指一切适合儿童的、儿童乐意听的故事。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将某个知识点“揉”进故事里,用故事的形式制造某个冲突,激发某种需要。如在教学“循环小数”时讲“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的故事;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讲“老猴王分饼”的故事……也可以借助历史故事、寓言故事反映某些与教材内容相通的道理或思想。如在“找规律——生活中的搭配”(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的结课阶段引入“田忌赛马”这个故事,学生既感兴趣,又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深刻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为生活服务;数学是生活的数学,生活是数学的生活”。编讲童话故事,使得学生能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植入神秘人物,使得学生能够将自我置身其中,并将自己定位于某一个神秘的角色,这为数学的学习增添了无形的“粘性”。

模拟认知情境,需要发生在眼前。模拟情境,就是要使学生进入学习现场,定位好自我角色。模拟情境,需要教师开发课程资源,出神入化地设计教学现场。比如把教材中的情境图制作成动画,加入音频或视频,让素材看起来更丰富、更逼真。这是一种依托课本的模拟。如教学“一位数的加减法”时,将森林运动会的场景制作成一个动画小视频,激起学生对学校开展运动会和自己参加运动会的回忆。也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将实物带进课堂,模拟某种生活场景。如教学“人民币”时,设置一个商店或超市的购物场景,让学生在充当店主或顾客的过程中学会使用人民币。除此之外,还可以根据认知冲突的需要,模拟某一个生活情境引入新知内容,这是更高层次的模拟。

进入真实场景,促进思维深刻。进入真实场景,也是真正走进现场,是现场感最强的一种教学尝试。要让学生走进教学现场,需要教师有精心细致的课前准备和强有力的课堂教学组织能力。如教学“认识千米”时,带领学生到操场或是较大的空地走一走、跑一跑,量一量、算一算,亲身感受1千米需要走多少分钟,跑多少分钟;教学“认识千克”时,将一袋米、一棵白菜以及磅秤等实物带进课堂,和学生一起称出1千克,并将其和学生的体重进行比较。进入真实场景的教学,在某些数学实践活动的教学中有着更多的现场感。如“我们身体上的尺”(二·上),“测定方向”(二·下),“周末一天的安排”(三·上),“奇妙的剪纸”(三·下),“怎样滚得远”(四·上),“我们去春游”(四·下),“了解周围的家庭”(五·上),“大树有多高”(六·上),“测量物体的体积”(六·下),等等。

2.凭借灵活的教学机制,让平静的教学活动激荡起来

设计比赛活动,诱导学生对立起来。渴望成功是儿童的七种天性之一,据此,合理地设计一些比賽来激发学生的好斗与好胜心,不失为有效的教学机制。当然,设计的比赛活动首先要与教学内容紧密相连;其次,要合理设置比赛的小组,要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各个小组所占的比例;第三,要不断跟进和调整比赛的进程,视新知的探究与发展进度进行必要的调节,即比赛不是目的,只是教学的手段。进入比赛状态的学生,其全身的肌肉与细胞均在分泌着竞争的因子,想要发生学习轨道的偏离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因为学生始终都在学习的现场。

如,教学“运算律”(四·上)时,教学内容虽然是运算律的发现与寻找,但仍然属于计算教学范畴,我没有离开计算的本身去寻找所谓的情境创设,而是借助三轮比赛来抓住学生的心。第一轮“50以内的加法口算”比赛主要是为知识与情绪体验两个方面准备的;第二轮“100以内的加法口算”比赛主要是借助比赛的不公平,引发“为什么后答的小队总是回答得快”的矛盾,引导学生分析、挖掘等式两边的异同点;第三轮“砸金蛋”比赛虽说主要靠运气,但是如果不能弄清是否与原等式具有相同的特质也是不能继续比赛的。辨析的过程恰是概括和提炼加法结合律的原生态过程。

好胜,是儿童最突出的特征,而参与比赛恰好能够有效地承载这一特征。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巧妙地设计比赛,就能有效地抓住学生的心。

游戏互动多方,愉悦的同时也是知识习得的过程。科学家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以石墨烯研究获得2010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用铅笔和透明胶带,将一张纸上的铅笔笔迹进行反复粘贴与撕开,从而成功分享出只有0.34纳米的石墨烯。把研究工作视为“游戏”是海姆和康斯坦丁团队的特点之一,“在过程中学习,或许有一天会中大奖。”师生间的游戏、生生间的游戏均为不可忽略的教学增味剂,尤其是在小学的中、低年段。如徐长青老师执教的“退中的数学”,整堂课教师都和学生在玩游戏,教师在玩撕纸魔术,学生也跟着教师一起玩,但课堂活而不乱,玩中有思维、有争辩、有学习,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有趣,真正体现了“教学从冗繁走向凝练,从杂乱走向清晰,从肤浅走向深邃,实现有效的教学” 。有游戏作为支撑的课堂是快乐的,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让学生在愉悦的学习过程中掌握探索的方法。教师已在不经意间给学生留下了解决数列问题的方法,“退、退、退,进、进、进,回头看,找规律”像种子一样已经在学生的头脑中生根发芽。

追问在适切的时机,疑虑重重后即为柳暗花明。美国语言学家和人类学家克林伯格认为,所有的教学中都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这种相互作用的对话都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认识。课堂上有效的对话是在学习过程中,师生脑海里固有的知识、经历、观念、信息与文本的碰撞,是师生对知识的理解、感悟和升华,它是一种情感上的交流与美好生命的共享,具有生成新思维、新思想的特质。教师的“追问”与学生的“回答”作为课堂上对话的一种形式,就显出了它特定的价值。有效的课堂追问就是实现教学有效性的一种手段与策略。所谓适切时机的追问,并不是漫无目的寻问,它应该是以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为导向,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帮助学生实现思维品质的提升,能真正体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种适切时机的追问,应该发生在每一次的课堂教学中。

如 “积的近似值”的一个例题:一种菜油每千克售价7.56元,王成买1.4千克,李勇买1.6千克。两人各应付多少元钱?

对于得到的答案10.584元和12.096元,学生展开了辩论:

生1:我觉得这两个答案是有问题的。比如10.584元,这里的“4”就4厘,而4厘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没有的。所以只要算到“分”就可以了。

生2:我觉得“分”都可以不用算,现在买东西,都不用“分”了。

生3:不是的,在超市买东西还有“分”的,我就见过。

生4:可是有一次我和爸爸买了烤面包,结账时店员把7分算成了1角。我认为“分”不用算。

生5:我也觉得“分”不用算。我还估计王成只要付10元,李勇只要付12元就可以了,只要稍微砍砍价就行了。

最后学生一致认为应付的钱只要精确到“角”就行了,因为这样与生活更接近。针对上述辩论,教师可以抓住以下两个问题进行适时追问:

追问一:对于10.584元和12.096元,你认为在实际生活中应该如何付款?

追问二:同学们说的都很有道理,实际生活中也没有特别的规定。但是从数学学科知识的角度来说,你认为怎么处理比较科学?

在这里,生活经验已经经历了一个整理和提炼的过程,一些非本质属性已经在这一过程中被过滤掉了,如到底如何付款丝毫也不会影响其准确值,只不过实际生活又将经历了提炼的数学赋予了更多的人文性与灵活性。俄国作家契诃夫说:“人要有三个头脑。从生活中得来的一个头脑,从书本得来的一个头脑,再加一个会思考、会推理的头脑。”增加了上述两个追问,一是连接了学生生活中的经验(“生活头脑”),二是连接了知识的网络(“书本头脑”),三是拓宽了思维的空间(“思考的头脑”)。课堂教学追求的应是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对于生活范例可能会带来的冲突或争议,教师应该知道如何取舍。

3.基于核心素养的提升,让平直的思维模式开放起来

视操作活动为思维的原料,体验知识形成过程。课程不应是一种“作为事实”的存在,而应是一种“作为关系和过程”的实践存在。课程(Curriculum)一词,从古老的拉丁语派生而来,意为“跑道”和“履历”,它本身具有“过程”和“发展”的含义。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学生参与操作活动的过程,其实就是不断积累思维原料的过程。如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时,让学生动手对平行四边形纸片进行剪和拼,再对比前后的异同点;教学“圆柱和圆锥”时,课前让学生动手制作圆柱和圆锥的模型,以发现其各部分的特征;教学“轴对称图形”时,让学生动手剪美丽的剪纸,以此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美感。除了通过实物进行的操作活动以外,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借助电子白板等现代教学媒体实现某些操作活动。如教学“图形的旋转”时,借助电子白板引导学生在操作、体验、想象中学习。数学教学应是教师引导下的学生数学自主学习活动,要尽可能地创设机会让学生“做”数学。在本课中让学生通过想一想、猜一猜、说一说、画一画等方法进行操作和探索,通过小组合作操作具体的学具,使得学生认识图形的旋转。从摆直观学具到在方格纸上画出旋转后的图形,再到在头脑里想象出图形旋转后的样子,这不就是思维锤炼的三个阶段吗?诚然,跳跃不得、颠倒不得、忽略不得,要一步一个脚印,才有可能通过表象的建立、经验的积累、本质属性的把握,提升数学思维。动手操作如同儿童的“伏地爬行”,切身体验好比儿童的“站立行走”,任由想象才是儿童的“跑”、“跳”自如之时。

思辨居于数学教学的中心,善辩即能思考。2006年12月,前哈佛大学校长拉里·萨默斯访问中国,在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的时候,记者问道:“你认为一个优秀的哈佛大学生需要具备的最重要的素质是什么?”萨默斯先生说:“正直诚信的品格是我们对学生最基本的要求,除此之外,我想最重要的是思路清楚,分析问题的时候有着非常清晰的思考过程。”学会思考应该是我们对教学成果最有效、最真实与最美好的期待。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学会思考是思维体操的外显和展露。如“平均数”的教学中,“某次运动会上有金、银、铜三种奖牌,分别拿出一块比较它们的重量,金牌比银牌重20克,铜牌比银牌轻20克。某个国家取得了13枚奖牌,取得的金牌比铜牌多2块,且取得奖牌的重量合计为4850克。一块银牌重多少克?”教师追问:“你分析出的有利于求解的已知条件有哪些?能否用列方程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怎么设未知数?怎么列方程?……”从分析已知条件,到寻找问题解决的突破口,再到对银牌数量与重量的对应分析,直到列举数据并列方程解决问题,学生在摸索中自然产生了“移多补少”的需要,借助方程真正理解了“移多补少”的方法,并初步建立了“移多补少”的策略模型。

锤炼学习方法,为实现真正的自主学习作长远的铺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2年可持续发展教育报告《塑造明天的教育》指出,“学习”是指学习以批判的方法提出问题;学习阐述本人的价值观;学习设想更加光明和可持续的未来;学习有条理地思考问题;学习如何通过实践知识来作出应对;学习如何探索传统与创新之间的辩证关系。学会学习,是我们对学生成长的一种长远关怀。在数学规律的探究、数学定理的教学过程中,都可以渗透基本的研究方法。

如教学“圆的周长”时,在学生得出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以后,教师便可揭示圆周率的历史与现在,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自豪感与紧迫感,在此基础上引出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在结课时,学生透过对本节课的学习过程的回顾,得到一种学习方法上的启发,即猜想——举例——验证——应用。

创生极具现场感的小学数学课堂,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条多元开放的通道,这条通道的基石是着眼儿童的世界,路面是令儿童着迷的自主数学活动,方向是儿童作为生命个体获得成长。同时,具有现场感的小学数学课堂也是数学教学追求的一种回归,对数学学科的回归,对课堂闪耀师生光芒的回归,对儿童心理机能的回归,更重要的是对儿童生命成长的回归。

参考文献

[1] 张兴华.儿童学习心理与小学数学教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2.

[2] 郭文斌.现场感[N].新民晚报,2012-12-10.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 姜澎.中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状况调查和政策分析报告[N].文汇报,2010-11-22.

[5] 李吉林.情境教育的独特优势及其建构[J].教育研究,2009(3).

[6] 李吉林.情感:情境教育理論构建的命脉[J].教育研究,2011(7).

(责编 金 铃)

猜你喜欢

现场感陌生化数学教学
强化新闻记者的现场感 提升电视新闻的影响力
写出新闻的现场感
《尘埃落定》中“陌生化”成分的英译研究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电视新闻现场感初探
现场感:电视新闻报道的独特魅力
人间奇剧——论易卜生笔下伦理身份的陌生化
曰常性·传奇性·陌生化——电影《白毛女》的受众研究
浅议J.K.罗琳作品的陌生化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