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实验在提升学生化学学习积极性中的作用

2018-11-07施启芳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8年29期
关键词:化学探究实验

施启芳

(江苏省如东县大豫镇兵房初级中学 226400)

在化学新课标的倡导下,“以学科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实践.这种“以学科探究为主”的理念在化学教学中的落实,离不开化学实验.学生只有通过探究性的实验,来主动尝试、亲身感知、发现问题、深入探究,让学生找到独立获取知识的途径,提高学习能力,才能获得“真知”.

一、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发现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分为被动和主动两种类型.从两种方式来分析,被动学习的学习内容是以课本定论、教师解析的形式来呈现,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这是中国传统教育中最常见的教育方式,在这种方式下,教师给予学生十分,最后学生吸收的可能只有七分,就像从一个杯子里往另一个杯子里倒水的时候,最后水只有可能变少,不可能增多.与被动学习相比,在主动发现的过程中,学生对知识获取没有抗拒心理,只要教师有好的引导,学生就一定能一步步地离真知更近,在这种方式下,教师给予学生十分,学生可以创造无限可能,就像是一个人拿着一杯水,然后告诉另一个人可以去源头那里打水,那么另一个就可以源源不断地从源头获取水.

爱因斯坦曾说过探究奥秘的感觉是人类最美好、最深刻的情感.探究能力是人类思考的体现,是人类物种之所以进步的灵魂所在.因此,探究性实验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加深对科学概念的理解,优化学生的思维模式,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向往.让学生善学,乐学,这才是达到了教育的真正目的.

二、提供感性认识,增强知识的直观性

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探究实验给予学生听觉、视觉、味觉感官上的直接体验,从感性认识上给学生留下更深刻的记忆.例如镁条燃烧的实验,镁条色泽银白光亮,质地柔韧,在空气中易被点燃燃烧,操作方便,现象炫目,相对于常见的铁、铜、铝等金属而言,更易铺设实验情景,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此类实验因为在感官上具有更强的刺激性,因此更能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

在强烈的感官认识下,为了防止有些学生出现“只看热闹不看门道”的现象,教师应给学生制定观察计划,确定观察重点,比如在进行物质的制备实验时,应重点观察反应物、生成物及过程变化,包括物质颜色的变化、气味的变化以体积变化等,并在实验结束后,让学生交流各自观察到的实验结果,提高实验教学成果的有效性.

三、小组探究,增强带入感

在形式的设计上,教师还可以结合实验实际情况,采用分小组的方式进行实验.这种方式能更加丰富实验的内容,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进行“酸碱度检测”的实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小组,不同的小组准备不同的实验原材料.让一组学生准备制作酸碱指示剂的原材料,学生可以自己带来紫甘蓝、胡萝卜、月季花瓣等,将这些物质捣碎后浸泡在酒精中,然后用纱布过滤,以此制作酸碱指示剂.让另一组学生准备如食醋、食盐、牛奶、矿泉水、果汁、淀粉、蜂蜜等食用类物品.还可以让一组学生准备洗衣粉、洗洁精、爽肤水、矿泉水等生活日用品类物品.让学生们使用自己准备的原材料进行实验后,相互分享各自的检测结果.通过这种方式来培养学生信息收集的能力观察现象、发现问题、深入探究的学习能力.将探究实验和快乐课堂相结合,增加化学探究的乐趣.

四、提高学生实验能力,增强学生动手的自信心

探究实验能否取得教学的成功还取决于教师能否设计出好的探究性化学实验方案,在设计实验时除了应该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能力外,还需要把握好实验的难度,对可能发生的意外结果做好充分准备而且要注意安全问题.

例如,在进行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中(如图1所示)学生需要具备的实验技能包括固态药品取用、仪器的连接与组装、酒精灯对试管进行加热、气密性检查、气体的收集,操作较为复杂,对技术的要求比较高,规范性要求高,因此在实验开始之前,教师应提前为学生奠定探究实验的基础,如对常用的化学实验仪器的名称、使用方法等要有详细的讲解.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了解实验原理,清楚实验步骤,拥有对实验突发事故的处理能力,让学生在实验前能对实验有所把握,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给予学生动手的勇气.对于此类难度较大的实验,教师还可以把大实验分成若干个小实验,让学生由简至难,形成阶梯式递进,将实验过程用总分总的形式的完成.

例如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教师就可以采用上述的分解法进行实验分解(如图2所示).首先是试管内固体加热实验,然后是气体的收集实验,再然后是仪器装配实验,最后是气密性检查实验.对以上各部分熟悉后,再来做制取氧气的实验.学生实验的成功率明显提高,而且学生也清楚了实验中每个步骤需要注意的知识点,理清了实验的思路和方法.

五、巧妙设计实验步骤,让学生留有自主思考的空间

教师可以在设计实验方案的时候留下可以改进挖掘的点,在完成基础实验后,让学生进行开放性问题的探究,让学生形成开拓性思维.

如在加热高锰酸钾制作氧气的实验中,学生可能对“试管口塞棉花”和实验结束时“先将导管移除水面再撤走酒精灯”的原因理解不深刻,教师则可以对实验进行(如图3所示)改进.该教具是对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的一个补充探究实验,让学生学会用探究的方法去理解问题.

图3 探究实验

第一步: 打开夹管阀2,关闭夹管阀1;洗气瓶中水变为紫红色.使学生理解试管口塞棉花团的原因.

第二步:打开夹管阀1,关闭夹管阀2;水槽中的水倒吸入瓶中,使学生理解实验结束后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撤走酒精灯的原因.

总之,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探究实验可以提升学生化学学习积极性,加深基本概念的记忆,理解问题的本质,掌握自己探究的方法.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效教学,让学生找到知识的源头,掌握获取知识的手段,让学生越来越自信,能够自己独立思考,让学生成为获取知识的主导者,形成让学生受益终生的学习习惯.

猜你喜欢

化学探究实验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做个怪怪长实验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