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参苓白术散治疗酒精性肝病的临床观察

2018-11-07朱晓红王全楚董晓锋刘建琴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18年3期
关键词:参苓白术散双歧

朱晓红 王全楚 董晓锋 刘建琴

郑州市解放军153中心医院感染科 (河南 郑州, 450042)

酒精性肝病(ALD)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肝脏疾病。初期通常表现为单纯性酒精性脂肪肝,进而可发展成酒精性肝炎(AH)、肝纤维化和肝硬化[1],严重酗酒者可诱发广泛肝细胞坏死甚至肝衰竭。引起该病症的主要原因是长时间大量饮酒,肠道菌群失调在该病患者身上均有体现,只是程度的差别,相较于正常的菌群表现双歧杆菌、乳酸菌等数量降低了,但是革兰氏阴性菌等机会致病菌的数量增长速度较快,同时内毒素也会因病菌死亡后释放,出现腹胀、腹泻、肠鸣音活跃等症状,形成慢性腹泻[2]。因为肠道、肝脏的解剖结构非常独特,当肠道流出的血流在循环之前会流过门脉系统,之后才流入肝脏,从而形成肝脏与胃肠道在解剖上和功能上的密切关系[3~5]。研究也发现酒精性肝病时都会出现肠道菌群失调,肝损害越严重肠道菌群失调情况就会越严重,从而使得肝病更为恶化[6,7]。我们通过观察酒精性肝病患者的肠道菌群失调,探索应用重建肠道菌群修复肠粘膜屏障而发挥治疗腹泻、促进肝功能恢复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0例患者为 2016 年 5 月至 2017年 5 月在我院就诊的酒精性肝病患者,将其按照就诊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n=30)和治疗组(n=30)。治疗组患者中男24 例,女性6 例,最大年龄 72 岁,最小年龄 28 岁,平均年龄(47.2±3.2)岁,最长病程30 年,最短病程 5 年,平均病程(11.5±4.2)年;对照组患者中男23例,女 7 例,最大年龄 74 岁,最小年龄 27岁,平均年龄(48.3±3.5)岁,最长病程 38 年,最短病程 7 年,平均病程(8.2±3.1)年。纳入标准:①年龄大于 25 岁;②饮酒史 6 年以上;③常规检查支持酒精性肝病诊断,B超提示肝脏慢性炎性改变。患者及家属均已知晓本次研究内容,且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均给予西药治疗,即口服蒙脱石散[博辐-益普生(天津)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00690),3g/次,3次/d],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晋城海斯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S19993065),420mg/次,3次/d],连用4周。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苓白术散,组方包括:党参 15 g,炒山药、白术、茯苓、莲子肉 、桔梗 、车前草各20 g,炒薏苡仁 30 g,桔梗、白扁豆各 10 g,砂仁、补骨脂、肉豆蔻各 6 g。每日1剂,水煎分服,连用4周。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饮酒,保持原有的生活方式,均未使用降脂、降糖药物。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①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②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改善情况,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谷氨酰基转移酶(γ-GT)。根据酒精性肝病诊疗指南(2010 年修订版)的相关依据进行本次治疗效果的判定:经过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显著改善,部分患者完全好转,经过常规指标检测,均显示正常,则判定为治疗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缓解,常规指标有所恢复,但未恢复到正常值,判定为治疗好转;经过治疗后,患者的临床指标无任何改善,则判定为治疗无效。总有效率=[(有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治疗后,治疗组有效患者25 例(83.3%)、好转患者3 例(10.0%)、无效患者2 例(6.7%),治疗总有效率为93.3%(28/30);对照组有效患者 22 例(73.3%),好转患者2 例(6.7%),无效患者6 例(20.0%),治疗总有效率为 80.0%(24/30),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47,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LT、γ-GT水平比较 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的ALT、γ-GT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且治疗组下降值明显大于对照组。见表1。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治疗后,治疗组有2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呃逆、胃部不适,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对照组有1例出现便秘,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802,P>0.05)。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肠道菌群变化比较 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LT、γ-GT的变化±s)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肠道菌群的变化 (x±s,lg CFU/g)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P<0.01

3 讨论

人类正常肠道菌群包括厌氧菌兼性、厌氧菌和需氧菌,从而形成机体内复杂的微生态系统[8,9]。临床研究显示酒精性肝病患者常发生慢性腹泻,最初的表现为脂肪肝,严重会向酒精性肝炎、肝硬化等发展,对人体健康有严重的损伤[10]。

正常情况下, 肠道菌群通过优势发展和宿主共处和谐, 当有外界致病因素侵入宿主, 破坏肠道间菌群的平衡状态, 各种毒力较强的致病菌会破坏肠道黏膜屏障功能, 肠壁通透性增加, 内毒素渗入增加, 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肝脏, 进一步加重肝功能损害, 形成恶性循环。蒙脱石散的作用是能够在消化道内生成黏膜保护层,以此来达到对抗病原菌入侵肠道的目的,加快受损肠道的功能以及结构的恢复,同时通过有效的止泻作用减轻水电解质的紊乱,缓解患者的症状。研究显示,蒙脱石散对于肠道黏膜的保护作用能够持续 6 h 甚至更长,抵抗细菌、病毒等病原菌的入侵。另一个作用是能够与肠黏液分子之间形成屏障,保护肠细胞免受破坏,缓解腹泻症状。需要注意的是该药物虽然止泻效果优异,但是不具备基本的肠道菌群调节作用,因此应用后无法改善失衡的肠道菌群[11,12]。在此基础上联合双歧杆菌调节肠道微生态,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是临床常用的一种微生态制剂, 由长型双歧杆菌、嗜酸乳酸杆菌、粪肠球菌配制的微生态制剂,三者组成了一个在不同条件下都能生长, 作用快而持久的联合菌群, 在整个肠道黏膜表面形成一道生物屏障, 抑制致病菌对机体的侵袭,维持肠道正常生理功能[11,12]。参苓白术散由党参、白术、茯苓、扁豆、莲子、山药、薏苡仁、砂仁、桔梗、炙甘草等组成。方中人参、白术、茯苓,健脾、益气、渗湿为君; 山药、莲子、白扁豆、薏苡仁健脾益气,渗湿止泻为臣; 砂仁和胃醒脾,化滞行气为佐; 桔梗培土生金,通调水道,载药上行,联合炙甘草和中健脾,共为使。有实验研究证明,参苓白术散可以通过调节 IL-10、TGF -β分泌达到参与机体免疫调节的作用[13]。陈朝元等在临床上观察参苓白术散对脾胃虚弱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治疗作用,发现患者在使用参苓白术散治疗之前,其 CD3+、CD4+、CD4+/CD8+比值均减少,CD8+增多;使用参苓白术散后 CD3+、CD4+、CD4+/CD8+比值均升高,CD8+比例下降[14]。可见,参苓白术散可以调节 T 淋巴细胞各亚群的数量及比例,从而维持机体免疫平衡。劳高权等[15]通过观察参苓白术散治疗晚期大肠癌腹泻的临床疗效,发现参苓白术散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防御能力。本研究观察蒙脱石散、双歧杆菌联合参苓白术散治疗酒精性肝病的临床疗效,结果提示其具有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肝功能的作用。

猜你喜欢

参苓白术散双歧
参苓白术散对初治肺结核患者中医症候积分与不良反应的影响
益生菌产品中双歧杆菌计数培养基的比较研究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探讨参苓白术散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作用机制
响应面法优化七味白术散总苷提取工艺
双歧杆菌及其产品缓解肠炎症状的研究进展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蒙脱石散联合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分析
历代医家对参苓白术散的论述
历代医家对参苓白术散的论述
母乳婴儿源产细菌素双歧杆菌的分离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