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郑州古牌坊摭拾

2018-11-07于皓洋

黄河·黄土·黄种人(华夏文明) 2018年10期
关键词:栏板斗拱牌坊

□于皓洋

牌坊,古称绰楔,又称牌楼,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标志性建筑物。梁思成认为:“牌坊自汉代之阙,六朝之标,唐宋之鸟头门、棂星门演变而来。”牌坊滥觞于汉阙,成熟于唐宋,明清两代登峰造极,盛行于全国各地。

郑州古代牌坊很多,自登封汉代之三阙始已无从计数,仅明清两代有据可查的就达300余座。这些古牌坊分布在州县的寺庙、祠堂、衙署、街道、村落、坟墓等处,有象征大门的牌坊,有街道的标志坊,也有功德坊、祭祀坊、家族牌坊、贞节道德坊,等等。但是,经过几百年的历史变迁、战乱兵燹等,使许多牌坊遭灭顶之灾。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数据显示,郑州幸存下来的牌坊,包括完整和破损的还有18座,其中登封市9座(不含汉阙),巩义市7座,荥阳市1座,新密市1座。经过收集整理,现简要介绍如下:

1.中岳庙“配天作镇”坊。立于登封市中岳庙内天中阁后,原名宇宙坊,建于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是中岳庙建筑群中轴线上的一座门洞式高台建筑。面南,东西跨神路而建。高9.17米,长19米,宽7.86米,面积149.34平方米,为三间四柱三楼式。上为木质,柱下束腰莲花青石方墩为础,庑殿屋顶,坊起三架,顶覆黄琉璃瓦,檐下施九踩斗拱。下染红柱,上彩绘斗拱枋梁,金碧辉煌。正面明楼额书“配天作镇”,两配楼分别书“宇宙”“具瞻”。 (图 1)

2.中岳庙“崧高峻极”坊。立于登封市中岳庙峻极门里,又名迎神门,清朝建造(传为康熙年建)。面南,东西跨神路而建,高8.1米,长13.48米,宽3.91米,面积52.71平方米。坊为木质牌坊,柱下方形束腰莲纹青石墩础,三间四柱三楼式,坊起三架,歇山式黄琉璃顶,明楼施九踩斗拱,配楼施七踩斗拱,彩绘斗拱枋梁,下染红柱,整个坊望之金碧辉煌,气势不凡。正中额题“崧高峻极”。(图2)

图1 中岳庙“配天作镇”坊

图2 中岳庙“崧高峻极”坊

3.天中街东西牌坊。位于登封市中岳庙天中阁前东西两侧,明代建造。天中阁原为中岳庙大门,门前是古代往来登封县(现登封市)城的天中街。牌坊均跨天中街而建,东西牌坊相呼应,是中岳庙东西两边的界点标志。两牌坊毁于何时无考,现各存四个束腰莲纹青石柱墩。由现存遗迹可知,两牌坊均为东西向,南北跨街而建,为三门四柱式木结构牌坊。两牌坊均南北长12米,明楼间距3.6米,两次楼间距各2.4米,石墩础高1.75米,边长0.9米。

4.少林寺山门前东西石坊。立于登封市少林寺山门前东西两侧,为山门前的南北跨街牌坊,有少林寺常住院东西界的界标作用。分别建于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三十四年(1555年),两牌坊形制相同,均为两柱一楼式,高5.9米,两柱间距3米。庑殿顶,坊顶雕有脊饰,房坡雕瓦垄,下雕斗拱。东石坊上雕双龙戏珠、双狮戏珠图案,横额上外侧刻有“祖源谛本”,内侧刻“跋陀开创”。两柱外侧刻对联(图3)。西石坊雕双狮戏珠、双凤朝阳图案。横额上外侧刻有“嵩山少林”,内侧刻“大乘胜地”,两柱内外侧都刻有对联(图4)。

5.达摩洞石牌坊。立于登封市少林寺常住院西北五乳峰上达摩面壁洞前,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建,面南而立,是洞门牌坊。为两柱一楼式,庑殿顶高4米,两柱间距2.2米,上雕瓦垄,下刻斗拱,南面横额刻有“默玄处”,北面横额刻有“东来肇迹”,横梁刻有二龙戏珠、双凤朝阳浮雕图案。(图5)

6.莲花寺砖牌坊。位于登封市西南十公里少室山南麓莲花峰下莲花寺门前。始建年代不详,民国十二年(1923年)重修。其形制为砖砌墙式牌坊,构成莲花寺的牌坊式山门。牌坊坐北面南,一字形立在南阳殿前高0.85米的台基上,通宽18米,高3.7米~4.4米,厚0.5米。牌坊开圆拱形门五座,各门券均有石雕装饰。中门上部砌有山字形门头。门两边石刻对联为“三教九流同归大道,千崖万壑合成奇观”。门额刻“竹林化原”。两次门上部分别刻“云城”“仙乡”。两边门通嵩莲宫两侧入寺便道。门上方分别刻“八仙过海”“飞禽走兽”,以及花草图案。此牌坊为门坊结合,造型独特,在郑州市域少见。(图6)

7.崔氏墓茔石坊。位于登封市大金店镇文村大街北侧崔氏墓茔。明代建造,坊为三间四方柱石坊,面南,通高2.88米,宽4.5米,坊中间宽1.62米,两侧间宽0.95米。构架简单,横坊盖顶,浮雕花草图案,两边柱头刻坐朝天吼,四柱前后均有抱鼓石夹护,额刻隶书“崔公先茔”,两中柱正面刻对联。此坊是明代御赐进士、湖广兵备副使崔应科为家族先茔而立。 (图7)

图3 少林寺山门前东石坊

图4 少林寺山门前西石坊

图5 达摩洞石牌坊

图6 莲花寺砖牌坊

图7 崔氏墓茔石坊

图8 蔡庄文魁坊

8.蔡庄文魁坊。位于巩义市芝田镇蔡庄村,为明万历御赐进士赵景星而建。用青石雕凿构筑,高8.8米,宽6.6米。单门庑殿顶,正脊两端龙吻,脊上雕牡丹花卉图案,檐下置斗拱六攒,拱间由透雕“卍”字花纹相连。牌坊正面中间嵌一石匾,上刻“皇明”二字。斗拱下有横枋,枋中间雕凤,两侧雕龙,周围雕卷草花纹。再下,栏板上楷书“文魁坊”三字,栏板向下又加一栏板,楷书“万历丁酉选贡庚子科乡进士赵景星”。再下,为高浮雕狮子滚绣球。两门柱上端,雕铺首衔环,门柱下部三面都有抱鼓夹杆石,上部雕狮子。下部分两层,上层为覆莲鼓面,鼓面上部雕牡丹、卧羊和其他图案;下层为束腰方座。牌坊背面斗拱中间嵌一石匾,上刻“天言”二字。斗拱下横枋,中雕立鹤云纹,左有五人拱手而立,右有三人骑马行进。枋两端雕两盘龙,枋下栏板上书“唐吏风猷”四个大字。文魁坊造型雄伟壮观,雕刻洒脱豪放,生动感人,不失为中原地区石雕艺术之佳作。(图8)

9.裴峪魏氏节孝坊。位于巩义市康店镇裴峪村焦家祠堂院内。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为旌表儒童焦正妻魏氏守节三十五年而建。青石构筑,坐东面西,三间三楼四柱式牌坊。正楼高9.15米,中门高3.6米,宽1.6米;两次楼楼门高4.5米,宽1.2米。单檐庑殿式顶。檐下安斗拱,正中嵌一石匾,上刻“圣旨”二字。斗拱下边的石枋上雕“八仙图”,图下栏板上刻“仪闺范”四字,再下雕刻“子路负米”等二十四孝图。两边次楼结构与正楼相同,石坊与栏板上雕游龙图案。四柱下方前后均有刻狮的抱鼓石夹护。坊背面正楼檐下石匾上刻“恩荣”二字,栏板上刻“纶音崇锡”四个大字。其下石枋与栏板上雕麒麟、龙戏珠、鹤衔仙草、季札挂剑、大舜耕田等故事图案。魏氏节孝牌坊,造型古朴,结构严谨,雕刻生动传神,人物栩栩如生,保存完好,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图9)

10.仓西郑氏节孝坊。位于巩义市站街镇仓西村。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为旌表李士海妻郑氏节孝三十二年奉旨而建。青石构筑,坐东面西,三间三楼四柱式,通高5米,宽6米,庑殿顶,檐下六斗拱,横眉上正书“恩承凤诏”四个大字,左右两副对联。坊中浮雕图案保存完好的尚有20余幅,主要内容为“八仙图”“二龙戏珠”“拜寿图”“双凤图”“花草云龙”等。郑氏节孝坊正面的右侧刻有表文,左侧刻有传记。背面右侧刻颂词,左侧刻七言律诗一首。这些文字,详细叙述了节妇一生的事迹,歌颂了节妇“母仪淑德”和“万古不磨”的情操。郑氏节孝坊保存了大量的文字资料和民俗故事,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图10)

11.石板沟孟氏节孝坊。位于巩义市河洛镇石板沟村村口。坐北面南,为三间三楼四柱式青石坊。通高6米,宽5米,庑殿顶,雕有脊饰,檐下六斗拱。中门宽2米,边门宽1米,牌坊匾正面顶枋上雕刻八仙图案,枋下栏板上书“苦节坚贞”四个大字,左侧落款为“大清道光三十年仲秋建”。大额枋上雕刻二十四孝图,其下刻“旌表已故儒童白锡璧妻孟氏节孝坊”,小额枋上雕刻二龙戏珠图案。两边对联内容为“植纲常自是生前心志苦,崇祀典应获没后姓氏香”。背面栏板上刻坊表,叙述节妇一生事迹。四柱下部前后均有雕狮的夹杆石夹护。孟氏节孝坊,雕刻有“八仙庆寿”“龙王行雨”等图案20多幅,生动传神,精细严谨,独具风格,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图11)

12.石板沟康氏节孝坊。位于巩义市河洛镇石板沟村。清光绪十年(1884年),为旌表白锡瑞妻康氏节孝而建。青石构筑,坐东面西,为三间四柱五楼式建筑。庑殿顶,正楼一层顶,副楼两层顶,高6米,枋上立斗拱,正楼宽2米,两副楼宽1米,进深1.5米。枋上刻花纹图案,栏板正书“纶德处锡”四个大字,下边枋上雕刻二十四孝图。枋下栏板上正书“旌表监生白锡瑞继室康氏节孝坊”;中柱上雕刻对联“苍松冒雪节弥劲,翠柏经霜心愈坚”;边柱上雕刻的也是对联:“□□沦溟子劫有,操同白璧点瑕无”。副楼左右栏板上各有龙头等图案。牌坊背面枋下栏板上书“巾帼流芳”四个大字,中柱上的对联是“事姥抚孤自励生前心志苦,完节全孝应获没后姓氏香”。边柱篆书对联“节励清操原无伪,孝荷丹诏自有真”。枋下栏板刻“奉旨旌表节孝白母康孺人建坊序”,叙述节妇一生事迹。(图12)

图9 裴峪魏氏节孝坊

图10 仓西郑氏节孝坊

图11 石板沟孟氏节孝坊

图12 石板沟康氏节孝坊

图13 康店王氏节孝坊

13.康店王氏节孝坊。位于巩义市康店镇康店村康百万庄园前。民国五年(1916年),为旌表康道兴之妻王氏节孝而立。牌坊坐北面南,为四柱三间三楼式,高6.9米,宽6.9米。正楼门高6.9米,宽2.9米;次楼两门高5.5米,宽2米。牌坊为青石结构,顶为石檐挑角,两端雕龙头吻,脊正中立雄狮,石檐有斗拱负荷。正中嵌“圣旨”匾,上雕二龙戏珠,下边枋上雕日月和飞翔着的双凤。枋下刻“辉扬彤管”四个大字。两侧雕对称的手执金瓜的武士,往下第二枋雕“唐氏乳姑”“子路负米”“大舜耕田”“文帝尝药”等二十四孝图案。枋下栏板上刻“清旌表节孝武生康道兴妻王氏坊”,小额枋上高浮雕“双龙戏凤”图。中柱刻楹联为“竹节松操河山并寿,芝泥金简绰楔长新”。外柱刻楹联“萱幄承欢陈孝妇,柏舟矢志卫共姜”。牌坊背面上端亦嵌“圣旨”二字,顶枋下栏板上书“节孝流芳”,中柱刻楹联“日月永明冰霜皎洁,崟耸峙洛水澄清”,边柱刻楹联“祖武于今能绳继,人寰自古重纲常”。各中柱、边柱立在同一须弥座上,各柱下有夹杆石,上雕雄狮共八只,夹杆石三面雕刻花鸟、松竹梅、人物等图案。王氏节孝坊乃康百万家族所建,设计完美,工艺精湛。(图13)

14.官庄赵春亭墓坊。位于巩义市芝田镇官庄村西赵春亭墓前。明朝崇祯年间赵景星为父修建的墓坊。坐东向西,为两柱单门石坊。在墓前立有望柱、石狮、石虎、石马、石羊、文臣各一对,与牌坊组成墓前石刻群。石牌坊顶部横脊两端雕日月云气吻,形如云朵。中间雕一束腰宝瓶。牌坊正面,中间雕苍松两株,两侧雕四只仙鹤,下部枋楣正书“明敕文林郎春亭赵公茔”,再下雕麒麟送子,两侧雕朱雀云气纹。牌坊背面,上端为二龙戏珠,枋板上刻“紫微扬声”四个大字,右书“邑边维新题”,左书“男赵景星创立”。下雕狮子滚绣球。牌坊雕刻细腻,生动传神,为墓茔牌坊中之佳作。(图 14)

15.秋社阴氏节孝石坊。位于荥阳市乔楼镇秋社村。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为旌表陈让妻阴氏而建。该坊面南,为四柱三门三楼式石坊,跨路而建,“文化大革命”中被毁,现竖立的仅存最下一层,东西宽6.23米,残高3.57米。牌楼顶部构件雕刻散存其侧,从构件上可见雕有瓦垄,檐下雕有斗拱等。仍竖立的上层栏板,前后两面刻“旌表已故儒童陈让妻阴氏节孝坊”及“赐进士出身署荥阳县(现荥阳市)事山右张翼立男陈良相陈良杰孙生员五事等建雍正拾贰年”等字。下层栏板前后两面均饰相同的高浮雕狮子滚绣球图案,两次间枋与栏板上则浮雕凤凰、麒麟、花卉等图案。中间两石柱正面抱鼓石上雕有狮子。(图15)

16.密县老城石牌坊。位于新密市密县老城西街,是一座青石双柱跨街的石牌坊。明代建造,石牌坊已毁,仅存南边坊柱一根,竖立于西街牌坊旧址。柱高3.6米、方0.85米。下部有须弥座,座高0.75米,长2.45米。西侧存抱鼓石,高2.5米,夹护坊柱,上雕雄狮。

综上所述,郑州现存古牌坊虽然为数不多,但仍然具有很高的价值。风格多样,门类齐全,木、石、砖材质各异,并涵盖了牌坊的标志性、纪念性、装饰性等多样功能:有为名人歌功颂德的功德坊,如巩义文魁坊;有立于寺庙成为景观点缀的建筑坊,如中岳庙内的牌坊;有立于道路上显示节点、界限标志跨街而建的街市坊,如少林寺门前左右的牌坊和中岳庙天中街的牌坊;有象征大门的牌坊,如少林寺达摩洞前的牌坊;也有彰表贞节孝道的贞节道德坊;还有立于墓茔的坟墓坊,等等。这些古牌坊,为我们研究牌坊的演变及功能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郑州的古牌坊有很高的建筑艺术和石刻艺术价值。中岳庙内的“配天作镇”坊和“崧高峻极”坊,建筑结构复杂,构件精细,雕梁画栋,浑然天成,不失为建筑艺术之佳作。它们在中岳庙建筑群的整体构筑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使建筑群的价值得以升华。多座石刻牌坊各具特点、独具一格。雕刻的人物故事、动物、花卉图案内容丰富、玲珑剔透、栩栩如生,达到了很高的石刻艺术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古牌坊都有一定的社会背景和历史寓意。如中岳庙的“配天作镇”坊,即是按“五行说”构想设计的。中岳属土,土即地,唯地才能配天,中岳乃天地之中,岳神与天神共同镇护国家平安,故为之配天作镇。“崧高峻极”坊,源于《诗经·大雅·崧高》“崧高维岳,骏极于天”诗句。再如“文魁坊”,即为明万历进士赵景星歌功颂德的牌坊。而那些节孝坊上刻的表文、传记、生平事迹、颂词、坊序等文字,详细地记述了封建社会中妇女们三从四德的节孝或者孤苦凄婉的故事。所以,这些牌坊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状况和社会意识形态,因而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古牌坊经过两千多年的演变,在诸多方面已经成了一种重要的标志性建筑符号。如今,各类牌坊仍在不断修建,其历史文化功能也在不断地传承光大。世界各地的华人聚集区很多也都修建有牌坊式建筑,它早已成为中华文化的象征之一。

猜你喜欢

栏板斗拱牌坊
小兔的“胡萝卜车”
说不完的斗拱
丰碑与牌坊祥云县王家庄
基于NASTRAN的某轻卡栏板轻量化仿真优化研究
民居趣读
一种电动自行车多功能后座的设计
中国现存牌坊文化遗迹的地域分异及成因
《蚕食系列之斗拱》
普通碰撞事故为何造成重大伤亡事故调查揭开真相
斗拱系列灯具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