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尚书·康诰》中“明德慎罚”思想研究

2018-11-06宋宛骏

北方文学 2018年24期

宋宛骏

摘要:《尚书·康诰》中“康”指的是康叔,周武王的弟弟,被分封到衛国;“诰”是告诫、劝勉的意思。该篇是周公告诫康叔勤勉政务之辞。全篇围绕“德”与“罚”展开论述,体现了周公“明德慎罚”的执政理念,同时也是一篇重要的历史文献,对于研究周初的政治制度、司法制度以及意识形态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康诰》;明德慎罚;思想意义

《康诰》是周公担心康叔年轻缺乏政治经验,因此告诫康叔要勤勉政务同时告诉他一些治国理念。全文开篇便提出执政的核心——“明德慎罚”,围绕此核心以“德”和“罚”为脉络进行论述。通过对“明德慎罚”的研究可以窥探我国古代的治政思想。

一、明德慎罚的提出

周公在诰词的开始就提出了“明德慎罚”这一思想,并要求康叔将它作为一条重要原则并加以遵守,原文写道:

王若曰:“孟侯,朕其弟,小子封。惟乃丕显考文王,克明德慎罚;不敢侮鳏寡,庸庸,祗祗,威威,显民,用肇造我区夏,越我一、二邦以修我西土。惟时怙冒,闻于上帝,帝休,天乃大命文王。殪戎殷,诞受厥命越厥邦民,惟时叙,乃寡兄勖。肆汝小子封在兹东土。(1)

周公通过总结历史经验,阐明文王、武王正是因遵循“明德慎罚”而得天下。他将“明德慎罚”细化分为“庸庸”、“祗祗”、“威威”。前两者是“明德”的范畴,后者属于“慎罚”的范畴。在周公看来,只有实行“德政”才能将殷民治理好,才能巩固已有的政权。因此,“明德慎罚”需要从“德治”和“法治”两方面下手。

二、“明德慎罚”的体现

随着朝代的更迭,周人发现天命与民情二者紧密相连,天命的改变与民心向背有一定的联系,于是提出“敬天保民”的思想。这要求统治者既要“敬天”又要“保民”,重视人民的作用。周公深刻认识到要想“敬天保民”就应以“德治”为基础,“法治”为手段,二者的结合才能维护周人的长久统治。“明德慎罚”体现在“德治”和“法治”两方面。

(一)德治是“明德慎罚”的基础

“德”是《康诰》篇的中心。周人认识到“不敬厥德”是夏商失去天命的根源,由此周公提出“敬德”、“明德”等思想并对该思想具体化。

在周公看来德治应从保民、惠民、安民三方面入手,既要虚心求教于圣贤,又要爱民如子。他认为文王正是做到上述几点,才建立了周王朝。因此,“德”是关系到国家存亡的关键。周统治者认为只有敬德,施行德治,推行德政,才能保有从上天那里得来的宏大基业,才能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二)法治是“明德慎罚”的手段

在诰词中,周公虽谈到“明德”,但大量篇幅都在论述“慎罚”。周公认为“罚”是维护统治不可缺少的手段,但一定要慎重,并对“慎罚”作了具体指示,其内容大体上可归纳为两个方面:

1.明确提出“慎罚”的标准

周公将“明德”与“慎罚”并提,说明“德治”与“法治”对于维护周人统治同等重要。“德”是维护统治的基础,“罚”是“明德”的手段。《康诰》明确提出“慎罚”的标准。所谓的“标准”是指过失杀人和非过失杀人要有所区分、判案要谨遵法典、囚禁犯人要三思及败坏伦理纲常者要罚等。

总的来说,罚要“慎罚”。这是周公教导康叔学习和继承殷法的指导原则,比殷代的一味地残酷施行严苛的刑法高明得多了。

2.以法为准,谨守法典

周公深刻认识到德政不是万能的,必要的时需要法律的维护与约束,法律不仅仅只是单纯的约束人民,更应对司法者、执政者提出明确的要求。

首先,作为执政者要“敬明乃罚”,按照法律规章处理大小案件以公正严明令人心服。其次,强调统治者应制定一套明确的法律规范。执法者应依法办案、依法治罪。最后,司法者应以民为主,严于律己,不应以一己私欲伤做出伤害国家、百姓的的事情。

《康诰》虽说是在君主专政的基础上建立的,但它以民为核心、以“慎罚”为原则,建立法制保护人民,营造较宽松的政治环境,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民众的利益。

三、《康诰》的思想意义

所谓“明德慎罚”实质上就是孔子所说的“宽猛相济”。正是因为他们认识到仅仅依靠德治并不能维护国家长久统治,所以必须以法治为手段,对监管者与百姓进行约束。《康诰》大量篇幅围绕如何用法治治理殷地内容涉及权利监控、执法原则等方面,其法律意识、法律制度较周代以前相比更加人性化、具体化。

周公通过总结历史经验认识到“德”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因此,周公在训诫中特别强调“敬”、“慎”二字,特别重视以德政教化百姓、以德服人。这一点和周以前相比不能说是一个进步。

《康诰》是一篇重要的历史文献,对研究周初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它全篇阐明了尚德、慎罚,强调缓刑慎罚、以德治国的政治思想。无论是其完善的法律体系还是以民为本的政治制度都为后代君主治理国家提供方法。

注释:

黄怀信.尚书正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第532页.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卫康叔世家[M].北京:中华书局,1999.

[2]黄怀信.尚书正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3]赵伟丽.《尚书·康诰》探研[D].郑州:郑州大学,2009.

[4]邓田田.试论周公在《康诰》中建立的法制体系[J].船山学刊,2008.

[5]李文晶.从《尚书·康诰》看周公的统治思想[D].科教文汇,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