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老子为例看中国哲学的思辨体系

2018-11-06尹上文

北方文学 2018年24期
关键词:思辨老子

尹上文

摘要:在研究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时候,不应该仅仅注意它在历史上对我们的产生教化作用的常识道德,更多地是中国哲学中闪耀着的理性思辨的光辉。这些丰富的哲学体系对于我们完善中国古代哲学体现,推进现当代哲学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而在实际的研究过程中却未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将以对春秋时期以来初步展开的辩证法思想进行全面总结提升的老子哲学思想体系为核心进行介绍,从而对中国哲学进行一个方向性的把握。

关键词:老子;哲学体现;思辨

冯友兰先生曾说:“中国哲学家之哲学,在其论证及说明方面,比西洋及印度哲学家之哲学,大有逊色。在中国中学生中,精心结撰,首位连贯之哲学书,比较少数。往往哲学家本人或其门人后学,杂凑平日书札语录,便以成书,成书即随便,故其道理虽足以自立,而所以扶持此道理之议论,往往失于简单零碎,此亦不必讳言也。”这是我们中国哲学的一个遗憾,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古代是存在着自己的哲学的,本文将以老子的整体的哲学思想为例,对老子以道为核心展开的哲学体系进行论述。

一、道生万物的宇宙生成论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老子认为,“道”的功能永不衰竭,是天地万物的母体,是万物生成的本根。“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生一”指道一而已,并没有说“一”是相对于“道”之外而单独存在的某种物质,“一生二”就指出了物体阴阳两方面的性质,通过阴阳两面的对立统一运动,万物化生。“冲气”即“中气”,阴阳二气交通成和,也可以理解为“和气”。万物正面抱阳,背面负阴,通过阴阳的中和统一为中气,从而形成具体事物。

二、道即是无,有生于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在老子那里,道不可言说,只能用无来表示,任何对作为万物本原的“道”的解释都是一种规定,都是对“道”的限制,让它从一个最根本性的东西变成了具有某种具体事物的性质,这对于真正意义上的“道”来说,是不可原谅的。且老子也认为,有与无都是玄,玄之又玄,即是道。道,既是无形无状的“无”,又是真正存在的“有”。同时他还说“有无相生”,有和无是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但是老子又说:“天地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有无相生强调的是有无二者之间的同序性,而有生于无又带有对有、无二者顺序的一种区分。这里其实还是有一点矛盾的。“道”作为老子虚构出来的精神实体,其派生出来的万物又“复归于无物”,最后还是会回归到虚无的“道”上面,“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视而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为什么“道”会无形呢?因为如果“道”是有形的話,那必定就是存在于特殊的时空的具体事物,就会有生灭的变化,这就会和“天下万物生于无”中的“无”相矛盾。宇宙万物的发展最后都是要返还到它的本原当中,“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三、道的法则

(一)“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不难看出,“其中有象”、“其中有物”、“其中有精”、“其中有信”都说明“道”是一个实有的存在体,“道”的存在方式,是宇宙万物的自然状态,也是宇宙万物的应然状态。“道”,既是产生天地万物的本原,是原始混沌的物质存在,同时又是天地万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法则。“道”虽然没有生灭变化,却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具有宇宙所固有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物质和精神赖以行动和变化的功能,它是老子思想的逻辑起点,也是最后的逻辑终点。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道”生养万物的活动是自然而然的,万物生成之后,“道”也不会对万物施加任何影响,只是让万物按照其本性自然而然地生长。当然,“道”的作用在具体的事物中是用“德”来体现的。这种“玄德”,不据为己有,不自恃己能,不主宰万物。

(二)“反者,道之动”

在老子“有无相生”的宇宙生成论当中就有体现的对立统一的朴素辩证法思想主要表达了物体之间和物体内部存在着相互转化的可能性。万物自身阴阳相互依赖、相互冲突和相互协调,就促使它发生运动和变化。这样的辩证规律是老子通过对客观世界的观察得出来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通过归纳世间万物的运行变化规律,老子也道出了社会人生的重要法则。“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老子通过对自然界和社会大量对立性概念的表述,揭示了事物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同时看到了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阐发了许多宝贵的辩证法思想。

在老子看来,万物相反相成、循环往复就意味着“道”的运动,这是“道”的特征。“反者,道之动”而这里的“反”也有两种含义:一是指“道”的运动是向自己的反面转化;二是指“道”的运动是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

老子认为,所谓的事物运动是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就是事物运动变化到了一定的极点,就要回归。“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道”广大无边,万物借助“道”而生成,万物从“道”之中分离出来以后,周流不息地运动着这种运动离道越来越远。当远离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物极必反,万物又会回到本原——“道”上面。“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万物运动变化的形式是循环往复,事物都要复归于自己的根本,这叫做“静”,这也是一种常则,返归本性。老子还说:“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但是老子认为事物最终都是要复归于静的思想就和阴阳相互转化有了矛盾,老子说:“重为轻根,静为躁君”。因此,老子有明显的贵柔守雌的观念,过分强调柔弱在矛盾双方对比中所处的优势,“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老子在这一点上把静当作了动的主宰,把弱当作绝对的强大,忽视矛盾双方互相转化的可能性和条件,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

老子还把事物向相反方向转化,看成是一个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由易而难的变化发展过程,他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始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这是对量变和质变关系的一种原始理解,看到了事物的转化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通过一定的积累和扩张的过程实现。老子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把动和静、常和变作为一对范畴来考察的哲学家,这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四、“涤除玄览”的认识论

老子所理想的社会状态就是“无知”的状态,向往的是自然状态下的“无知”、“无欲”,提倡“绝学”,认为只有绝弃学问,才能免于患难。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当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日日减以至于“无知”,就已无所求,无所作为,这样才能达到精神自由的境界。老子所主张的以无作为的方式来“知”主要是通过静观的形式。“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老子认为认识到了事物的规律才能算作“明”。

而对“明”的达到他也有说到过:“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通过心中的极度空虚,保持最确实的安静,这样就会使万物呈现在面前,看到他们返归原始的本来状态。老子把这种深刻的静观称为“玄览”,通过“玄览”才能“知常”,做到“明”。

既然要“致虚极,守静笃”才能“知常”,老子也反对过多地接触外界,对感性认识有所排斥,他说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由此可知老子排斥感性的认识活动,带有直觉主义的认识倾向。

老子的认识方法带有浓重的神秘主义色彩,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五、无为、贵柔守雌的人生理想观

从老子的宇宙生成论开始,“道”既是万物生成的本原,又是萬物运行的准则和规律,“道”所尊崇的无为法则也应该被人所模仿,才能顺其自然得到最好的效果。“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因此,归根结底地说,人是要效法道,效法自然的,遵守自然规律而为。老子说:“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要做到效法自然的无为,必须要做到“柔”。“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道”的运用方式就是柔弱,因此人要守道,就也要坚持柔弱的原则,柔弱就是人生的处世之道。老子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在做到守道、贵柔守雌之后,人才能渐渐达到无为无欲的境界,做到无智慧,无欲望,过一种淳朴而自然的生活。

六、回归原始的社会政治思想

老子的社会政治观和“道”之间也有着密切的联系,“道”是无为的道,政治思想上也主张无为而治,历史观上推崇“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

“小国寡民,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兵甲,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领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八十章]老子的理想社会,一方面否定不平等的制度,主张建立自给自足的社会,是带有进步色彩的;另一方面又主张完全倒退回原始社会,是消极的,也是不现实的。

老子创立的以“道”为核心的哲学理论,初步探讨了宇宙、自然、社会和人生的真谛,回答了哲学最根本的问题,即世界、万物的本原,同时又回答了世界是怎样的,宇宙万物运动变化的规律,以及人与宇宙、自然的关系,包含了本体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观、政治思想等方面内容,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有着重要启示意义,是一套完整的哲学体系。《道德经》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古代哲学巨作,老子不愧为中国古代哲学大师。

参考文献:

[1]贺麟,王太庆译.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M].商务印书馆,1959:119.

[2]冯友兰.中国哲学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39.

猜你喜欢

思辨老子
老子“水几于道”思想解说
浅析老子之道:有与无
智者老子
北大簡《老子》釋文指瑕
论老子处世哲学中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