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级汉语精读课教学中的中华传统文化教学策略探析

2018-11-06吴海娟

北方文学 2018年24期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教学策略

吴海娟

摘要:本文从初级汉语精读课教学实际出发,探讨初级阶段汉语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学策略。对外汉语教师可灵活使用渗入式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更多地导入中国传统文化的有关内容,以提高留学生的汉语水平,加深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關键词:精读课;中华传统文化;教学策略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在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国在探讨积极扩充软实力的基础上,以汉语推广为基础,在世界各地建立了众多孔子学院,同时积极吸引各国留学生来华留学。

在汉语国际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现在,我们不仅要积极探讨怎么更好的从事汉语语言要素教学,从语音、词汇、语法、汉字教学入手,积极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方式,同时也要积极探讨怎么在语言要素教学中更好地传播中华传统文化。胡清国(2004)在《对外汉语中语言与文化的教学及其把握》中就指出,本着“就语言教语言”的观念进行对外汉语教学是行不通的。汉语教学与中华传统文化密切相关。因此我们必须在对外汉语教学的各个阶段侧重中华传统文化的教学策略探讨,这也是近年来学界研究的热点。笔者以正在教授的初级汉语精读课为例,对精读课中的传统文化教学策略进行探讨。

一、初级汉语精读课中的中华传统文化教学内容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具体来说,中华传统文化应包括:古文、诗词、词语、乐曲、赋、民族音乐、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传统节日(均按农历)有:正月初一春节、正月十五元宵节、四月五日清明节、清明节千户的寒食节、五月五日的端午节、七月七日七夕节、八月十五中秋节、腊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种民俗活动等;包括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以及生活在中国的各地区、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对外汉语教学按照学生水平,一般可以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阶段。而对于初级阶段的学生来说,汉语水平较低,接受能力有限,因此传统文化教学的内容安排,也有一定的特点,一般会选取较简单有趣,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内容。如笔者所在院校使用的初级精读汉语教材《基础汉语40课》中就安排了较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有较完整的节日文化介绍,也有饮食文化,介绍了饺子、茶叶以及西湖醋鱼、龙井虾仁之类的名菜,还有大量成语以及历史故事和传说等。如:自相矛盾、守株待兔、郑人买履、曹冲称象、田忌赛马、十二生肖的故事、春节的传说、四大发明等。其次还有美丽的西湖、有趣的汉字、吉利的数字等和传统文化密切相关的内容。

二、初级汉语精读课中的中华传统文化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教学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在特定教学情境中为实现教学目标和适应学生学习的需要而采取的教学行为方式或教学活动方式。它重点研究如何教的问题,是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而采取的系统性行为。围绕初级汉语精读课中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需要根据学生的汉语水平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目前,多数学者也提倡要结合中国文化的层次和学习者的特点实施相对应的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策略。

(一)渗入式教学

近年来,学界关于如何进行文化教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结合语言点的文化教学和专门文化课的教学,这两个角度也被称为渗入式的文化教学和集中式的文化教学。初级汉语精读课作为一门主干课程,是进行渗入式文化教学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作为汉语教学的最初阶段,限于学生汉语水平的局限,也比较适宜进行渗入式的教学。

初级汉语精读课中的传统文化教学,首先可渗透在汉字教学之中。汉字作为一种历史悠久且具有表意特点的文字,作为古人心理和思维活动产物的存在,传承了丰富的文化信息。如很多汉语老师在教“山、水、月、日、人、大”等汉字时,展示这些汉字的甲骨文形体,既可让学生很快学会这些字,也可增强留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同时也能初步了解中国文字的奥秘。再如带“女”字旁的“好、嫁、娶、妇、妻”等都在一定程度上渗透出中国传统的婚姻观念和女人的社会地位。

初级汉语精读课中的传统文化教学,其次也可渗透在词汇教学中。词汇是语言的基础,它能最直接,最敏感地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文化价值取向。因此在词汇教学中渗入传统文化教学,效果不言而喻。在课堂教学中,涉及到一些与传统文化关系密切的词汇,我们可适时进行文化内容传播。如:解释“龙井虾仁”“饺子”“茶叶”“旗袍”等词汇时,可介绍中华饮食服饰文化,解释“京剧”“唐诗”等词汇时可介绍文学艺术文化,解释“胡同”“四合院”等词汇时,可介绍中华民族建筑文化。对于初级学生来说,学习语言的同时学到了传统文化知识,有利于他们更好地了解中国。此外,在词汇教学中,还有成语这一类比较特殊的词语,其中常常蕴涵着很多历史故事和哲理,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因此我们在介绍“郑人买履”“守株待兔”“自相矛盾”等成语时,可适时介绍这些成语背后的故事,让留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人的智慧。

初级汉语精读课中的传统文化教学,也可在语音、语法教学时适当的进行。总之,在语言教学中渗入文化教学,将会使对外汉语教学不断地走向完善。

(二)多媒体教学

文化教学中要注重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在初级阶段,由于语言交流的障碍较大,形象直观的文化教学方式往往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多媒体教学的引入可以极大地丰富教学内容,大量的图片、动画和录像等可强化学生的记忆。而且对于教学中,承载了丰富文化信息的词汇,有时无法用实物或讲解的方式阐释清楚,这时,多媒体教学就显得非常适用。比如我们讲饮食文化中的“龙井虾仁”、“西湖醋鱼”,就可以直接展示这些菜品的图片,刺激学生的感官体验。在讲到茶叶的时候,也可适当的展示红茶、绿茶等图片,并可用简单的视频,展示中国传统的茶艺。还有讲到节日文化时,很多节日都有一些传统活动,比如春节吃饺子、拜年、放鞭炮等,元宵节看灯吃元宵,清明节上坟扫墓,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中秋节赏月、吃月饼,这些内容均可用色彩明丽的图片和视频等方式来呈现,既解决了讲解的清晰性,又解决了讲课的趣味性,可以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增强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感知。

当然对多媒体教学方式,我们也要适当的注意,首先要注意在授课时,对多媒体展示材料进行选择,要适合学生初级阶段的水平,视频中的语言也应该尽量简单。比如介绍饮食文化时,很多人会觉得《舌尖上的中国》很好,但是对初级阶段的学生来说,就有点难,我们应该选择一些专门为留学生拍摄、制作的一些文化视频,这方面北京语言大学、汉办等均有一些代表性的作品。其次要处理好多媒体展示和传统教学的关系。多媒体教学有其优势,但是传统的授课方式也必不可少。授课时要注意控制教师授课的时间和多媒体影音播放时间的比例,不能一节课全部观看视频,教师要控制好课堂,适时进行多媒体展示。

(三)体验式教学

体验式教学首先是在课堂、校园中创造环境来体验。比如节日,我们通过多媒体的方式,让学生了解这种文化,他们只是接触了这种文化,但更重要的是体验。比如包饺子、吃粽子、吃月饼,我们稍作准备,即可在课堂上进行。在学校里面,也要充分利用环境,比如我们本科学生每学期末,会进行一定的才艺实训,有太极拳、茶艺、舞蹈、剪纸、结绳等,可以组织留学生参加,真实体验中国的传统文化。条件许可,还可进行文化参观,利用便利的交通,参观名胜古迹。当然,文化参观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性的教学策略,而不宜作为常规的教学策略使用。另外,随着现在科技的发展,我们也可利用新兴的“VR”技术进行辅助教学。所谓“VR”,就是“虚拟现实”,是在3D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最近几年在国内开始发展,目前主要应用于理工科及游戏领域。但是我们希望以后能制作出适用于对外汉语教学的“VR”技术,也可从现有的“VR”技术中剥离出一部分供留学生使用,比如我们讲节日时,可以让学生在教室里随时进入一个非常接近现实的节日环境里,在这个环境里可以感受中国的春节,可以放鞭炮,可以和别人互相拜年等。2018年由斯皮尔伯格导演的电影《头号玩家》,风靡全球,讲述了人类到2045年,人们只要戴上“VR”设备,就可以进入与现实形成强烈反差的虚拟世界。我们也可展望,在未来的时间里,我们也可利用“VR”技术,进行对外汉语教学,带领学生进入虚拟的环境中,去更方便、更快捷感受中华传统文化。

当然技术只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真正的教学还需要教师的合理组织和控制,需要课堂大量的语言和知识输入,以及一定的反复和练习。

三、小结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无论是理论的完善还是教学策略的探讨,我们都还有很多更为细致的工作需要去做。对外汉语教学中中华传统文化教学策略的探讨形式多样,但“教无定法”,教师要善于捕捉和创造教育机会,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综合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针对特定的教学环境和教学对象,灵活选择恰当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导入中华传统文化,才能更好地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申.语言文化教学策略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

[2]李然.中級汉语综合课文化教学的内容和策略[J].现代语文,2013(07).

[3]王昌宜.对外汉语教学中导入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策略[J].文教资料,2011(01).

[4]杨乐.中级汉语综合课文化教学的内容和策略[J].现代语文,2013(07).

猜你喜欢

中华传统文化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如何在小学教育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深刻内涵与动力源泉
中华传统文化与资助育人的“四化一体”融合机制研究
让中华传统文化在小学思想品德课堂中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