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闫景村信仰习俗的产生和发展

2018-11-06解蓉

北方文学 2018年24期
关键词:古村落

解蓉

摘要: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日益重视,继而引发出人们对中国传统古村落的保护与研究。2014年万荣闫景村被列入第一批山西省传统村落名录,又称古村落,闫景村拥有丰富的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文化遗产,承载着代代相传的民风民俗、生活习性。本文通过对闫景村庙宇文化和其它信仰习俗进行调查研究,了解闫景村信仰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发掘村落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和价值,使有关闫景村的资料更加丰富完善,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理论基础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闫景村;古村落;信仰习俗;庙宇文化

一、庙宇文化

庙宇是村民活动的公共信仰空间,是村落的象征和精神寄托,也承载着他们的集体回忆。闫景村现存七所庙宇,每逢初一、十五各个庙宇的管理者都会打开庙门,村民们会去烧香祭拜。村中庙宇多分布在街道的巷端和转折处,它们不仅是一个祭祀场所,也是人们休息交流的空间。

(一)关公信仰和崇拜

在历史演义小说《三国演义》中,关羽的一系列行为和事迹使他成为人们口中“忠义”的代表,关羽英勇神武的形象也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千百年来,人们对关羽的喜爱逐渐发展为崇拜,关羽不断被人们神化赋予信仰的寓意。无论朝代如何更替,人们对关公的信仰始终如一、愈演愈烈,关公不仅为人民大众所崇拜还得到了统治者的青睐,因此在历史进程中关公的地位不断提高,为帝为圣。关公的崇拜不仅是时代发展的潮流也是人们历史的选择结果。对关公的崇拜和信仰体现了人们趋吉避凶,希望生活美满幸福的美好愿望。

闫景村结义庙位于大西门巷的中段,庙内供奉刘备、张飞、关羽三堂圣像,根据庙内碑文可知结义庙始建于明嘉靖十至十一年,明清间数次重修,庙宇正梁上有文字“晋民国十二年四月初一日辰时上修正殿”,庙中所存六块石碑不仅反映出结义庙的历史,还反映了闫景村的历史文化,其中两块乡规民约碑体现了闫景村村民的生存方式、生活习性和信仰文化。庙内东西墙上还保存着最早的壁画。传说给庙宇作画的时候,请了两位画师,中间设置屏障,各自作画,互不相看,完成之后大家都说西边比东边好。庙中壁画是木制画面,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严重毁坏。每年四月初八关老爷过生日,村民都会请戏班为结义庙唱三天戏(初六、初七、初八),遵照习俗在庙宇对面搭建戏台,庆祝关老爷寿辰,除了唱戏人们还会给关老爷送宝送钱,烧香烧钱,放火等。

村民习惯称老爷庙为小关庙,庙里关公神像一手拿书,另一只手抚摸胡须,而他的旁边做的铜像是他的侄子周仓和干儿子关平,这是一个文关公的形象,一般村民来这里祈求孩子学业有成。(见图1)

(二)娘娘庙的求子习俗

自古以来,人们对子孙后代的繁衍都十分重视,人们不仅在私人空间表现希望多子多福的愿望,在信仰方面对子孙的祈祷和祝愿也是十分重视。闫景村中有三宵娘娘庙、送子娘娘庙两所有关求子的庙宇,每逢初一十五村民都会去庙里烧香磕头,但求子一般都去送子娘娘庙。

送子娘娘庙位于南巷东端,据村民讲述,这所送子娘娘庙十分有名,好多外村人都来这里求子。如果家中有个孩子刚娶了媳妇,婆婆就会带着媳妇到送子娘娘庙祭拜,北墙上插有两种颜色的纸花,想要男孩就摘黄花想要女孩就摘红花,求子摘花,送子还花。家里刚娶媳妇后,就会有和主人熟悉关系好的人去探口风问要不要去拔花,只有经过主人同意后,才会召集门口的熟人妇女一般是十个,八个也可以,说好晚上一起去娘娘庙拔花,主人家会准备一个红袱和锁,等到晚上的时候主人会和她们一起去,到庙里主人给娘娘烧香磕头,大家都跟在主人后面一起磕头,然后一起帮着挑一朵好看的花,摘下来后放到红袱里用锁锁住,寓意把孩子锁在里面,然后会有一个带头人把红袱拿上,主人则跟在大家的后面一起回家,寓意大家来送子。到家后,主人会把提前准备的食物端上请大家一起吃饭,这样做一是为了热闹二是这是老人留下的习俗。这种习俗活动是祖先重视子嗣、繁衍后代的一种精神寄托,并不是十分灵验,据访谈人讲述村中就有一户人家一直有没有孩子,去送子娘娘庙拔过几次花都没有得偿所愿,最后没办法请了十个男的一起去拔花也没有结果,但是有的人去求拜却十分灵验,求子得子,求女得女。对于拔花的时间并没有特别严格的规定,但除了刚结婚的人家会去拔花,人们一般都是正月去求子拔花,这是因为除了求子拔花的习俗外还有一个送子還花的说法,当求子成功得偿所愿后,这家人需要在孩子十二岁的时候做十二朵纸花在正月初一到十五这段时间的任意一天送到庙里插到墙上,因此在正月初一到十五这段时间里求子拔花的人最多,因为这个时候的纸花都是新的并且最多,人们拔花的时候可以挑拣,找到自己最中意的花。这时候或许就有很多人奇怪了,要是拔了一个黄花生出一个女孩怎么办呢?不要担心,我们还有一个“换花”习俗,自古以来我们祖辈世世代代就有重男轻女的思想总是认为只有生下男孩才算是完成了自己传宗接代的责任,随着社会的进步这种思想虽然有所淡化但依然存在,在村民求子的过程中人们求子基本都是拔黄花求男孩,除非家里已经有了男孩或者特别想要一个女孩才会拔红花求女孩,这个拔花求子习俗并不是十分准确,当所求不准的时候,人们会在正月十六的晚上拿着以前拔错的花去换另外一种颜色的花,闫景村的村民代代信奉遵守这个习俗。以前人们生活困苦,平均寿命短,孩子存活率低,子孙繁衍困难,这个求子习俗可以体现出祖先对子孙繁衍的重视和对家族人丁兴旺的渴望。(见图2)

(三)其它庙宇建筑

村中还有前庙、财神庙和土地庙。村民习惯称前庙为全神庙,因为以前庙里供奉的是全神,现在供奉的是观音老母,全神庙庙会是四月十九,四月十九是老母生日。村民们在每月初一十五早上都会去庙里烧香祭拜,并不是人们求什么信什么就拜什么,而是大家把村里面的庙每个都拜一遍,转一转,烧一把香。庙宇是闫景村中公共场所的重要组成元素,往往定义着村落的控制点和边界。不但影响村落布局,还影响着村民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闫景村中现存庙宇多分布在巷端,既是景观的焦点,也是村民活动中心。庙宇规定了村民的集体祭祀行为,成为一个村的安佑象征和精神信仰,深深影响着村民的日常生活。闫景村民每月初一十五早上都会去庙里烧香祭拜,把村里所有的庙宇都祭拜一遍,从闫景村民的祭祀行为可以看出庙宇在村民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庙宇位置选择也十分讲究,位于巷端、巷中或巷末,庙门檐下的空间布置两个长凳,人们没事的时候经常坐在长凳上休息聊天,也可留心家里有无陌生人出入,有时路过的人也可以在此休息避雨,在这里庙宇不仅是一个祭祀场合,也是一个人们共同活动的公共空间,它适应人们的生活为人们服务。庙宇也是集体记忆的场所,庙宇中所保存的碑文为我们的调查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资料,碑文是记录村落重大历史事件的载体,所以庙宇是保存村落历史与集体记忆的重要场所。

二、祈雨习俗

闫景村中原有五个池塘,现存有三个,前池、后池和南池。以前人们靠天吃饭,雨水充足收成就好,干旱就闹灾荒。万荣处于黄土高原,地势高,不易打井,降雨少,不易存水,经常干旱缺水,经常闹灾荒。池塘可以储存雨水,供人们日常使用和灌溉田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村中用水困难的问题。

因其经常干旱有灾荒,池塘里的水也会用完,这时就会出现祈雨习俗,村民挑选良辰吉日,请村中会祈雨的老人主持祭祀,准备瓜果贡品在池塘边摆供桌,放贡品进行祭拜,然后老人头戴柳枝编的帽子,象征的是观音手中净瓶里插的柳枝,跪在池中祈雨,还会用柳树条抽打小孩,让小孩哭,最后他们会拿着盛水的器具去孤峰山下的泉眼接满水,回来倒在池塘里,祈雨就算完成了。求雨的过程并不是全村一起参与,闫景村的村民按队划分,这个池塘属于哪个队就由哪个队安排求雨祭祀,求雨并不需要征求全村人的同意,只要有人发起本队人同意就可进行。村中现有两口深井,一个提供饮用水,另一个灌溉田地,村民用水得到保证后,求雨习俗再没有进行过。

三、七月七乞巧习俗

一说到“七月七”的我们就会想到牛郎织女的传说故事,我们都知道七月七已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其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它被称为“乞巧节”。闫景村村民每年七月七会在前池旁进行乞巧活动,四队有老人懂这个习俗,空闲时间也比较多,所以乞巧活動都是由四队居民举办的。首先要用干草做两个假人,然后用笔在纸上画出人的模样,一个是男的一个是女的,称为“巧爷爷”和“巧奶奶”,将纸贴在做好的假人脸上,将两个假人放在凳子上,巧爷爷和巧奶奶旁边都放一个用草扎的“假”小孩,然后摆放好瓜果梨桃,烧香磕头进行祭拜,所谓的“巧爷爷”和“巧奶奶”就是牛郎织女的化身。然后大家都让自己的孩子们去给“巧爷爷”和“巧奶奶”磕头,这是家长希望孩子以后也可以做一个心灵手巧的人。

四、结语

闫景村历史悠久,村落庙宇建筑多,信仰文化丰富,祭祀活动深受人们重视,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许多习俗和祭祀活动都被简化,后人只是照搬模仿并不能完整地解释其中的寓意,村民对同一祭祀活动的细节描述的有些出入,无法考证,只能略写皮毛。在调查过程中,我们深入村落内部与村民近距离交流,所得到的资料也更加全面真实可靠,希望对后人的研究和学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申报材料—山西万荣闫景村(内部资料).

[2]穆震.关于李家大院善文化的思考[J].沧桑,2011,04.

[3]孟凡辉.浅析中国古村落保护观念的发展[J].客家文博,2013,02:48

[4]陈丹丹.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研究[J].山西建筑,2014(34).

[5]王改瑛.善行天下——追寻运城李氏家族的善迹[J].五台山.2016.

猜你喜欢

古村落
《上下阳古村落》《杨家堂村口》
浅议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与乡土文化复兴
古村落“活化石”里的东昌府
慎章翔:探寻古村落的振兴模式
培中古村落文化
良户 呼吸着的古村落
五十都 古道上的古村落
扎囊江南古村落地名考
布依族古村落平寨
走出一条古村落保护与新农村建设的和谐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