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命的安顿

2018-11-06刘欣

北方文学 2018年24期
关键词:生命精神艺术

刘欣

中国艺术之价值便不在于外求,即不以探究具体的艺术创作准则、方法为终极目的,而是要向内挖掘,在心灵的超越之境中解决人之生命面对现实生存时所遭遇的各种问题,从而使其得以安顿。

一、中国艺术中的和谐精神与生命适意的满足

正如方东美所指出的那样,中国先哲儒家和道家都有丰赡的艺术才能和修养,艺术作为其点化宇宙的手段和方式,将一个有限的空间变为了无限的境界。方氏尤其推崇庄子,指出他“以其诗人之慧眼,发为形上学睿见,巧运神思,将那窒息碍人之数理空间,点化之,成为画家之艺术空间,作为精神纵横驰骋、灵活自由翱翔之空灵领域”,在这个艺术的空间中,个体生命与宇宙万物浑化为一、毫无滞碍,从此种意义上讲,方氏认为庄子融贯了老子和孔子,把中国艺术理想从广大和谐处发挥得淋漓尽致,进而使中国人内心中最深邃的灵性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二、中国艺术中的劲健精神与生命韧性的提升

方东美认为中国艺术家正是秉承了这种积健为雄的气概,参赞化育,协和宇宙,所以才能振奋雄奇的才情来陶铸众美,创造诗境,以此迈向真善美纯及不朽的远景,从而饱餐生命之甘饴。也正是基于此,中国的诗歌“不论写景或抒情,都可以陶冶波澜雄浑的情蕴,培养气脉幽深的心性,透过神妙之美而提升生命精神。在诗中,我们可以驰情入幻,求得心迹双清之解脱,将人类灵魂带入高度的精神自由,此时所有的深意玄思、激情狂念、幻梦奇景、悲痛苦难、迷离错乱、优雅心声、乃至于雄奇生机都可以淋漓尽致的宣畅无憾,虽然历经艰难,终能陶镕美感,裁成乐趣。如此透过诗心,一切万象都能充满生香活意,蔚成绮丽美景。”与此同时,中国绘画中也饱含着这种提升生命韧性与活力的可贵精神,因为“中国画家知道,蓬勃的生命从葱茏中可以得到,从枯槁中也可以求得,且从枯槁中求得则更微妙,更能体现出生命的倔强和无所不在。”由此可见,与古希腊之悲剧精神相似,正是对生命中沉重、忧愁、伤痛、苦难的深心体悟,铸就了中国艺术高蹈的品格和境界,使其展现出了一种枯境中的生机及险象中的希望,从而终酿雄壮浑厚之壮美。

事实上,中国艺术的这种“积健为雄”之精神,必然影响到中国人对生命的认知和塑造,因此其还承担着重要的教化功能。具体而言:首先,强化生命的韧性,即面对生存之困难、痛苦及矛盾等境遇,绝不存临危苟免之心,而是怡然挺立,以酣畅饱满之劲气克服困难、消解矛盾、超越痛苦,显示出人的博大和雍容,“中国的表现忧患与痛苦的作品,往往导向超脱与宁静,音调从容徐缓,处处使人感到沉郁和豁达,感到一种以柔克刚的意志的力量。”其次,提升生命的境界。在方东美看来,中国艺术表现的是一个流行互润的“大生机”世界,这里的生命是经过美化的,其优雅美妙、气韵生动,“即使是一个暴烈的情绪,血脉俱张,也能借着抒情歌声,维持灵性,吐纳幽情,进而寄托遥深,提高意境”,这种高尚芳洁之意境可促使人放旷心胸,臻于精神创造的燦然天地,从而洗涤污浊,提升低俗。最后,丰富生命的意义。我们在中国艺术当中领悟到,生命的精义乃在对困苦的面對、担当和超越,以及向其深层意向开掘和挺进的勇气,在其中我们要潜心渐修,才能更好地把握生命的丰富和多样。

三、中国艺术中超越精神与生命自由性的扩展

首先,超越“形迹”。中国艺术在表现外在世界时绝不会受缚于其物质形态,而是将其“虚化”,所谓“实者虚之”,而这种空灵、冲虚之意趣最终衍化出的乃是一种蓊蓊郁郁的意境,艺术家用以传达自我在雄阔宇宙和绵渺历史当中的感受与沉思,与此同时,真的显豁、善的提升及美的创造亦得以实现和完成,因此有学者强调“中国艺术的境界创造并非强调欣赏外在美的对象,而是期望表现灵魂的轻歌。”可见,中国艺术试图营造的是一个与自我生命相关的意义空间,且其因创造主体不滞于物的精神自由而获得了普遍性的意义。

其次,超越“功利”。中国艺术对“功利”之超越所终欲达至的效果即是持存人内心深处的恬淡和安宁,它引导人摆脱外在感官之束缚,进入到肃穆幽深的意境中,在深沉静默中体验宇宙万物,安抚生命的躁动与不安,实现陶养性情的重要意义。

再次,超越“机巧”。事实上人类所拥有的机巧永远无法与大自然的造化之功相媲美,作为表达天地之美的中国艺术,其所达之“理”不是理智之“理”,而是“生命”之理,因此它不事外功,不以认识世界及获取知识为目的,而是重在向内用力,沉潜深思,用心贴近和体验天地万物,在将自我与万物融为一体的过程中获得一种永恒的意义。

中国艺术缘物寄情,应物传神,神乎其技,意欲通过生命的自由创造来彰显一种超越时空的生命精神,它实际上构筑起了一个中国人所共有的精神家园,能够有效缓解人之现实生存的物质化、功利化和效用化与人之生命安顿所追求的超越性及普遍性之间的紧张关系。

参考文献:

[1]方东美.中国人生哲学[M].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2.

[2]方东美.生生之德[M].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2.

[3]刘岳兵.方东美的美学致思和情感世界[J].中国哲学史,1996,Z1期.

[4]朱良志.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生命精神艺术
虎虎生威见精神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纸的艺术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