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考点的突破策略
2018-11-06党喜奎
党喜奎
摘 要:根据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本文提炼出了高中地理复习课中考点突破的四种基本策略:地理知识的转化策略、地理图表的转换策略、地理试题的变式训练策略、考生应试心理的升华策略,四种策略“四位一体”,能立体突破学生地理学习的瓶颈,全面提升学生学科素养和应试能力。
关键词:复习课教学;地理考点;突破策略
随着国家教育综合改革实验的逐步展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如何开展复习课教学,提高复习课堂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和核心素养,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根据近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提炼出了复习课中考点突破的四种基本策略:地理知识的转化策略、地理图表的转换策略、地理试题的变式训练策略、考生应试心理的升华策略,四种策略“四位一体”,能立体突破学生地理学习的瓶颈,全面提升学生学科素养和应试能力。
一、考点突破策略的内容
1.地理知识的转化策略
中学地理知识具备复合性特点,跨越自然、社会、信息技术三大学科领域。研究地理知识的实践性、理论性、图像性、定量性,既有利于深刻理解知识,也有利于提高思维能力。例如,在高三地理教学中,学习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可借助楼间距问题引入,突出教学的实践性;通过统计图表,进行定量分析;在生活问题的解决和统计数据的处理中,归纳地理规律,实现考点知识的“形态”转化,能较好地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等(如图1)。
2.地理图表的转换策略
图表是地理学科特色,也是学生专业技能的载体。在高一、高二初步掌握图表阅读程序、技能的基础上,高三注意特定考点知识的不同图像表达方式的“转换”,例如,对地球运动类图像的“转换”(如图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3.地理试题的变式训练策略
高考试题命制已经走向科学化、稳定化。整理每个考点历年的高考试题,按照难易程度,设计科学的训练程序和方式,进行习题的“变式”训练,能快速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及考场适应能力。
4.考生应试心理的升华策略
按照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原则,设计科学的复习流程、考查评价流程,引导学生逐渐适应考场,避免剧烈的创伤,品尝成功的喜悦,形成健康的应试心理,在“升华”中发展自我应试体验,是高考备考的必然要求,也是高考训练最终目标。
二、考点突破策略的运用
在高三复习阶段,考点的确定需要综合考虑考纲、学生、教材、试题。根据考纲定“要点”、根据学生定“难点”、根据教材定“重点”、根据试题定“热点”,四点归纳定“考点”。故考点既是知识点,也是图像点;既是案例点,也是试题点,具备复合的特点。所以,具有复合特性的典型地理原理、规律,都适合考点突破策略的运用。
1.地理特征和成因
地理特征和成因是区域地理教学的重点内容。如地势特征、气候特征、城市分布特征、城市化等。世界地理学习中重视自然特征及成因;中国地理的学习过程中,重视人地关系的分析。运用考点突破策略学习该类知识的基本流程为(如图3)。
首先,选择典型区域,进行区域定位,学习区域特征和成因,并抽象出分析特征和成因的方法和思路,通过综合试题的训练,初步学会迁移的方法和技巧;其次,选择同级别区域迁移,进行考点的二次“转化”,迁移特征成因分析的方法和思路,训练思维能力;最后,进行变式训练,进一步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
2.自然地理规律和原理
自然地理原理和規律是高中地理知识难点。如昼夜长短变化规律、热力环流原理、洋流分布规律、水循环原理等都适合考点突破策略的运用。如学习热力环流(如图4)。
首先,将现实的热力环流图“转换”为理性的等压线图,使学生明白“高高低低”原理在判断垂直方向等压线(面)图中的运用,建立理性思维,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其次,迁移方法思路,分析案例——山谷风、海陆风、热岛效应等,实现知识的“转化”;最后,通过对点练习和变式训练,举一反三,提高对原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发展地理核心素养。
3.区位原理
区位原理是中学人文地理核心内容,包含农业区位、工业区位、交通区位等。突破区位考点,需要从空间分布事实入手,如掌握农业区位原理(如图5)。
首先,探究各类粮食作物分布,抽象区位因素和区位选择的思路;其次,迁移区位分析思路解决现实问题,提高解题能力;再次,迁移分析思路,探究其他类型农业的区位选择,如渔业、林果业等,构建新的思维模式,实现知识又一次“转化”;最后,再次迁移思路,解决生活问题,进行多次的“变式”训练。
区位原理突破策略运用的难点在于学生对信息解读能力不够、空间定位不准、积累产业分布事实性知识少等,经过训练,绝大多数学生既提高了问题解决的能力,也避免了人文地理解题中经常出现要点不全、要点不准的现象。
4.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原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包括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案例。该类知识框架好,适合考点突破策略的运用,如学习区域生态环境持续发展(如图6)。
首先,需要确定黄土高原的范围和位置;其次,重视区域环境问题及背景的分析,如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原因的探究;第三,根据原因和影响提出治理措施,逻辑推理严密;第四,向其他类似案例,黑土地、红土地等区域的水土流失迁移分析思路;最后,对点训练和变式训练结合,提高应试能力。
三、考点突破策略的实施效果
1.考点突破策略对综合题解答有明显的提升效果
地理考试失分主要在两方面:判断失误、思路欠缺。前者主要出现在选择题的解答过程中,后者主要出现在综合题解答过程中。考点突破策略能较好地建构解决问题的思路,经过持续的训练,绝大多数同学思路开阔,回答问题有理有据,在考试阅卷过程中,也能发现该类学生答题善于调动模式解决问题,得分较高。
从策略操作流程看,知识转化策略能从地理事实中抽象原理知识,从定量数据中发现一般规律,从图像信息中发现一般秩序,极其有利于思维模式的构建;图像的转化策略找到不同信息间的对应映射关系,提高学生信息综合解读及表达能力,也构建了图像阅读的一般思路和程序;试题变式训练策略不断锤炼原理知识的应用,达到举一反三,潜移默化的作用。
从具体题型看,对特征描述,成因分析类试题、区位选择类试题、意义评价类试题、环境问题类试题,运用该策略有明显的效果,较有利于思路构建和答案的组织。从能力考查方向看,运用该策略,对综合分析、归纳推理、辩证分析等逻辑思维能力有明显提高。
2.考点突破策略能提高教师复习课专业化水平
复习课具有较大的自由度,教材的宏观把握,学生的知识儲备评价,试题的命制趋向,教学资源的整合和收集都需要教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整合资源,设计一体化的考点突破流程,打通知识、图像、试题、应试心理间的脉络,形成教、学、考一体化,标志着教师专业技能的提高。
四、考点突破策略需注意的问题
1.部分中学地理规律、原理适合考点突破策略的运用
考点突破策略适合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知识的学习。对于边缘化、拓展的内容,并不适合考点突破策略的运用。但一定要处理好主干知识和边缘知识的“骨肉相连”关系,防止有“骨”无“肉”,陷入枯燥乏味。考点突破策略要求教师从立体系统层面把握考点,对复习备考提出更高的要求。近几年高考文综地理命题的热点不断转移,“地球运动”—“气候和天气”—“整体性”……,持续关注热点,才能选择好考点。
2.不同复习阶段考点突破策略组合不同
在高三复习阶段,考点突破策略搭配不同,一轮复习阶段:要重视知识的转化策略,图表的转换策略,并辅以试题的变式训练策略和应试心理的升华策略;二轮复习阶段:变式训练策略,应试心理升华策略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三轮复习阶段:应试心理升华策略作用十分巨大。当然,不同水平的考生应采取不同的策略搭配方式。学困生应长期注意知识的转化,发展思维;学优生应偏重变式训练,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等。不同复习阶段学生需求不同,根据复习阶段,及时调整策略的组合搭配,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应试素质和能力。
3.立足学情,系统运用考点突破策略
学习的动力来自学生的兴趣、意志、目的,考点的突破策略解决学习的外部操作问题。立足学情,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热情、降低地理学习的难度,及时辅导学生,帮助发现学习中的问题,是考点突破策略重要的动力系统。只有动力系统和操作系统的和谐,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