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SA全球素养框架》下的地理拓展课程设计
2018-11-06王钰
王钰
摘 要:全球素养伴随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日益加深而成为世界公民的基本素养,提高中学生的全球素养成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目标。基于《PISA全球素养框架》设计“我们身边的全球化”课程,解读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过程、教材编制以及课程设计、实施反思,以期为PISA 全球素养培育背景下的中学生全球素养培养和相关研究提供启示和建议。
关键词:全球素养;拓展课程;全球化;PISA;课程开发
2017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教育与技能司(Directorate of Education and Skills)与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Harvard Graduate School of Edu-cation)零点项目(Project Zero)共同颁布《PISA全球素养框架》(PISA Global Competence Framework),其为“全球素养”提出了一个全新且具有挑战性的定义:在尊重人性尊严的前提下,个人拥有从多元观点批判性地分析全球与跨文化议题的能力;能充分理解差异是如何影响自我及他人的观点、判断与诠释;能够开放、适宜、有效率地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沟通的能力[1]。该框架旨在为有意培养青少年全球素养的决策者、领导者和教师提供一个工具,用以解释、发展和评估青少年的全球素养。
一、PISA全球素养的提出
1.提出背景:全球化时代需要全球素养
21世纪的公民生活在一个相互联系、多样化和迅速变化的世界中,人与人之间的跨文化接触不断增加,经济发展、数字环境、文化交流、人口流动和环境力量正在塑造着全球各地青年人的生活,中学生需要学会面对复杂社会环境下的机遇与挑战。早在1988年美国《为全球素养而教:国际教育交流咨询委员会报告》(Educating for Global Competence:The Report of the Advison Council for International Educational Exchange)中就提出了“全球素养”的概念。随后,2012年《为全球胜任力而教:美国的未来通行证》(Educating for Global Competence: America's Passport to the Future)和《国际教育和参与中取得全球成功》(Succeeding Globally Through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and Engagement)进一步呼吁注重学生全球素养的培养[2]。新加坡教育部门认为全球化、人口变化和技术进步是未来社会的主要驱动力,提出新加坡的学生应当做好应对这些挑战并抓住这些变化带来机遇的准备[3]。在国内,《台湾普通高级中学课程纲要总纲》中必修科目地理课程纲要提出“学生能够表达对地方环境及全球议题的关注”,知道台湾在全球化潮流下的发展优势和限制。可见,在全球化背景下,全球素养的培养受到各个国家或地区教育部门的广泛关注,更多的人意识到全球素养是应对未来社会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之一。
2. 构成维度:全球素养培养的起点
全球素养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它需要分解成为单个的、可测量的目标。为此,OECD 提出将全球素养解构为四个“维度 ( dimension) ”(如图1):分析当地、全球和跨文化的问题;理解和欣赏别人的观点和世界观;为集体福祉和可持续发展采取行动;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开放、得体和有效的互动。
全球素养四维度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如表1),以跨文化交流为例,来自两个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共同致力于某一项目工作, 相互交流沟通(考察他们的文化差异),试着理解每个人在项目中的角色和对方的观点(理解他人),明确沟通期望和感情、减少误解(公开、适当和有效地互动),并相互学习以改善课堂和学校的社会关系(为集体福祉行动),通过一连串的有效沟通、交流、合作证明其全球公民的角色。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学生“全球素养”的培养显得至关重要,各领域学科教学专家尝试探索如何增强中学生对全球与跨文化议题的认识,理解个体思维的差异性,提高沟通交流能力,采取集体行动促进可持续发展,以综合提高中学生的全球素养水平[4]。各学科都有义务和责任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培育中渗透全球素养,地理学因具有综合性、跨学科性、时空变化、可持续发展等学科特色,地理课堂十分适合于承载全球素养的培育。本文以“我们身边的全球化”课程的设计为例,从地理学科教学视角出发,培养学生以地理学的综合思维看待、客观评价全球化现象,在地理实践活动中,使学生融入真实的情境观察、感悟、理解地理环境,以及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增强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学生围绕复杂的全球性议题或任务进行探究,在学习全球化一般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全球问题解决能力,提升信息素养,增强地理实践力以及可持续发展意识。
二、“我们身边的全球化”课程理念与目标
1.全球化及其特点
全球化是21世纪一场影响广泛而深刻的革命,它以巨大的冲击力影响和改变着世界历史进程,它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与激情使世界上所有国家和地区融入这一革命浪潮。全球化作为多维度的社会进程,其转变性力量深入到了当代世界经济、政治、文化、技术与生态等各个方面,其错综复杂性和跨学科性需要打破现有的学科体系进行系统化多维度的知識架构。
全球化是一个以经济全球化为核心、科技全球化为动力、国际组织和跨国公司为区域载体,包含各国各民族在政治、文化、军事、安全、意识形态、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多层次、多领域的相互联系、影响和制约的多元概念。它具有两个显著特点:第一,复杂性,全球化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经济、政治、文化、安全、环境等各个领域,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影响,体现了人文经济地理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第二,综合性,全球化影响着世界上所有国家和地区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越来越多的全球性议题的解决需要世界各国各阶层人民的共同努力。
新时代的学生是未来地球的建设者,而全球化课程开发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如何正确而全面的认识全球化进程,在生活中学会如何面对和适应全球化对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影响,并能够积极融入到全球化时代浪潮中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做一名合格的“世界公民”。
2.课程基本理念
注重对全球性议题的探究。关注涉及国家或地区不同社会背景下产生的社会问题,理解其复杂性,有针对性地采取合作共赢的措施解决问题。
以信息化手段观察世界。发挥地理信息技术的优势,注重地理信息的高效搜集整理、可视化分析、有意义应用,营造有利于营造学生信息素养并探究问题的环境。
理解不同社会背景下社会表现的差异。正确认识自己与他人视角的差异,辨识对不同视角产生影响的因素。
以批判性思维正视地理问题。引导学生多角度感受全球化的影响,正确认识全球化现象的机遇与挑战。
3.课程目标
《PISA全球素养框架》中提出全球素养由知识、认知技能、社会技能和态度、价值观四个维度构成。通过整合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样性、环境依存性、社会信息化等领域的基本知识内涵、表现形式等,尝试构建以下目标体系。
知识——能够说出全球化的发展历程,以要素的形式对比现代和当代全球化的差异;描述全球化的影响范围,掌握各领域全球化的表现,探究其未来发展方向。
认知技能——学会分析影响全球化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描绘出全球化格局的结构和过程机理;通过区域地理环境和历史进程对比,理解不同地区全球化程度的差异;以全球性议题为例,分析全球化背景下不同利益环境驱使下国家政府和人民的正确做法。
社会技能和态度——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性,形成全球地理观和空间联系观;热爱和平,尊重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关注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培养世界眼光和爱国主义情感;关注全球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理解国际合作的价值,形成正确的全球意识。
三、“我们身边的全球化”课程内容设计(如图2、图3)
本课程包含四部分内容:全球化的前世今生(背景)、全球化就在我们身边(表现)、全球化的地区差异(影响)、众说纷纭全球化(评价),以及一个地理实践活动——“做世界公民,面对全球性议题”。要求学生在了解全球化背景信息的基础上,全面认识全球化在经济、政治、文化、环境、教育等五个领域的表现和影响,在此基础上了解过去、现在和未来全球化发展不平衡的现状,评价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基于“我们身边的全球化”课程内容体系,对应编制了四个部分和一个实践活动的专题教材。
课程内容的设计以培养学生的全球化素养为主线,以地理信息技术为支撑,以全球化基础知识为依托,以发展批判性思维和信息素养为宗旨,帮助学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世界公民”(如表2)。
四、“我們身边的全球化”课程设计反思
21世纪是全球化的时代,随着交通、通讯技术的发展,我们与世界各地人民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随之而来的是诸多休戚与共的全球性问题,诸如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如何消除性别歧视、如何实现教育公平,进而构建一个和平与发展的和谐社会得到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和重视[5]。结合国内外“全球素养”的研究、课程设计过程中的思考以及前期对上海市部分中学生全球素养状况的实证调查,中学生全球素养的提高需要教师引导,同时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1.以综合思维直面现实世界复杂问题
面对诸多机遇与挑战,未来的中国公民接受的教育应有别于过去知识的记忆,更多地注重问题解决能力、合作能力、交流沟通能力的培养,以及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发展,充分认识现实世界的复杂性,诸如全球经济发展状况,不停留在知道“发展不平衡”,而是提供一个案例情境,例如,“一带一路”战略各国不同的发展政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探究,认识世界经济发展时空差异的复杂性,整合信息进行分析探究。
2.以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指向跨文化教育
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全球素养需要课堂发生较大的变化,不仅需要教师拓展课堂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学生思维也应转变,能够积极主动地接触世界文化、全球经济政治格局、环境问题等,将课堂定位在可持续发展教育和面向未来的跨文化教育。面对全球环境问题,以亚马孙流域森林保护为例,发达国家限制当地人对于森林的开发,而当地人迫于生计不得不加大开发力度,不同文化背景、经济发展水平、政治立场下的国家难以达成统一意见,需要学生能够学会客观分析、换位思考,正确认识不同领域的全球议题。
3.做具有全球素养的世界公民
未来,我们以及我们的后代面临着许多全球性问题——如何改善全球范围内依然存在的贫困与饥饿、建立公平与可持续发展的全球贸易模式、消除流行疾病以及如何消除误解、减少冲突、构建和平与发展的环境等。面对这些挑战,需要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接触并了解所生存的世界,发现并关注“我们身边的全球化”,通过新闻媒体,学生主动激发自身对全球问题的敏感度和关注意识,教师可以以“历史上今天的地理事件”创设课前5分钟小课堂,学生自己搜集地理事件,整理资料进行展示汇报,在任务式学习过程中直面全球性或区域性地理问题,就可以有效避免“毕业将知识还给老师”的困境,做“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员,成为负责任的全球公民。
参考文献:
[1] OECD. Global Competency for an Inclusive World[EB/OL].2016.http://www.oecd.org/pisa/pisa- 2018-global-com petence.htm,2018-05-25.
[2] 邓文静.经合组织发布《PISA全球素养框架》[J].世界教育信息,2018,31(03):72-73.
[3] 熊万曦.PISA 2018全球素养的内涵及实践意义[J].教师教育研究,2017,29(05):89-95.
[4] 周小勇.全球化时代呼唤全球素养教育[J].全球教育展望,2017,46(09):25-36.
[5] 王贝贝.地理课程中培养全球胜任力的理论与路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