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人民群众的角度た础芭┐灏围城市”革命道路

2018-11-06魏青

山东青年 2018年6期
关键词:群众观点人民群众群众路线

魏青

摘 要:

“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是马克思主义暴力革命学说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看,其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意蕴,主要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基本原理。正是在这一道路的指导下,我们才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具体分析这一道路的思想内涵,特别是其中体现的人民群众思想,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关键词:人民群众;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群众观点;群众路线

“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是指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依靠广大农民的力量进行革命,再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看,“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于“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所体现的关于人民群众的哲学思想进行分析,有利于指导我国更好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一、人民群众的内涵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性的概念,在不同的时间阶段,代表的内涵不同。这就告诉我们,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对于人民群众的内涵应该具体分析,这样我们才能分清敌友,更好地团结人民群众。

毛泽东曾经指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条件下,工业无产阶级、半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中产阶级的左翼都可以列入人民群众的基本范畴。在当时的中国社会,全国的老百姓大部分都是农民,因此他们是革命的主力军,毛泽东也据此找到了中国革命所依靠的力量—贫农,但是革命仅依靠贫农是不够的,总的来说,革命要依靠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群众的联合。

二、“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形成与发展

受马克思主义“城市中心论”的影响,共产党在革命初期坚持的是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但是我国的基本情况和西方国家有所不同,我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农民占绝大多数,这就决定了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是不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

(一) 人民群众是革命的主要依靠力量

在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指导下,共产党发动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及广州起义,这三大起义虽然在刚开始占领了城市,但是并没有守住建立的城市政权,一是因为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力量过于强大,二是共产党当时主要依靠工人阶级进行革命,并没有充分发动广大农民。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党没能正确理解“人民群众”这一概念,没有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的联合。

1927年秋,在秋收起义久攻长沙不下的情况下,毛泽东毅然放弃了攻打长沙,转战井冈山,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从此,中国共产党走上了新型革命道路。在建立和发展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毛泽东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阐述了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创立了由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的理论。[1]

(二)“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始终坚持群众观点

1.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为人民谋利益。

为了满足广大贫苦农民获得土地的梦想,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在根据地进行了土地革命,领导了分田运动,由此广大农民看清了红军确实是为他们办实事的,因此他们积极支持红军。

2.关心群众生活,维护群众利益。

毛泽东曾说:“我们的责任,是向人民负责。每句话,每个行动,每項政策,都要适合人民的利益。”[2]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全心全意为人民办事,人民的各种问题都会积极帮忙。正是这一系列的实际行动,才真正获得了广大群众发自内心的拥护。

(三)“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始终坚持了群众路线

1.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

人民群众创造了我们日常生活的各种物质资料。共产党人要想走好“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就必须多倾听群众的意见。也就是说,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只有深入到群众中去,同人民群众交心,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与拥护。

2.加强对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群众的思想政治觉悟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广大农村由于受封建剥削严重,群众普遍知识水平不高。党在走上“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之后,必须把提高农民的思想政治觉悟作为主要工作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使广大农民群众成为可靠的革命主力军,在党进行斗争时能更好地进行配合。

三、“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主要揭示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我们要发动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首先就要明确什么是人民群众。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主体。我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人民群众为本。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十四条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其中就包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3]我国是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只要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主体不动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将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刘丽欣.农村包围城市理论[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4:2.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128.

[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21.

(作者单位:青岛科技大学,山东 青岛 266061 )

猜你喜欢

群众观点人民群众群众路线
从天长市人民群众看军队改革所作出的思考
毛泽东群众路线与当代价值研究
网络党建工作研究
中国共产党与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现代语录
牢记群众观点 坚持群众路线
“小圈子”“群众观点”和“正当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