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伊朗阿塞拜疆民族主义运动

2018-11-06苏杰

山东青年 2018年6期

苏杰

摘 要: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反法西斯斗争打破了世界平衡,给世界各国人民提供了维护他的社会、经济、和民族权力机会,特别是亚洲、非洲和欧洲。在这一社会大背景下伊朗西北部的阿赛拜疆人发动了一场要求取得民族自治的社会运动,对伊朗产生的重大影响。在阿塞拜疆民主党的领导下,1945年12月12日宣布建立阿塞拜疆自治政府,进行了一系列社会改革,但是在苏联撤军后,卡旺政府成立了所谓的伊朗民主党,表面与阿塞拜疆民主党进行和谈,实际利用伊朗民主党集结广大反动派分子打着民主的旗号进入伊朗阿塞拜疆领域内大肆屠杀阿塞拜疆自治政府官员并宣布阿塞拜疆自治政府的任何举措都无效,阿塞拜疆民族主义运动失败,但是这一运动对伊朗现代化产生重大影响。

关键词:阿塞拜疆自治政府; 阿塞拜疆民主党 ; 民族主义运动

阿塞拜疆人约占伊朗总人口的22%,是波斯人之后的第二大民族,是伊朗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并且大部分属于什叶派穆斯林,他们有自己的语言及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他们要求在文化和语言上获得更大权利,遭到伊朗中央政府的强烈反对甚至是压迫,但是阿塞拜疆人从没有放弃追求本民族的权利的运动。本文就这一运动的背景,过程,及其失败的原因及影响做一简要分析。

一、阿塞拜疆民族主义运动的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反法西斯斗争时期,伊朗礼萨·汗运用了“第三国外交”对苏英两国进行制衡,在试图引进美国后,又转而引进德国对苏英实施制衡,这引起苏英两国的反对,1941年8月25,苏联从北部英国从南部侵入伊朗,并推翻了礼萨汗政权,巴列维执政。巴列维政的建立意味着伊朗君主专制时代的结束,开始了君主立宪制。国家相对放松中央集权的力度,因此在伊朗北部出现了红军和许多政治党派,促进了工人、农民、民族主义者、妇女等社会运动的复兴。

苏英撤出伊朗后美国军队进入,美国加强对伊朗政府干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的胜利,推动了伊朗的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同时英美加强了对伊朗内政的干涉,帮助伊朗反动派反对伊朗的民主党派的活动,警察、宪兵队对农民协会、人民党及各种组织的活动家进行大规模的屠杀,伊朗阿塞拜疆的反动汗和宪兵队横行霸道,民族压迫越来越严重。伊朗阿赛拜疆居民是和波斯完全不同的民族,有自己的语言、传统、民族特点,统治者依然抱着传统沙文主义思想,认为阿塞拜疆人、库尔德人、土库曼人和其他民族都是伊朗人,他们没有权利提出自己的语言文化等需求,所以伊朗政府不想承认阿赛拜疆语的存在并忽视伊朗阿塞拜疆人的任何社会需求。从而引起伊朗阿塞拜疆人的强烈不满,阿塞拜疆人逐步走向发动民族主义运动来建立阿塞拜疆民族自治政府。

二、 阿塞拜疆民族主义运动的过程

1944年召开伊朗议会,伊朗议会拒绝在大不里士得票最多的著名阿赛拜疆人民主活动家比雪华里当选,这引起了阿塞拜疆人的强烈抗议。1945年阿塞拜疆人召开了群众大会并提出了自己的要求,要求召开宪法上规定的省和州的恩楚明,肃清国家机构、警察、宪兵中法西斯分子,赋予人民自由民主。1945年9月3日皮沙瓦里宣布成立了由各阶层居民代表参加的阿赛拜疆民主党,工人阶级是主要领导力量,阿塞拜疆民主党提出允许在伊朗阿塞拜疆在其领域内的文化和地方管理实行自治,提出以阿塞拜疆语言为正式通用的语言,成立州和省的恩楚明以及其他一系列要求。阿塞拜疆人民党全体党员都加入了民主党,阿塞拜疆民主党在短时间内,演变为联合伊朗阿塞拜疆各阶层人民的群众性民族民主党。1945年11月20日和21日在大不里士举行了全民大会,代表伊朗阿塞拜疆参加会议的代表计七百四十四人,伊朗全民大会通过一项宣言,要求准许伊朗阿塞拜疆在伊朗国家范围内实行民族自治。宣言中发表了阿塞拜疆人民建立自己的民族政府以管理自己的内政,成立自己的民族会议,国家的一切文书,以及学校教育改用阿塞拜疆语的意图。本届大会为阿塞拜疆民族政府成立代表大会,大会选出了39个代表,成立民族委员会,委托他们管理阿塞拜疆内政,筹备民族议会大选。

伊朗阿塞拜疆民族会议在1945年12月12日开会,阿塞拜疆民主党组织者赛义德·扎法尔·比雪华里接受议会的委托组成了阿塞拜疆民族政府,宣布成立阿塞拜疆自治共和国,皮沙瓦里任阿塞拜疆民族政府总理。阿塞拜疆民族会议会批准了政府的纲领,政纲中规定:巩固和加强阿塞拜疆的自治;选举恩楚明;改组费达依部队;以阿塞拜疆语为国语,一切学龄儿童必须以国语为免费义务教育;設立民族大学;发展工商业,开办新工厂;全体公民有信仰和信教的自由;阿塞拜疆人及住在阿塞拜疆的其他民族都有同等的权利和信教的自由;阿塞拜疆民族政府声明承认伊朗中央政府,凡是和伊朗阿塞拜疆自治不相抵触的一切措施,它都奉行。伊朗阿塞拜疆民族政府又特地发表了告人民书,声明本政府为了维护伊朗的完整和独立,一定履行自己的职责。伊朗阿塞拜疆民族政府命令驻扎在阿塞拜疆的伊朗军队,宪兵和警察服从该政府的命令,要求他们交出了武器,向伊朗阿塞拜疆政府投诚。

伊朗阿塞拜疆民族政府开始实施自己的政治纲领进行一系列社会改革。土地改革方面,把国有土地和池沼免费分派给农民,将国有土地和已经逃亡的并积极从事反对民主阿塞拜疆活动的反动地主的土地无偿分给农民。经济上方面,阿塞拜疆民主政府建立对于伊朗国家银行、工业和农业银行各分行活动的监督,同采取措施取缔投机活动,政府组织国营企业,设立国营商店;发行了少数临时代用的纸币。采取措施发展工业生产,整顿现有工厂,设立了新的织毯场和各样的工厂。政府对发展手工业也大力协助,奖励成立合作社和劳动组织,建立8小时工作制,通过了劳动法和社会保险法。文化上和人文教育采取方面,学校教学改用本族语,为七年级学校编了阿塞拜疆文的教科书,建立校舍,设立新学校,在城市和乡村中成立了扫除文盲的训练班。在大不里士市区成立阿塞拜疆国立大学,建立音乐-戏剧学院、艺术学校、民族乐队和合唱队。用阿塞拜疆文出版报纸、书籍和杂志。

执政的反动集团看到没办法与阿塞拜疆以及伊朗整个民主运动做斗争,只能把阿塞拜疆的问题国际化,哈塔米政府在1946年1月向联合国提出苏联干涉伊朗内政,哈塔米政府受到英美等国的支持,其反动内政和反对苏联外交政策的失败破使他不得不辞职,1946年任命亚赫麦德·卡旺为新首相,开始改变对伊朗的内政外交,对内废除了民主组织在国内的活动限制。对民主报纸撤销了查封,允许集会和结社,免去一些反动分子的职务,逮捕了赛义德·齐耶。卡旺政府与民主党阿塞拜疆领导者开始谈判并签订协定。协定规定成立管理省务的政务委员会,承认1945年未选举出的阿赛拜疆民族会议,把阿赛拜疆在开展民主运动时成立的地方军队编入伊朗国防军队。伊朗政府同意阿赛拜疆收入的75%用作地方开支,25%交给中央政府,作为全国开支。关于在民主运动中对国有土地的分配,政府也追认。阿塞拜疆的中等和高等教育中,教学用两种文字-波斯文和阿塞拜疆文。这些只是卡旺政府缓和国内形势,获取民众支持,以巩固其政权的手段。

1946年6月23日,卡旺政府發表取缔工人组织的宣言,谴责工人组织破坏社会秩序,非法干涉行政,6月29日宣布成立所谓的伊朗民主党,并宣布民主改革的纲领,而参加民主党是国家的显要官吏,地主和商人,许多塞义德分子,反动党派“正义”党员,以及其他反动集团的人,民主党成为反动力量的中心,刚成立就开始反对人民党,工会,以及当地其他民主组织。这一组织得到英美帝国主义支持。1946年12月10日,卡旺命令伊朗军队开入阿塞拜疆。军队进去了阿塞拜疆各地区后,立即宣布戒严,开始对阿塞拜疆民主党和一切民主参加者进行镇压,1947年7月5日的《马尔多姆报》报道,几个月来在阿塞拜疆被枪毙和绞死的人已经达到六七百人。阿塞拜疆民主党实施的一切进步改革和措施都宣布无效,阿塞拜疆民族主义运动彻底失败。

三、阿塞拜疆民族主义运动失败的原因及影响

阿塞拜疆民族主义运动失败是多种矛盾综合作用的结果,是当地居民、民族、宗教、国际力量等多重矛盾斗争的产物。

从国际上来说是西方国家,特别是英国和美国用联合国的力量来强迫苏联撤军,苏联撤军后阿塞拜疆民族运动失去了一个强有力的支柱,美国和英国害怕民族民主者力量过于强大威胁其在伊朗的利益,所以在背后支持伊朗的反动力量来打击阿塞拜疆民族主义运动。苏联的主要目标是要保证他在伊朗北部的石油特许权,保障它在伊朗北部地区的南部边界来阻止美国在这里建立基地。在二战后苏联只关注战争带给他的损失,以及面对美国在全球推行其阻止社会主义。1946年5月8日给阿塞拜疆民主党领导人皮沙瓦里的信中解释苏联撤军的原因,说撤军是基于苏联外交政策的大局,更是为了更有效的在欧洲和亚洲推行解放政策,也是为了摆脱外交上的被动局面以及变相换取石油租让权。综上可以看出,美国和英国基于自身利益来反对阿塞拜疆民族主义运动,苏联也只是一味追求自己的利益,所以在1946年5月从伊朗撤军,不在对伊朗阿塞拜疆民族主义运动提供支持。

从国内来说,阿塞拜疆当局在苏联撤军后接受了斯大林的建议支持卡瓦姆政府,孤立亲英反对派。阿塞拜疆当局与卡瓦姆开始谈判,达成了菲鲁兹-皮沙里协议,协议对于阿塞拜疆政府表面是有利的,但是其从协议中得到的是空口许诺,伊朗政府的军队始终占优势,所以不排除伊朗政府军队撕毁条约进军阿塞拜疆。所以运动失败最更本的原因不是军事镇压而是出于阿塞拜疆政府的软弱,阿塞拜疆民主党放弃抵制政策允许政府军队进入于12月12日宣布政府军队可以进入,波斯军队进入后到处烧杀抢掠。阿塞拜疆民主政府的失败,证明当主观条件(领导阶层的本质)落后于客观条件(软弱政府和强大民众力量)时,这样的民族主义运动是不会成功的。民众想与君主专制抗衡,而领导阶层只是想在巴列维专制的框架内寻找自由和民主。作为改革的政党他们把自己的命运和苏维埃联系在一起,不是把保持他们的政治和意识的独立以及依靠强大的民众的力量作为首要的策略,而是依靠苏联,苏联只是注重在伊朗的边界问题而不是关注伊朗人民的事业。所以阿塞拜疆民主党只是组织民众进行社会改革,他们拿工人、农民以及自由者的命运与巴列维君主政权或者是联盟进行交易,缺乏建立独立政治实体的意识的勇气。伊朗阿塞拜疆人对于伊朗的有强烈的民族认同感,他们虽然追求自己的利益诉求,但是反对分裂伊朗。所以这个运动很难成功。

阿塞拜疆民族主义运动虽然失败了,但是它突出的自由、民主、以及要求本民族权利的口号,对伊朗民众民主精神的觉醒产生刺激作用,在运动中采取的一些列措施,为伊朗的现代化改革提供了一个样本,总之,伊朗阿塞拜疆民族主义运动是伊朗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社会变革强有力的引擎。

[参考文献]

[1]王新中,冀开运.《中东国家通史·伊朗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2]李春放.《伊朗危机与冷战的起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3]John Foran,《A Century of Revolution :Social Movement in Iran》[M].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94.

[4]杨会芳.《苏联伊朗关系研究》[D],甘肃:兰州大学,2011.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