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长,请为孩子“扬长”

2018-11-06赵刚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家校家庭家长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们从牙牙学语起就开始接受家教,有什么样的家教,就有什么样的人。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如何做人的教育。”为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家庭教育的重要讲话精神,从本期起,我们开设《家庭教育》栏目,与大家一起分享有关家教的优秀思想和成功做法。欢迎大家关注并支持本栏目。本栏目投稿信箱:493535409@qq.com,来稿请注明“家庭教育”字样。

作者简介:

赵刚,中国家长与教师合作管理委员会(CPTA)理事长、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兼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吉林省家庭教育学会会长、东北师范大学家庭教育研究院院长。多年来致力于家庭教育、家校合作等领域的研究与推广,是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建设指导意见》的主要起草人。主持国家“十一五”重点课题“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家长教育体系的研究”,出版有《中华家庭教育学》《家长教育学》《现代家政学》等著作。

一提起教育,许多人直接的反应就是“这是学校做的事情,孩子上学就是去接受教育”,学校成了教育的代名词。其实人一出生,就处于两种教育环境:一种来自与血缘相关的近亲和环境的影响,潜移默化,形成人的价值观、生活技能与行为喜好等;另一种是传播专门知识与技能的地方,如学校。

从人一生的成长来看,前者的教育功能远大于学校。我有个报告题目叫“把教育寄托给学校,孩子的人生注定失败”,许多家长、教师乍听觉得不可思议,听完后则纷纷表示赞同。学校的特点是标准化、强制化,而家庭的特点是个性化、特色化。学校教育针对的是群体,共性施教,很难为每个孩子提供个性化的教育,这一职能需要家庭来承担。因此,家校合作共育,家长与教师协同施教,应该成为追求优质教育的家庭的必然选择。没有合作与协同的机制,我们的孩子很难受到适合的教育。

学校与家庭: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是国家为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促进教育内涵发展而作出的战略选择。

适合的教育是一种个性化的教育。目前,尽管基础教育不断朝着“适合学生发展”的方向改革,但仍然无法满足每一个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学校还不能真正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我国的基础教育普遍注重共性而忽视个性。基础教育就像是一双固定尺码的鞋,每个孩子入学就开始“穿鞋”,脚大需要“削足适履”,脚小只好把大鞋当“趿拉板儿”,家庭和学校无法改变“尺码”,无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够穿上合适的鞋子。共性实质是作为社会人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个性则指自我发展的独特性。家庭在个性化教育方面占绝对优势。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许多家庭没有发挥个性化教育的优势,没有根据孩子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

从学校角度看,一方面,由于教学任务繁重,教师根本顾及不到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另一方面,由于升学的压力,教师的兴奋点根本不在学生的个性上,而是在分数上,教育的多样性变为单一性。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学生偏科,特别是高考要考的学科成绩不好,教师会想尽办法督促学生“补短”,害怕高考时拉分。从家长角度看,一些明智的父母在配合学校共性教育的同时,会努力发现并培养孩子的个性特长,这是值得提倡的。而许多家长却不是这样,他们把家庭变成学校的“分校”,自己则成了教师的“助教”,为应试教育推波助澜,这是很不可取的。

教育要“补短”,更要“扬长”

有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一个“主科”(比如数学)不及格的孩子,根据自己的爱好向家长提出要弹琴时,大多数家长会说:“弹什么琴?把数学成绩搞上去比什么都强!”孩子喜欢弹琴的兴趣爱好被扼杀,而被迫“补短”的积极性也不可能高,其结果是“短”没有补好,“长”也给弄没了。如果家长鼓励孩子弹琴,同时要求他学好数学,孩子一定会很高兴,不但兴趣爱好得到了发展,数学成绩很可能也会有进步,这其实是一种正迁移。

应当承认,许多学校和家庭的“补短”教育是成功的,标志就是孩子各科成绩基本均衡,能够順利地考上大学,成为“天之骄子”。可是,许多从小一直拿高分的优秀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没有兴趣支点,无从选择专业,只好让家长做主,而家长往往是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专业,结果有时选择的刚好是孩子的“短板”,使孩子未来的发展受到很大的制约。至于那些成绩中等以下的学生,家长和教师对其兴趣爱好的打压较之优等生更甚。结果,“短”没有补成功,“长”更没有得到应有重视。其实,一个人的长处与短处都是相对的,“短处”是被放错地方的“长处”。如果我们的教师和家长在面对孩子的“短处”时,能换个角度去思考,能把参照系放大或者改变参照物,那么,孩子的“短处”就可以变为“长处”。

家长一定要明白:每个孩子都有自身的优势与弱势,家长的职责主要是扬其所长,而不是补其所短。扬其所长,就是使“长”变得更“长”,这样做会事半功倍,可以培养拔尖人才,至少能培养有一技之长的人才;而补短则不但不能使“短”变“长”,而且还会使“长”变得不“长”了,这样做会事倍功半,有可能使孩子真的变成平庸之辈。

来自美国的一份调查显示:至少有87.6%的成才者,其智力强项和成才趋向是在他们儿童时期被父母发现的。没有父母的早期发现,孩子的智力强项可能就会被永远地埋没掉!客观地说,没有家长希望自己孩子的天赋和潜能被埋没,都想要发现孩子的各种优势,发展孩子的每一项专长。但在平时教育中,家长最关心的是“重点大学”,而不是孩子的“智力强项”。

每一个生命都具有灵性和与生俱来的禀赋,关键在于怎样去训练和开发。如果我们的学校和家庭能够注重“扬长”而不是“补短”教育,努力发掘孩子的潜能和智力强项,何愁培养不出杰出的拔尖人才!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的结论:个性化是人才形成的基本规律,多样化是人才形成的客观要求。学校共性教育必要的“补短”与家庭个性教育必须的“扬长”相结合,才是最好的合作!

加强家校合作: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追求高质量教育的过程中,家校合作越来越成为各国教育改革与发展共同关心的问题。在一些发达国家,家校合作具有相当长的历史,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在全球化发展的当代,家校合作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为我国的家校合作发展提供有益的参照很有必要。

比如,美国的家长教师联合会是美国最大的一个以争取和保护青少年儿童的权益为宗旨的志愿者组织,对家校合作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该会体系分为全国、州和各学校,最高的是全国家长教师联合会,中间的是州家长教师联合会,最基层的是地方家长教师联合会。这三个层次的家长教师联合会各有分工,但任务都一样:(1)在学校和社区、任何政府机构和其他组织作出影响儿童的决定前,支持并为儿童代言;(2)帮助家长掌握养育和保护儿童的技能;(3)鼓励家长和公众参与美国公立学校的教育。不管是哪个层次的家长教师联合会,其成员都由家长、教师、学生和热心于学校和社区事务的市民组成。

日本PTA全国协议会的宗旨是通过在中小学开展活动,促进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配合,让青少年健康成长,促进社会发展。PTA全国协议会主要开展以下活动:(1)研究、研修活动,调查组织、关注财政、教育、环境、福利等问题,在全国推广快乐的培育孩子的活动。(2)开展宣传、调查活动,提供资料和信息,发行组织报纸《日本PTA》。(3)专注青少年培育事业,推进教育环境净化对策活动,推进尊重人权的启蒙活动。(4)开展国际交流活动。(5)开展表彰优秀PTA集体和个人的活动。(6)开展赞助活动,介绍优良产品和电影作品。(7)向政府部门传达意见和建议,寻求教育、经济诸团体的合作以及媒体的配合。(8)推进各委员会的活动,如总会、理事会、评议会、基金运营委員会、宣传委员会、电影审查委员会等。在3·11大地震后,日本PTA全国协议会又多了一个功能,开展为受灾孩子募捐的活动,协助灾区的教育事业。

目前,我国许多地方、许多学校的领导和教师(主要是班主任),已经认识到了家庭教育及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将敏锐的触觉伸向家庭领域,他们努力学习家庭教育知识,研究家庭教育规律,在事业上有了新的突破,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打造了自己的特色品牌。比如,北京市的“家长教师协会”,广东省东莞市凤岗镇油甘埔小学的“家长义工”,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大营盘小学的“金桥家校联系册”,山东省济南市舜耕小学的“舜友联合会”等,都是家校合作的典型。借鉴发达国家的优秀教育经验,发挥家庭与社会的教育作用,是中国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责 编 卢丽君)

猜你喜欢

家校家庭家长
谈如何有效的开展幼儿园家校共育工作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校携手,共促发展
家庭“煮”夫
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
家长错了
恋练有词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