腈纶莫代尔柞蚕丝赛络集聚纺生产实践
2018-11-06刘宁
刘 宁
(陵县恒宇纺织品有限公司,山东 德州 253500)
0 引言
多孔性结构的柞蚕丝,由许多纤细的纤维聚合而成,排列整齐、紧密。其丝素蛋白质含量高于普通桑蚕丝15%,密度比其他纺织纤维小,强度、伸长率与毛纤维相近且高于羽绒、优于桑蚕丝。由于柞蚕丝的耐酸性是桑蚕丝的3倍以上,耐碱性和抗化学药品腐蚀能力更强,因此常用于制作防腐蚀工作服。柞蚕丝的纤度是桑蚕丝的2倍,吸收紫外线的能力是桑蚕丝的3.5倍,原料性能优于桑蚕丝,手感柔软蓬松;柞蚕丝独特的纤维结构使其在吸湿性、透气性、保暖性、蓬松度等方面具有优势,织物粗犷、挺括,是生产家纺产品、保暖内衣、座垫、丝织工艺品的最佳材料。其与腈纶、莫代尔混合则使产品具有腈纶的亮丽色彩、莫代尔的柔软、丝麻的滑爽等特性。
1 产品定位高端
我公司针对柞蚕丝的性状及功能开发了腈纶、莫代尔和柞蚕丝3组分混纺产品,并采用赛络集聚纺纱工艺使该产品具有毛羽少、强力高、抗起毛起球、耐洗涤等特点,其产品纹路清晰、光泽好、档次高,国内外市场对其产品需求量较大。我公司2015年初次进行试纺并得到客户认可,在2017年按比例投入原料进行大批量生产。
2 生产工艺流程
细号腈纶、莫代尔和柞蚕丝的集聚纺生产工艺流程为:FA002A型自动抓棉机→FA036型混开棉机→FA022型多仓混棉机→ZF1102型豪猪开棉机→FA046型振动棉箱给棉机→A076型单打手成卷机→FA224B型梳棉机→FA318B型并条机(3道)→FA472型粗纱机→ZJ1298型环锭细纱机→No.21C型自动络筒机[1-3]。
3 清花工序
3.1原料的预处理
柞蚕丝进行加湿处理方法:和毛油与抗静电剂按1∶5比例充分搅匀配成混合液,用水稀释10倍后,按柞蚕丝质量的10%均匀喷洒后闷放12 h再进行人工撕混。为减少打击,清花打卷时车速降低为800 r/min,在初次试纺过程中,因生产数量少,为便于混合,原料经过初期预处理后进行3组分的人工撕混后,经过2遍清花、1遍多仓成卷和2道并条;但在大批量生产过程中,随机织布时出现了混合不匀的问题,于是更改混合方式及工艺流程,即原料预处理并撕混后,过FA036型振动棉箱、过打包机和过全流程成卷,再经3道并条以确保混合均匀[4]。
3.2主要措施
3.2.1清花后全流程成卷,针对3种混合纤维的特性,遵循“多松、少打、多梳、少落”的基本原则,解决了包混混合不匀的问题,同时减少细号腈纶、莫代尔和柞蚕丝纤维损伤。
3.2.2考虑柞蚕丝纤维成卷较困难及后道工序加工需要,相对湿度应偏大掌握,以使纤维在后道各工序中处于放湿状态。在成卷过程中,采取局部加湿为后道工序的加工创造条件,棉卷定量为340 g/m,定长为34.7 m,定重为11.6 kg。
4 梳棉工序
4.1为了保证棉网质量、减少纤维损伤,梳棉工序采用“慢速度、轻定量和小张力”的工艺原则,主要工艺参数见表1。
表1 梳棉工序主要工艺参数
项目定量/[g·(5 m)-1]锡林转速/(r·min-1)刺辊转速/(r·min-1)盖板线速/(mm·min-1)道夫转速/(r·min-1)指标17.53608108730
4.2增大刺辊—给棉板隔距、锡林—回转盖板隔距,适当降低刺辊和道夫转速,增大锡林与刺辊表面速比,道夫—锡林之间转移率要大以减少纤维充塞和反复揉搓,提高梳理质量和增加转移效率,减少棉结的产生。
4.3由于纤维抱合力差,增大给棉罗拉与大压辊的压力,棉条张力应偏小掌握,棉条定量宜控制为17.5 g/(5 m)[5]。
5 并条工序
并条工序采用“放大隔距、适当加压和低速度”的工艺原则,并严格控制车间温湿度,以增大纤维间的集束作用,防止缠胶辊、罗拉;采用3道并条,末道采用自调匀整,以确保纤维充分混合和质(重)量的控制,具体工艺参数见表2。
6 粗纱工序
6.1在细纱不出“硬头”的前提下,适当加大粗纱捻
表2 并条工序主要工艺参数
并条定量/[g·(5 m)-1]并合数牵伸倍数隔距/mm出条速度/(m·min-1)头并17.568.0013×9×182302并17.078.3313×9×182303并16.578.4013×9×18220
系数,改善粗纱内部结构和粗纱表面粗糙度,提高条干水平,降低退绕时的意外伸长。
6.2为防止粗纱断头缠罗拉,车速降至950 r/min,同时应注意控制粗纱张力,选用6.5 mm的较小钳口隔距,改善条子飞散问题,提高半制品质量与条干水平。
6.3增加粗纱通道的清洁次数,减少绒板花的产生,防止飞花附入而产生疵点。
6.4粗纱工序其它主要工艺参数见表3。
表3 粗纱工序其它主要工艺参数
定量/[g·(10 m)-1]罗拉中心距/mm捻系数后区牵伸倍数总牵伸倍数3.739×54×721001.268.97
7 细纱工序
细纱工序采用四罗拉集聚纺ZJ1298型环锭细纱机,由于细纱总牵伸倍数反映细纱牵伸机构和工艺的综合能力,将对成纱条干、断裂强度、毛羽和断头率有较大的影响,因此采用重加压、强控制的工艺配置,总牵伸倍数约为53,后区牵伸倍数为1.05,以有效控制浮游纤维的运动;选用PG1-4254型钢领,锭速不大于15 kr/min,3 mm毛羽指数控制在正常范围,实测捻系数约为330,达到针织用纱要求,管纱乌斯特条干指标见表4。
表4 管纱乌斯特条干指标
CVb/%CV/%细节(-40%)细节(-50%)粗节(+35%)粗节(+50%)棉结(+140%)棉结(+200%)个·km-12.610.3980262122
8 络筒工序
后工序采用自动络筒机,NSLT通道设定N为120,S为120×1.2,L为40×20,T为30×20,车速为1000 m/min;筒纱3 mm毛羽指数为3.34,达到客户要求,筒纱乌斯特条干指标见表5。
表5 筒纱乌斯特条干指标
CVb/%CV/%细节(-40%)细节(-50%)粗节(+35%)粗节(+50%)棉结(+140%)棉结(+200%)个·km-12.510.68170321101
9 结语
生产腈纶、莫代尔和柞蚕丝集聚纺品种的实践表明,调整品种混合方式,严格控制混纺比,并条由2道改为3道,以均匀混合,各工序采取合理的隔离措施,并优化工艺,能使产品满足客户的高要求。该品种织物色彩亮丽,柔软滑爽,有良好的市场前景。